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宝臣也明白他的心思。他现在就觉得自己就是个老妈子,什么都得管。“老三,你要是这样我可不能放你出去了,这太危险了。稍有差池,死就回不来了。”
“老郡公,我有那个想法,但是也得看情况。我的想法是,多了解了解他也是好的。我有心算他的无心,怎么也是我占便宜不是?”
“你还真是个好的说客。你有七成以上的把握可以动手,而且必须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之上。你得为我考虑考虑,别让我为难。”这萧宝臣还是疼杨祯的,虽然这种疼爱带着功利。
“老郡公,你不怪我啊?”杨祯觉得这萧宝臣的脸就像是六七月的天,这说变就变啊。
早先的时候,说苏力青可杀,甚至说付出什么代价都是值得的。现在杨祯好不容易能确定苏力青在使团里,现在萧宝臣却以没有皇帝的旨意为理由拒绝了杨祯想要留下苏力青的请求。
他真的捉摸不透这个萧宝臣天天在想什么。
“我怪你有什么用,还不是得该怎么干的怎么干。再说,这里只有老子才是负责的那个人。”萧宝臣倒也不是单纯的劝慰杨祯,他向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老子既然敢用你就不怕你做出什么幺蛾子,你就算做出了幺蛾子,老子也能给你兜底。老三,你记住,老子是个郡公,不会和你这样的小从事挣功也不会让你这个小从事给老子背黑锅。”萧宝臣还怕杨祯不明白,又深入地解释了一下。
作为一个领导,就必须有这样不争功只背锅的觉悟。
功劳是手下的,但是责任是自己的。当然了,仗打赢了自己就是名将,没人会在乎你用的是什么人,大家只会觉得你用人得当。将军就不要和手下抢功劳了。
杨祯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还是不开眼的问了一个问题:“我知道老郡公军法森严,但是我既然办了错事,理当受罚。我不想被特殊对待。”
就像杨祯不明白萧宝臣,萧宝臣也看不懂杨祯。
在萧宝臣看来,杨祯这个人有的时候天赋惊人,但是有的时候那蠢得没边了。现在的杨祯就属于蠢得没边了。“你是该罚,回来就罚。而且我还专门给你设置个罪名,蠢甚罪!立刻给老子滚蛋,去找你的兄弟们准备护送项羌人回家吧。”
项羌人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安,他们一天之内多次派人来问封赏的时间。
实际上他们应该已经明确地表现出不想接受朝廷的封赏了,如果不能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封赏,项羌人就要自行离开了。
萧宝臣没办法阻挡项羌人,更何况还有许天华对他施加压力。
许天华只是来宣旨的朝廷大臣。对于他来说,对敌方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陛下交给他的任务他能够完成。
如果项羌使团都自行离开了,他这个礼部尚书还怎么回去给皇帝复命啊。
很显然,萧宝臣就算想千里请旨对苏力青痛下杀手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杨祯这里也没得办法,只能去找钱弘毅,按照项羌使团的规模,去挑选合适数量的骑兵作为护卫队,护送项羌使团离开。
杨祯突然明白了萧宝臣的意思了,他只给了自己这些部队就是没想着要自己动手。
项羌使团也就三五百人,杨祯也只能带一千人以内。带的多了那就是欲盖弥彰了。
在这样的二比一或者三比一的优势之下,杨祯也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胜算,他还怎么对项羌人下手啊。
他觉得这就不是对项羌人下手了,他他觉得是给项羌人送经验啊。
但是杨祯还是不想放弃,备而不用总比用而没有得好。但是既然要备的话,那一个钱弘毅就不够用了。
于是杨祯就让钱弘毅去请刘成和孙杨两个人,吃饭。
杨祯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用最强的阵容去做这件事。有机会就要出手尝试,实在没机会就算了。
他见到刘成和孙杨以后就直接了当的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刘将军,孙将军,老郡公给我的这个任务实在是太艰巨了,我这样的人哪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呢?所以才想到两位将军。我也知道这事冒昧……”
不待杨祯说完话,刘成就给出答案了:“杨从事,咱们这些人看老郡公怎么驱使了。老郡公一句话,咱们上刀山下火海的都视若等闲,对吧?”孙杨点点头,表示赞同刘成的话。八壹中文網
杨祯知道,自己这职轻位卑的,根本指使不动他们俩。这俩人,能来赴宴就已经算是给杨祯面子了。“两位将军实在是误会我了,我是觉得这次任务太过凶险,所以想先来征求一下两位将军的意见。如果两位将军同意的话,我就去老郡公那里请钧令了。”
刘成和孙杨就像看傻子一样,早就听说这个杨从事有些特别,今日一见,果然名副其实啊。
这杨祯虽然是有过阻敌的壮举,但是在刘成和孙杨这样的宿将面前根本就是小儿科。在他们这些人的世界观里,一个人如果心肠是软的,那么他手上就必然是软的。真正的强者,都是心如铁石之辈。
像杨祯表现出来的这种客气和谦逊,就是软弱的一种表现形式。
杨祯还没有习惯军队中的这种弱肉强食的法则。他如果想得到像刘成和孙杨这样的人的尊重,那得展现出让人信服的实力。
杨祯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他的客气和谦逊是习惯性的,他还不明白中队里的这种法则。
“刘将军、孙将军,我现在就去请老郡公的钧令。请两位将军选一千精骑随我护送项羌使团。”
杨祯不再继续自讨没趣了,反正这种事也不是一时之间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