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是上一代皇帝储位之争下幸存下来的唯一的儿子,阜慎尧却不是上一代皇帝唯一的孙儿。
上一代皇帝子嗣众多,其中,他最喜爱的一个儿子出自孟家馨妃。
这馨妃人如其名,是个温婉美丽的女子,自入宫以来,皇帝若去看她她便对人百般的好,细微之处也可见她对皇帝的关心。皇帝若不去看他,她便逢年过节的如民间女子一般独自置办些礼物。
如民间若是七巧节,她便亲自做了河灯放在御花园里,祈求圣上龙体安康。若是冬至,她便亲自做了饺子命人送去御书房,皇帝若吃了她便高兴,写小文记下,皇帝若是没要,她也不哭不闹,只当皇帝并不晓得她命人去送过饺子。
她并不是后宫最美的,却是皇帝放在心头的。只因,皇帝来了她便当自己是皇帝的妻子,事无巨细,亲自照料。皇帝若不来,她便当自己是皇帝的妃子。那人不是她一人的丈夫他还是天下的国君。
皇帝的第十二个孩子便是他与所爱之人的孩子。
当孩子出生时,皇帝便处心积虑的在为他铺路,希望帮他铲除一切障碍,在未来让他坐上九五之尊。是以在这之前,皇帝立了多少个太子其实都是这个儿子的挡箭牌,替死鬼。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孩子没有继承他母亲的淡薄性子,反而因为自小失去了母亲变的偏激而又阴郁。
这个孩子只看到父皇总对他不冷不热,爱答不理,看不到他父皇为他背后做的一切。
但,有人是看的清的,继大皇子二皇子相继被立为太子后被谋杀被陷害后,三皇子成为了下一个太子。
三皇子小心谨慎,心计深沉,做了多年太子相安无事,反倒搞死了好几个兄弟。皇帝垂垂老矣,终于忍不住亲自动手。
三皇子做了所有能做的反抗,最后还是输了,在被赐下毒酒的最后一夜,他做了一件事。然后,安静的等着皇帝以胜者的姿态来看他最后一眼。
皇帝来了。
三皇子看着那个他叫了好多年父皇的人,平静的问道:父皇,只有十二弟才是您的孩子吗?我们都不是吗?
他问完又自嘲一笑说道:父皇,父皇曾是我最仰慕的人,我曾,我曾立誓要做一个像父皇一样的人,做一个流芳百世的君王。今日看来,我错了,您并非是圣明的君主也不是我的父亲,是我,痴心妄想了。
皇帝看着这个唯一看清了他的儿子在他面前服了毒酒却没有丝毫动容。
他想,你看清了又如何呢?我欠馨儿一世情,也欠她一条命。你们的母妃害死了我的爱人,难道你还来祈求我来爱你吗?
皇帝年轻时确有过做圣贤之君的想法,也确实一步步努力去实行,他殚精竭虑,熬心费血。高处不胜寒,他只觉得放眼望去,唯他禹禹独行。
就这般行了很多年,然后,他遇见了他的爱人,一个懂他的女子,爱他敬他心疼他的女子。那样美好,不争不抢,她却年纪轻轻就死了,死在宫闱阴暗的计谋里。
那一时,看到爱人尸体的那一刻,他突然就觉得,自己这般忙忙碌碌的是为了什么?为了天下苍生吗?苍生只会苍营苟生为了自己那点儿蝇头小利不惜谋害他人性命。这样的苍生,不值得。
从此他活下去的意义便是让他(她们的孩子坐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在他走后,让他(她们的孩子有权利去执掌别人的生死而不是成为谁的鱼肉。
所以,他赢了,他也输了。三皇子拉了他最爱的孩子陪葬。他失去了所有活着的意义。他已经不在乎谁坐上这个位置。既然他只剩下了这个孩子,那就他吧。
皇帝死前做了最后一件事,他帮他最爱的儿子的孩子改了姓氏,姓孟名德,赐封永安侯世袭罔替,若以后其子孙无重大过失,不可伤其性命。
这便是为何孟锦程一个小侯爷也敢与当今圣上叫板的原因了。只要不是通敌叛国,谋逆大罪,谁又敢拿他孟锦程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