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镇国神婿 > 第14章 圈子的重要性

第14章 圈子的重要性(1 / 1)

屋子里。

李冰盈坐在软榻上,秀眉一凝,神色不断变化。

“他那一笑是什么意思,是在嘲讽我的无知与短见么?”

“明明有那等本事,却一直不显不露,而又在这个时候,大庭广众之下,突然展现出来,莫非是为了证明自己,让我后悔懊恼?”

“如果你是这种想法,那你就想太多了,我李冰盈才没有那么轻贱。”

“我李冰盈心目中的男人,不但要武力卓绝,有马定乾坤之能,还要文采盖世,有提笔安天下之才。”

“你还远远不够!”

女人心,海底针。

你永远不要去猜她的想法,或者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因为你猜不到,也理解不了。

此时的李冰盈就是这个样子。

她只看到罗宣突然展现出的本事,与她原本印象中天差地别,便自以为是的认为罗宣的用意。

然而,她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问题。

她又何曾去了解过罗宣,知道罗宣会什么,不会什么。

说白了,都是女人奇怪的小心思在作祟。

吱的一声。

门开了。

罗宣推门走进来,远远的看到坐在里厢软榻上的朦胧身影,没有说什么,回到自己的屋子。

坐在案桌前,继续埋头书海中。

经过这一次比武,一条攀升之路,在他的面前已经展开,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快速提升自己。

李冰盈看着坐在那里的身影,摇了摇朱唇,神情不悦。

想要起身说些什么,纠结一番后,又坐了下来。

此时,府中正厅里。

李靖和红拂女坐在那里。

李靖端起桌上的香茗,轻轻抿了一口,想到罗宣今日的表现,脸上的笑容久久没有散去。

红拂女脸上的震惊之色,也还没有完全褪去。

最初的时候,她是完全看不上罗宣这个乡野小子的,自己的女儿国色天香,文武双全,却嫁给一个乡野小子,她的心里,对罗宣是有些不待见的。

而今,看到罗宣非凡的身手后,震惊的同时,心中才微微好受了一些。

“老爷,你真打算让罗宣去军中历练?”红拂女开口问道。

“他有这等本事,即便是没有我,也是完全够资格从军的,我只不过是顺水推舟,给他指条路罢了,而且,北边战事久久难以解决,陛下也在广招年轻才俊入军,罗宣很适合。”李靖沉吟了一下说道。

李靖是李冰盈的父亲,同时也是大唐的臣子。

像他这种老一辈的开国元勋,国家大义很多时候都是放在心头的。

罗宣很合适。

这是他最中肯的评价。

红拂女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若是罗宣无才,她的态度不会有半点转变,依旧会为自己的女儿感到不值,可如今,罗宣展现出的身手,再加上有丈夫在后面铺路,将来混出个功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如此一来,自家女儿也就不用再背上一个下嫁给乡野村夫的笑柄了。

接下里的几日。

罗宣没有再出去,而是沉浸在书海中,几乎忘记了一切。

反正这个科技落后的时代里,并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与其白白耗费,还不如多看几本书。

卫国公府的藏书很多,以兵书为主,诸子百家无所不有,还有许多史书,以及天文地理的书籍。

罗宣都有涉猎,不过看的还是以兵书为主。

既然要选择从军这条路,好勇打斗只是下乘的,他虽然没有上过战场,却也知道上兵伐谋的道理。

这几日来,李冰盈都在观察这个男人。

起初的时候,他还不觉得有什么,觉得这个男人只是一时的喜好,或者故意做给自己看的。

可是经过几日的观察,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个男人真的很认真的在看书,看的很精很细,而且往往一看就是一日。

非常自律。

如果只是做样子,根本没有人能做到这些。

有时候,她甚至都有一种感觉,这个男人根本就不是从乡野间来的,更像是那种大家族教养极好的子弟。

而她不由的再次想起说这个男人的话。

生怕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丢了卫国公府的脸。

现在看来,属是笑话。

......

这一日,罗宣如寻常一样,正在屋子里看书,府里的婢女过来传话。

“姑爷,公爷请你去正堂一叙。”婢女走过来,毕恭毕敬的说道。

“好!”

闻言,罗宣放下手中的书籍,起身出了屋子。

这几日来,他都沉浸在书海里,看了不少兵法类的书籍,也有了不少长进。

不过,他清楚,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

许多东西,还是要经过实践之后,方才能看出效果。

到了前堂正厅,只见李靖一个人坐在那里。

“岳丈!”罗宣还不清楚李靖叫自己过来的目的,行礼道。

李靖看到罗宣过来,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道:“也没什么大事,今日申国公寿辰,你便跟我一起去吧!”

听到这里,罗宣顿时明白过来。

申国公。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本名高俭,字士廉,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更是当今皇后长孙皇后的舅父。

隋炀帝时期,高士廉因妹夫长孙晟病逝,便将妹妹高氏接回家中,并厚待外甥长孙无忌、甥女长孙氏,后来,高士廉发李世民才华出众,便将甥女长孙氏嫁给他。

可以说,在当今的大唐群臣之中,高士廉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而这次寿辰,想来必定会有许多朝臣前往贺寿。

卫国公府无子,只有独女李冰盈,而李靖又准备让自己去往军中历练发展。

如此以来,李靖要自己随去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不管是那个时代,尤其是官场上,人情礼往,交集圈子都是不能避免的。

人情社会,互利互惠。

这也是许多世家子弟含着金汤匙出生,人生也是平步青云,节节升高的原因。

个人能力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圈子,是资源。

而这些东西,恰是寒门最缺的,也许你很有能力,可若没有人推举你,给你机会,很多时候,也会泯然于众。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神话版三国陈曦和蔡琰第一次 迷踪谍影西方蜘蛛 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 水浒我为王 逆天狂妃带娃跑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作者 大宋工程师 五千年来谁著史 我在三国有套房 镇国上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