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光卫,王朝“明面上”的秘密情报机构。
说其是秘密情报机构,因为其成立之初,确实是一个密探性质的组织。
说其处于“明面”,是因为王朝建国六千年来,哪家诸侯不知自家境内的玄光卫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经过各方诸侯数千年来不遗余力的打击、渗透,各方诸侯领地内的玄光卫早就名存实亡。
玄光卫的消亡,意味着王朝对自身领土的掌控能力还不如各方诸侯,这虽是事实,暴露出来却极其丢人。
王朝为了掩盖这一事实,索性把各方诸侯领地内的玄光卫任免权扔给了各位诸侯。
这样一来,玄光卫还在活动,在王朝的普通民众看来,一切如常,王朝以此保住了最后的遮羞布。
而对各方诸侯来说,私下里豢养的死士、密探有了王朝认可的合法身份,便于提高这些人的荣誉感、忠诚度。
这个结果,勉强算是皆大欢喜。
因而陶定城区域内的玄光卫,就是隶属于李家的秘密情报组织。
……
此处偏厅,便是李家老祖召见其麾下玄光卫高层的专用场所。
通过读心,李欣妍不但知道了此处偏厅的作用,更是知道了灯火所代表的含义。
仅左灯亮起,召见的是陶定城玄光卫总指挥,官拜指挥佥事一职的竹叶青。
仅右灯亮起,召见的是竹叶青及其麾下三大镇抚使:矛头蝮、白眉蝮、尖吻蝮。
当两灯同时亮起时,召见的便是陶定城玄光卫所有千户级及以上的指挥官,李家老祖接任家主之位六十年来,从未将两灯同时点亮过。
虽然眼前一片漆黑,但读心能力让李欣妍知道,在右灯点亮不足一刻之内,厅内已经多了四个思维。
李欣妍知道竹叶青及三大镇抚使均是开窍期高手,武者进入开窍期之后,感知属性会飞速提升,若贸然进行读心,很可能会被对方感知到。
不敢进行读心的李欣妍,仅能凭借感知到的思维位置判断出四人呈三角阵型跪在厅内,却判断不出李家老祖突然召集这四人是何用意。
就这样,李家老祖坐着,李欣妍站着,四名玄光卫指挥官跪着,众人维持着相同的姿势,已有半个时辰之久。
判断不出李家老祖意图的李欣妍,即便在这阴森的环境里瑟瑟发抖,也不敢有半句怨言。
而四名玄光卫虽然被召见前也未听到任何风声,但凭借他们这一行特有的敏锐,却已经隐约猜出老祖在这么特殊的时间点召集众人所为何事。
正因为隐约猜出了老祖的意图,四名玄光卫虽然已经跪了半个时辰,却都不敢率先开口打破沉默,生怕触了霉头。
直至子时二刻整,李家老祖方才用低沉、缓慢的语气问到:“你们可知,今天是什么日子?”
李家老祖话一出口,众玄光卫立即知道了自身猜想无误,更是不敢接话。
李家老祖话音落下足有两息,厅内依然无人答话,仿佛厅内仅有李家老祖一人似的。
眼见无人敢接话,李家老祖遂直接点名到:“李修青,你知不知道,今天,此刻,是什么日子?”
被点名的玄光卫首领竹叶青,无法再保持沉默,遂硬着头皮说出了答案:“是俊楠少爷遇害一整月的日子。”
“很好!还有人记得啊!我以为你们都忘了呢!”李家老祖的语调微微提高。
“属下不敢!”跪着的四人齐声答到。
“不敢?一个月了!整整一个月了!李家长孙死了一整月了!李修青,你来告诉我,这一整月,你们玄光卫都查出了些什么?!”李家老祖的语调越发高昂。
虽知老祖是在明知故问,竹叶青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到:
“禀老祖,俊楠少爷死于真气紊乱,但蒙学山与其交手的神秘人,竟没留下进出的痕迹,明显有高手扫尾。”
“凭借着真气紊乱的线索,我们对俊楠少爷用药来源、食宿信息、接触人事均逐一进行了排查。”
“但我们的人查到哪儿,哪儿的线索就会被掐断,甚至蹦出了大量的神秘开窍期高手阻碍调查。”
“唯一能确定的是,俊楠少爷真气不稳定之事对方早已知晓,甚至可能就源于对方手段,之后对方利用了俊楠少爷前往蒙学山的机会,引爆了俊楠少爷体内的隐患。”
“能在我族领地渗透如此之深,做到事发前毫无端倪,事发后不留线索的,也唯有王朝枢密院了!”
枢密院是王朝真正的秘密情报机构,在玄光卫名存实亡后接替其职能的组织。
而竹叶青陈述的内容,于事发后的第二天晚上就呈上了李家老祖的案头,李家老祖对调查结果不置可否,未给予任何指示。
不给指示便是一种指示,意味着李家老祖认可了这一调查结果,也表示调查至此为止,隐晦的表达了“我认栽了”的意思。
领会老祖意图的竹叶青,于第三天凌晨就收拢了麾下人手,不再与王朝枢密院死磕。
毕竟人死不能复生,虽明知着了王朝的道,但不知王朝具体手段且缺乏强有力的证据指责王朝的情况下,也就只能忍痛认栽了。
死磕下去,高兴的只能是宗炎王朝的校事台。
“不要查不到结果就赖枢密院!查!继续查!我需要切实的证据!”李家老祖终于给出了明确的指示。
“是!”四人如释重负的领命而去。
……
陶定城内,玄光卫秘密指挥中枢之一。
藏在陶定城阴影里的四条毒蛇,离开了李家内宅的偏厅后,就赶到了该处据点。
“上峰,老祖演这一出,到底是何用意?”三大镇抚使中资历最浅的尖吻蝮一头雾水的向竹叶青请教。
“查不出结果就赖枢密院”?
怎么可能?四人要真敢这么做,早就人头落地了!
说是“唯有王朝枢密院”,那必然就是王朝枢密院了,是有切实证据的判断,而不是没有证据的臆想。
干他们这一行的,要比王朝大理寺还要重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