北疆。
赵北捷收到萧承厉快抵达北疆的密信,与手下的将士们商议,趁厉王没到北疆之前攻下北都城。
北都城易守难攻,是北诏入侵大周的一道最难攻下的一座城池。
只要北诏占领北都城,再发兵攻打其他城池,进可攻退可守,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接下来入侵大周轻而易举。
第一战神又如何,还不是照样输给他赵北捷,他赵北捷才是当世第一战神,未来的天下之主。
历史都由胜利者书写,众人只看到最终的赢家,至于过程没那么重要。
景观二十年,六月十八日。
北诏太子赵北捷率领二十八万兵马挂帅亲征,兵临大周北都城下。
史书记载的逐鹿之战拉开序幕。
在此之前近一个月大大小小的战争皆为序篇。
北都城——
东方的旭日缓缓升起,缓缓拉开了逐鹿之战的序幕。
两军战前对峙。
城下一里之外,远远望向北诏二十八万黑盔甲士兵犹如黑云压城。
大周士兵穿红盔甲。
即使站在城墙上仍然一眼望不到头,双方都按兵不动死死对峙着,都还未出手,就像双方的凝视对峙。
大周将士们站在城墙上,刚毅黝黑的脸上视死如归。
因为双方兵力相差十万,因为他们对上的是英勇善战的北诏太子。
且,除了他之外,北诏军中还有骁勇善战、闻名天下的程家将。
二十年前,大周的杨家将和北诏的程家将都是闻名天下的武将世家,两家儿郎皆是战场上的枭雄。
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五年前,杨、程双方两军对战,当时大周危矣,双方兵力悬殊,杨家儿郎用自己的性命挡住敌军,死守城池。
他们倒下的那一刻还死死拉住敌军攻城的步伐,世人感念杨家将的英勇壮烈牺牲。
在一些地方为他们建造寺庙,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他们精忠报国的英勇无畏。
北诏除了赵北捷和杨家将,还有强大的军师诸葛神算军师出谋划策。
而大周的这边的将领,只有一位二品将军和十几位从二品副将和三品参将死守,兵力又比北诏少十万。
昨日,北诏又增援了十万程家将。
北诏太子、诸葛神算、程老将军站在战车上观望。
赵北捷,北诏嫡长子25岁,紫色盔甲,灿若朝阳,高傲伟岸,武功盖世,五官贵气逼人,一双墨色的眼眸闪烁着势在必得的光芒。
他的实力配得上,他的狂、他的傲,有着让人俯首臣服的王者风范。
奈何有一个比他强的萧承厉,他只能屈居第二。
他下令,“派人前去叫阵。”
站在战车下面的小将得令,一抱拳,“是,太子!”
叫阵的北诏将士骑马上前,朝着城墙上的人扯着嗓子喊道,“大周将士们都听着,我北诏有近三十万大军,你们今日必输无疑,你们想活命就弃城而逃,或是乖乖投降拱手让出北都城,我们太子殿下仁慈答应饶你们一命,给你们一刻钟时辰考虑。”
当然,北诏叫阵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周投降。
自古以来都是两军对垒以来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叫阵,去影响敌军士气、主将的心态,还能!助战己方气势,以达到从心理上打击对方的目的。
城楼上的陆云飞扯着嗓子大喊,“呸,别做梦了,我们大周的好儿郎绝不投降,我们誓死守卫北都城!”
他一喊,城墙上的将士们热血沸腾,举起手中的武器,跟着大喊道,“誓死守住北都城!——”
陆云飞,北都城主将陆仲之子,今年22岁,从小随父在军中历练,上过无数次战场,性格直爽、大大咧咧。
秦哲远知道他们的目的,沉声朝对方大喊,“废话少说,你们休想故意影响我军士气,有本事在战场上较量。”
秦哲远,厉王府秦管家的侄子,今年23岁,为人成熟稳重。
陆仲将军一身黑色盔甲,手持长剑,站在城墙上一言不发,神情严肃,气势凛然,不怒自威,虎目炯炯有神的盯着前方,宛如黑夜中的雄鹰。
他对将士们说,“将士们,我等无需惧怕,厉王殿下来信,他正快马赶往北都城,很快就能抵达,今日此战,我大周必赢!”
按照日程,萧承厉最快也要第二日才到,是陆仲撒慌了,为了士气他不得不这么做。
这句话仿佛给了大周将士们吃了跟定心丸,让激大周将士热血沸腾,更加大声地喊道。
“厉王殿下!大周必胜!——”
“厉王殿下!大周必胜!——”
“厉王殿下!大周必胜!——”
……
震天响的呐喊声,让前来叫阵的北诏将士气馁了,他们本想瓦解对方的气势,没想到还让他们增长气势。
这洗脑能力他们比不上,只能灰溜溜地骑马退回。
*
赵北捷一声令下,“攻城!”
鼓车上的将士闻令,敲响战鼓,“嘭!嘭!嘭!——”
伴随着冲锋陷阵的鼓声,北诏将士闻鼓声而攻,大周城上的将士们朝下面射箭,密集箭雨如蝗虫过境铺天盖地,袭向冲上来的北诏黑甲军,
“冲!——”
“杀!——”
巨大的战鼓声、杀声、喊声仿佛在天地间回响,沉闷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颤动!
原本还旭日照耀的天空,乌云密布,天色渐变,黑云压城,雷鸣电闪。
“嘭!嘭!嘭!轰隆隆!——”
好似在为在为这场战争呐喊助威。
一些北诏将士拿着盾牌,掩护扛着攻城梯的将士慢慢靠近城墙。
城墙上射出的石块犹如暴雨般呼啸着从天而降,箭矢凌空乱飞。
北诏将士在攻城的几百米路上,无数将士死在箭矢和石头下。
北诏攻城梯搭上城墙还没跑到半路,就被城墙上的滚滚巨石砸死,梯子也被推倒,可还有敌军不怕死又将梯子扶起爬了上去。
另一边,北诏将士推着攻城锥朝城门口逼近,大周将士朝他们射箭,杀了一批又有一批顶上继续推着前进。
攻城锥来到城门口,北诏士兵推着攻城锥撞城门。
“嘭!嘭!嘭!——”
每撞一下仿佛整座城都在摇晃。
大周将士早已在大门处磨刀霍霍准备与敌军拼杀。
“嘭!——”
随着一声巨响,北都城城门破——
大周冲出城门,大喊,“杀!——”
红甲军犹如将冲向刚踏入城门的黑甲敌军,大周十几万将士冲出城门与敌军厮杀。
刀剑交击声,“铿锵!——”
惨叫声四起,“啊!啊!——”
尸横遍地,血肉横飞,刀剑长矛刺穿盔甲,飞溅的血污在空中抛洒落到地上。
这时,天空越发灰暗,阴霾密布,仿佛天地都在为眼前的惨烈战场哀鸣嘶吼。
终于,两边大军排山倒海般相撞,原本一边红一边黑,在厮杀声中相融。
黑甲军在赵北捷的指挥之下,形成一个阵法,势如破竹,明显占了上风。
原本黑、红的各位各占一半,现在黑色逐渐侵占红色的地盘,有向城门口逼近的局势,形势对大周不利。
这时,轰隆隆沉雷响彻天际,“嘭!——”
北诏攻势太猛,大周将士们眼神里透着决一死战,即使累得只想躺下,手里带血的兵刃仍然不停地挥舞着。
战场上硝烟弥漫,城池下尸横遍野。满目都是尸山血海,令人毛骨俱悚然。
城外血流成河,黄色的土壤被染成红褐色。
大周所有将士们都在做最后的拼死搏斗,他们一定要等到厉王殿下的到来。
只要厉王来,他们一定能反败为胜。
最后的一丝希望支撑着他们坚持,一边举刀猛砍,一边从喉咙里发出嘶哑疯狂的吼声。
“杀!——”
“啊!——”
“铿锵!——”
陆仲被赵北捷和程老将军围攻。
陆云飞、秦哲远与其他大周副将们想去帮忙,可被北诏程家将缠住,过不去。
他们身上也受了大大小小的伤,仍旧在做最后的战斗。
陆仲对上程老将军一人尚能抵挡,但还有一个武功高强的赵北捷。
以二敌一,陆仲明显处于下风。
陆仲的长枪横挡,拦下程老将军的双锏,就在两人较量时。
赵北捷抬手,手里的剑正要朝陆仲掷去。
一把带着肃杀之气的利剑破空而来,朝赵北捷袭去。
欢迎各位读者朋友留言评论,催更下滑,五颗星,开启书评,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