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农三代的青云路 > 第一百三十五章 缓冲带

第一百三十五章 缓冲带(1 / 1)

大宣的盛世,在两院废驰的时代,终究还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含元殿中,新上任的宣帝李碹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劳模。

他每天早晨4点起床召集几个亲近的大臣议政,今天轮值的正是春华。

作为李碹的贴身太监,高威如今是皇帝身边的首领太监,为了表彰他的功勋,李碹特地请示了太上皇李绍,任内侍省同正员,兼任右监门卫将军,执掌内侍省事务。

束起发的汀兰领着一队提着攒盒的宫人侯在门口,高威太头一看,已是朝阳初升。

往密折上添上朱批红字“知道了”,将一些重要事情的密折放到书匣里,拿一张专门的黄纸签上日期,从糊斗里抹浆糊封好,盖上火漆,将自己整理好内容的折子用镇纸压好,他小心的起身,悄无声息的走到李碹身边。

“陛下,该用膳了!”

李碹面前同样是满案的奏折。

虽然政务有官员已经做好了一次挑选,但日常重要的,重要而紧急的,紧急而不甚重要的,不紧急但重要的,所有的军国大事汇总到一起都需要他拍板,也不容易,尤其他才登基,富有精力,想对所有的事儿有大概的了解,就尤其的累,做明君从来不是容易的事儿。

“明伽公国敬献神兽,美人,想让我大宣派兵去助他们夺回被纽西兰侵占的领土。”

宣帝在宫人的服侍下用澡豆洗了手,坐在一旁暖阁中,同坐在他对面的春华说。

魏青泰是今上奶兄,和甄家大爷的父亲同为今上的哈哈珠子。

“十四爷以为,现金满汉关系如何?”

“只不剑拔弩张。”

“十四爷明鉴,如海世居江南,深以为满汉分野犹在。”分野犹在所以在京城满人看不起汉人,在江南汉人看不起满人,包衣奴才出身的汉军旗的魏青泰怎么可能真正统领禁军这一批旗人中的贵族子弟?

当然,这话,做人下属的林海自然不会直说,只能提点,自己显得比领导睿智只能是自寻死路,三国时的杨修就是最好的例子,林海自然知道。

“林卿以为如何?”

“请王爷裁夺,如海虽能从江南政局感知王爷情况虽是大好但犹有险处,但对京城局势实在不敢妄自猜度,以免误了十四爷的大事。”给年羹尧上上眼药他还是喜欢的。

“这从何说起?”

“江南自都督之位空置后,年巡抚清查了一大批贪官,新上任的官员多为川蜀籍贯。”

“啪,”天青色的瓷杯碎于青石地板上,金黄的茶汤把瓷片浸的碎玉一般。

“林卿何以选我?”抱手往太师椅上抱手一坐,十四心中也不平静,在林海高中探花之前,这个人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视野,林海去函西北以前,他与他素不相识,但现如今看来,这林海有大才,他想要引为心腹。

“王爷以为,今上还有权利继承皇位的人当中,除了王爷有谁更能带领朝廷走向繁盛?现今虽是盛世,但八旗子弟多有不肖,贵族官员多谋私利,十有九贪,西北边事若不是沙俄虎视眈眈,何以延续到此时?”

林家这样的延续数百年的世家经历过的风雨是难以计数的,以他们数百年的积累,众人趋之若鹜的名利并不在他们眼中,他们看的更多的是时事的走向。只有国家强盛,他们才有更多的机会延续下去,所以东晋时带兵抗敌的将领,多是王谢子弟。

他们不忠于王权但忠于国家。

“我愿追随王爷将朝廷打造成当世第一大国,不怕王爷见笑,林海说句痴话,若王爷上位,以四爷出镇东夷,八爷据守高丽,大爷镇守西北,则可保朝廷千岁不倒——”

“你这痴想无异于纵虎归山,内乱足以耗尽我大清国力。”

见十四并不十分的生气,林海朗笑,“十四爷的胸襟必不止于此,华夏五千年,可有千秋万代的帝国?”

“去岁我从南蛮手中了解到,海之极有一女儿国,女子为王,国土虽只有区区数百里广,其附属国上百,称霸诸海,难保他日不入侵我朝,若王爷还是拘泥于一时一国的利益,如何能长治久安?”

“何以进占东夷高丽?”

林海将茶杯一端,从柜子里珍重的取出一卷宽约两米的羊皮地图,“这是当年李大学士绘的地图,因林家藏书小有名气,李大人便存了一篇草图在舍下,十四爷请看。”

“当今世道,船与枪炮必将取代车马,东夷临海,高丽与朝廷仅有一水之隔,若他日有人进占两处,我朝危咦!”

“大爷久被幽禁,失了明相,八爷被今上剥夺继位资格,皆不足为虑。四爷与十四爷一母同袍,三位皆是人中之龙,他日王爷能实掌君权,大可平定西北战局后取一只骑兵如南夷,逍遥海上谋取军费,扶之于女儿国制度,我朝天威远播,几位爷又何苦汲汲于君主之名?”

“林卿是教我做这无权无势的虚位!”

天底下谁能放弃这泼天的权柄?

“十四爷以为,秦始皇比之于孔子如何?”

十四摇摇头,“没有可比性!”

林海又说:“汉武帝比之于孔子如何?”

没有汉武帝,孔子不可能有甚于天下的大名,没有可比性!

“唐太宗比之于孔子又如何?”

十四但笑不语,他知道林海还有后话。

“秦皇生惹民怨,死绝宗庙,帝王中短视的枭雄,汉武大举干戈,不善治民,身后西汉再不复强盛,唐太宗文治武功显赫千载,然唐朝显赫区区二百九十余年,为除今朝外史上最强盛长寿的王朝,而孔夫子立文一论,孔家超然庙堂,显赫七十余代,今上更是妻以公主,十四爷比之秦皇如何,比之汉武如何,比之太宗如何?”

这是一个十四之前从没有想过的问题,自小读汉学,攻齐射,儿时为争皇阿玛的瞩目,青年时为做一番功绩不孚皇子之名,中年时为取得那主宰天下的位置!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取得这权利之后呢?

娇妻美妾,享受他人不能享受的美女,夸耀自己体能?

又不是畜生靠某项能力证明自己。

美食美酒,吃尽天下山珍海味?

自己又不是饭桶!

获得万人之上的尊荣?

自小在皇家长大,看着自家皇阿玛,自家二哥的经历,这万人之上更多的便是众叛亲离,妻不像妻,子不像子,这样的生活真的是他一直追求的吗?

自己现在也有儿子,看着弘晏和弘闵为权位自相残杀真的能无动于衷么?

这朝堂之内,还有他表现的余地么,他能做的比自家皇阿玛还好么?

大丈夫人生在世,求的就是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林海的一番话,恰如给他打开了一扇窗子,他有种预感,窗子的那一边有中他的父皇创造不出来的美景。

权势,是人生应该追求的一种东西,他是实现梦想的必须之物却不是实现梦想的全部。

“先生教我!”

十四豪爽,当即揽衣单腿跪下,“先生教我!”

林海惊了一下,对面一跪,颇受感动,“十四爷折煞如海了,这不过是如海一孔之见,”说着言语中多了丝真切,少了丝计较,“当今承平日久,各界矛盾日益突出明显,处理矛盾下策内部争斗,上册矛盾外移,若十四爷掌握绝对君权,大可放手大干,这才是我朝长治久安的王道,承蒙不弃,如海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若能实现这一宏图,便是马革裹尸断子绝孙于今世,他林海也绝对的对得起林家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了。

二人又是一番讨论,林海也算二世为人,上任之后留意各方讯息,这才发现南夷的不同寻常之处,故而多做了一番了解,寻了许多传教士来问话,加上他梦中了解到的许多讯息,终于从这些传教士口中询问到最真实的答案。

可以说,在当今,唯有林海真正的了解到西方的实际情况。

“你是说火器?”

“是,南夷通用火器,当年今上为收回台湾实行禁海政策,实不知,当年今上用以对付沙俄的“红衣大炮”在南夷中极端普遍,夷人海上交易频繁,各国皇室便纵容蓄养海盗,在船上装配枪炮,打劫过往商船,他国从新大陆掠夺的黄金等物。”

“还有这种说法!”

“南夷谓我天朝为亚洲,忌惮我朝威势,不曾出兵,天竺等地早成了洋人养兵之地了。”

这是十四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在他们几个皇子争权夺利的同时,女儿国等国家早就抢掠了太多的资源。

一种迫切的强盛国力的欲,望从心底升起。

却原来,他无所不能的皇阿玛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这即将传位给他的天下,必将在他的带领下有更深刻的变化,成为一个更为广大的国家。

“我欲赠先生一美姬,先生大才,不可不有子嗣!”十四的这句话饱含真诚,此时他是真心希望林海能有子嗣传承,林海描绘的这份事业只有他的子嗣才能更好的去实现。

“林海得黛玉一女已足够,”林海想了想,有了主意,又将自己去寒山寺求签,舍得大师批的“命中无子”的话重复了一遍。

十四脸上虽也带着失望,然而笑容却更深了,一拍林海的肩膀,大笑道:“我和林卿甚是投契,不若结为儿女亲家,弘晏与黛玉年岁相仿,不如——”

“十四爷厚爱,原不应辞,只是舍得大师批了小女合该早定亲,不日就会遇到有缘人。舍得大师话才落,不出几日,裴家小公子裴延庆救得小女性命,我看他与小女有缘,请大师批了八字,正是“天作之合”,于是于前岁就已定亲?”想来舍得大师不会掀翻自己的牛皮,和皇家结亲,大大的麻烦,孔家就是先例,他命中注定只一个女儿,嫁给弘晏那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的事儿,他傻了才干。

“真是可惜,”十四释然一笑,“我甚是喜欢黛玉,他日若有幸登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必加恩于她,全了父女的名分,以报先生这三年来相助之恩。”

公主的尊位,已订婚的公主,这对黛玉是极有利的,“谢主上恩德!”一味的拒绝上司给的好处并不是极聪明的做法,这点林海深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都统夫人她富可敌国 太子妃拒绝争宠 王妃她又作妖了 邪王在上独宠倾城萌妃 锦衣仵作 战王,嫡妃很甜 重生空间神秘夜少结婚嘛 斗罗之极冰传说 迫嫁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