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剥鬼皮 > 第020章 赶尸得先赶路

第020章 赶尸得先赶路(1 / 1)

第二十章赶尸得先赶路

访客进到安师公家里的当晚,也就在下半夜,赶尸的队伍就在银城里集结了。

这当中不能少他们的带路人。

带路人是访客安排过来的,他沿途只带路,不得参与赶尸匠的活路。

赶尸匠的头儿问及他什么,他如实回答,不敢有诳语。

若是赶尸匠的头儿不问及他什么,他是不能够吱声的,没事的时候,也不能往赶尸匠们身上多使眼色,只当自己是哑巴和瞎子。

这带路人是顾主家安排的不错,却要按照安师公的要求做事做人。

不遵守这番承诺,安师公宁肯放弃这宗业务。

客栈当然是大码头上的月明洲客栈了。

月明洲是资江里的一个小岛,那可是三国时期关羽单刀赴会会关宁的神奇之地。

月明洲距离银城大码头不过三五里水路。

客栈落座在资江江堤下,侧靠着大码头。

大平原上依潇洒而建的城池一定会在一座大堤之内。

不必纠结其中,原因实在简单,大堤是为保护城池而建筑起来的,而且累积了经年岁月。

客栈是典型的江南木屋结构,两进两出的大院子,单座楼就有六个木排扇五间屋子,后院三个楼层,前院只有两个楼层。

客人多住后院,也有住前院的。

前院主要的是厨房杂屋,显得简陋。

院内规整,麻石条子铺设的地面,经历岁月的磨砺,发光发亮。

住客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上等的贵宾会住在后院的二楼或者三楼,那里干净也清静,不受干扰,是专供乐于享受的客人就安的。

那时代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贵宾们在套房里要作息,会有一些怎样的休闲,你是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去推定的。

安师公他们住进了后院的客房。

虽然是后院,却是在一楼。

这是他们的习惯,也不是出师出道的什么特殊要求。

安师公说,住一楼踏实。

赶尸匠们就认为住一楼踏实,他们愿意跟着安师公走,就得听安师公的安排,他们从内心听从安师公的支使。

这是赶尸队伍一脉相承的原由吧。

在外闯荡江湖,得有一个人出头才能成事。

大雁无头没法飞,群羊无头不吃草,牛群无头没山头。

当然,住一楼并不完全是规矩方面的原因,价钱低也是他们考量的一个标准。

出门在外,虽然是可以挣钱的行当,却百般辛苦,前程有诸多的艰难困苦,省着点自然有好处,也是做人应有的品德。

还有一个原因,他们住这后院的一楼客房,房间空阔,进出也方便,倒比前院清静一些。

这便于他们伙在一起商讨行程。

再说,敢于到大码头住这好的客房,吃较好的酒菜,是他们难得的享受。

做这一行的,去路平坦,回路艰辛。

这一点可想而知,你比我还清醒。

店家是认识他们的,对于他们的领头安师公,表现得有几分敬重。

他们不是常客,却是熟客。

店家不问来路,也不问去路。

人生处处是来路,又处处是归途。

入住已经是下半夜,店家倒省去一些麻烦,却会顾忌因为这些人的吵闹而影响到店里客人的休息,对于他们的服务也是蹑手蹑脚。

安师公还是要了些酒菜,他们得大吃大喝一场,这是开路宴席,马虎不得的。

安师公向大家亮出了访客送到他家里的订金。

这时候带路人是要回避的。

他们要的后院里的大通铺,却有一套桌椅,不过那椅非椅而是四条木板长凳,可供客人吃饭或者喝茶,还有就是摆龙门阵。

屋子里点着松明火焰,那种陈年老油松树疙瘩烧起来的,这可是要算钱的,为的是客人自觉省着点。

他们围坐在安师公身边合计着事,酒菜就接二连三送到桌子上来了。

酒菜香喷喷的,松油灯也喷喷香的。

不需要店家叮嘱,他们轻言细语,以农家手艺人的克制表现着斯文。

这也许是客栈主人并不排斥他们的原因。

虾公贼、强盗鱼、叫化鸡、横行霸道、土匪猪肝、砍脑壳牛肉、烟笋见良心、老虎屁股摸不得、大水不淹明月洲、······菜品应有尽有。

才出锅的热菜一道接着一道送上来了。

无需报菜名,这些人对菜名早就烂熟于心。

酒是客栈里的底色,来自乡下的酒坊,纯正的山泉水,纯粹的原粮酿造,是醉八仙的手艺。

吃这一顿酒菜,大家不必客气,各人施展出各人的手段才对。

开席前,安师公向大家展示出访客送给他的订金。

他不会多拿一分,也不会隐瞒一分,按照实数向大家报告。

这叫光明磊落,也叫亲兄弟明算账。

大家都会深信不疑,人人都尊重安师公的人品。

其实这也是江湖规矩,没有人敢逾越。

别以为赶尸匠是任意的一个人就可以胜任的。

这活儿不那么好干。

一般来说,订金是用来大家一路做消费的,既包括去路,也包涵了回路。

可以花得大方一点,却不敢铺张浪费。

可以一路省着点,却也不必斤斤计较当吝啬鬼。

敢于请赶尸匠的,一定是富裕户头。

这年月,活人都在挨着饥饿,穷苦的更是奄奄一息。一个穷鬼客死他乡的话,决没有亲属能够拿出银钱来请赶尸匠的。

那订金一定是大大方方的,虽然不敢说出手阔绰,却也够着大家一路上吃喝。

带路人跟着开这洋荤。

吃着酒菜,商议着一路的行程。

虽然是商议,大家伙都会由着安师公调摆。

这是他们的行话,自己生造了这么一个词儿,意思就是安排吧。这样你我好理解一些。

一个时辰,酒菜下肚,行程也商议妥当。

大家心里窃喜,却不敢在这壮行的宴席上拉开话匣子。

只是闷着喝酒,低头吃菜。

行走江湖,话那么多干嘛,言多必失,话少没人当你是傻瓜,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哑巴不吃哑巴亏,只有多嘴的人尽吃哑巴亏。

丑时一过,公鸡鸣叫过二遍,大家伙酒醉饭饱,那桌面上的十二道特色菜已经被这些饥饿汉子扫荡平干净,醉八仙的老酒也倒空了坛子。

店家不来收拾,怕影响了客人休息,不说这一屋子的客人得消停,隔壁和楼上还住着客人呢,人家早就呼呼入睡进梦乡,或者约见情人,或者口流涎水品尝美食,或者谋求发财淘金去了。

店家不敢破了客人的美梦。

大家都把目光投到安师公的脸颊上,看他还有没有什么要做特别交待的。

安师公喝下最后一碗醉八仙的酒,将那杯子倒扣过来,滴酒不滴。

大家伙学着安师公的样,把酒碗倒扣着,果然同样的滴酒不落。

“吉!”

安师公说出一个字眼。

“吉——”

大家伙也跟着说出了同一个字眼。

于是散去,熄了松明灯,就到通铺上睡觉,只有呼噜,没人说话。

院子里的公鸡又打鸣了。

第二天早起,迎着朝阳,安师公领着他的赶尸队伍出了客栈。

店家起床出了屋子,开了客栈的前门,看家的狗跳跃着讨欢。

店里的伙计走过来说:

“半夜里来的客人已经走了,也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那后门也是头着的呢,客房里一应俱全,院子里也没丢什么!”

店家瞟了一眼后院的一楼,点了点头,嘴里说道:

“这年月,不起早贪黑的,活不下一条命来!”

说完这话,不再休闲,进到前院干活去了。

那伙计更是不敢怠慢,挑起院子里的杉木水桶,望大堤上爬。

那企业主眼色还好,老远的看到昨夜来的客人下了码头,向着那一堆由大大小小的木帆船寻过去。

朝霞把他们浸染成一片火艳艳的红。

伙计摇头又点头,迟疑着步子,上了挑水码头。

码头树桩下的水面上游动着一对金鲤鱼,摇头摆尾的样子,像是跟他打招呼。

伙计冲着鲤鱼儿喊叫一声,唱一个诺,弯腰挑水,那一群夜晚才来的客人就被他抛弃到九霄云外了。

各人都会有各人的生活,各人只好自得其乐。

自得其乐也就能够其乐融融。

安师公他们是在码头上雇佣小船儿。

因为轻车熟路,他们不必要跟店家打听行情什么的。

什么都自己动手动脑子,不要在外面胡乱声张,不要指望外人能够给予真心实意的帮助,这是这一行的规矩,也是这一行的讲究。

雇佣小船儿的活儿是棺材匠道木师的江湖。

道木师从小跟着师傅在洞庭湖做手艺,做的是打造木船的活,手艺当然好,也行走江湖,长了见识。

成家立业以后,道木师无心再在洞庭湖里飘泊了,回到故乡故土,学着做棺材匠。

以道木师能够打造出优等的木船行走在洞庭湖、长江和湘资沅澧四大水系手技艺,打造棺材不算难事。

果然,他以打造棺材质地优良、省料、省工出了名。

于是就赢得了一个棺材匠道木师的绰号。

道木师在前,安师公居中,棕刷子殿后,赶尸匠们盯着这些行船赶水路的江湖客来了。

船老板起得比安师公他们早。

他们的女人和孩子是睡在船上的。

闲着的夜晚是江湖客一家人的幸福时光,这时光里他们可以跟自己的老婆孩子亲密接触,无论是因为挣着了钱而其乐融融,还是好久断了生意而怏怏不乐,清苦人的日子就是这样的好日子。

船主这一夜晚睡得踏实也不会多踏实。

还不是谋生的活路激越着人的情绪!

如今这年份,世道不太平,靠着一条小木船在洞庭湖里游走江湖,挣几个辛苦力钱,官府巴结不起,匪不敢得罪,一个不小心跌落到江湖里,就成了落水鬼。

是个单身独鬼还好些,若是老婆儿女一大路,做死鬼也不省心。

船老板们一早起,坐在自己小木船的船头,等待着有雇主。

日子虽然煎熬得艰难,船老板们却守着规矩,每个人只是坐在自己的船头接客,决不跑到人家的甲板上抢客人。

客人走到谁家的船上来,就算是谁家的生意,旁边的人决不会抢着跟客人搭话。

除非客人对那一家给出的价钱不妥,或者相互切磋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

那样的话,客人是可以离开而去找另外一家的。

大家都相安无事。

道木师眼睛毒,老远就可以从诸多的船家中选择自己可能中间的船老板。

他们只选一家,不应该挑选第二家。

他们不会讨价还价,把自己掌握的行情跟船家说了,人家口服心服,就不再啰嗦,一路人直接进了船舱。

道木师不还价,却向船家提出了独特的要求,那就是船家的家眷不能随行。

这不是什么苛刻的条件,对于行走江湖的人来说,客人提出这样的条件实在是司空见惯了。

说来船家还是道木师原来就熟悉过了的,说得上是老主顾,于是少了那些客套。

船家向自己的妇人使了个眼色,那妇人就自觉领着孩子跳跃着离开了木船,把一切惊涛骇浪丢给了自己的男人。

这样的业务一定是让大家羡慕的业务。

那妇人领着自己的孩子在码头上找个价格低廉的宿处住下来,等待丈夫挣下银钱回来,是让人称道的好事。

妇人知道自己的男人怎么会跟道木师相识,他们向来就是江湖上的朋友,情感的起源不仅在打造和修缮木船的业务往来上,还有这行走江湖的特种行业。

那时是没有许可证这个词儿的,官府也无力把江湖上的事情管理得这么细致。

不知道那是无能的官府,还是无为的官府。

妇人上了码头去到熟稔的人家借住,决不会对自己男人的业务说三道四。

借住的人家多是长期考验过的熟人,互相包容,却不过细人家的生活,只是收点伙食费,无非地两家人挤成一家人,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房钱是决不肯收一分一厘的。

这是码头上人的豪迈和大气。

有碗饭吃就行,大家彼此照应着,抱团取暖,总比单打独斗要好一些。

船家一般的会在船上备着不多的柴米油盐之类,以便利顾客的生活。

安师公坐进船舱,船就算是启航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返八零初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重生我真的不会拒绝小说 小仙医的巅峰人生萧宇周淑芬 彩色收集系统张日隆张荣义 重生我真的不会拒绝无删减txt 宠妃她持蛊傲娇夏卿怡 娱乐:冤种明星老板与老六助理白舒柠林晨 反盗墓:开局吓跑摸金校尉徐明 星际翻盘小能手余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