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达峰开始插手马春梅的少女成衣作坊,现在成衣订单大了,少女作坊明显不能满足需求。劳动模式就需要改进,魏达峰觉得最好由瑶娘来负责这件事情,可是如何让瑶娘和村里人配合打交道是个问题。
当初早就说好,瑶娘待在城里主持城里的生意,马氏待在村里处理田地问题,两边往来少些,矛盾也不会大。可现在生意要从村里入手,瑶娘不好插手。人果然不能短视,什么事情都有可能。
魏达峰已经把村里作坊的做法和瑶娘说了,瑶娘也在城里的铺子中做了起来,可是总有些不趁手,人员、布料安排方面总调配不当。
魏达峰知道,镇上的摊子铺得大,这事涉及的数量和人员越多,调配的工作就越复杂,事情看起来简单,就是把衣服裁开分解了部件来做,可是要细细做了就会发现事情琐碎,几个女孩在没有调动那么多人,村里管的事情不多,她们可以做起来。在镇上就不一定。
魏达峰就是找不到一个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试着逐渐加大给村里的订单,现在罗嘉荷已经不用到镇上找掌柜接订单了。魏达峰惊喜地发现村里都能完成他的订单要求。可见未来儿媳妇能力过硬,云淡风轻地就把难事化解了。这个时候他就有些不满意瑶娘。他以为把铺子的事情交给她,她就一定能做好,可是她做不到。他向来信实力,信结果,不喜欢借口。事情虽然难可就是有人能做好。
他回村看了少女成衣作坊的工作情况,现在规模扩大,已经不能叫少女成衣作坊,因为少女的母亲们都加入做衣服的行列。由王妈妈空余的时候统筹管理,王妈妈管人是一把好手,一下就找回了当年管事妈妈的威风。
罗嘉荷与魏安文背后做规划。魏达峰一直嫌弃儿子别扭,他回家时间少,可是见了后都不喜欢,说些不切实际的糊涂话,这也是他不满意马氏的原因,见识短,把儿子养废了。就算聪明也用不对地方,他早就放弃这个儿子了,马氏那么离不开他,让他跟着马氏在乡下做个富贵种田翁就可以。将来他还会有很多聪明的孩子,他要挑一个从小带在身边好好养。
可是看看这个女孩儿,改了他儿子好多臭毛病,把他儿子的聪明调动起来了,他很意外这个别扭的儿子还能把这事做好!可见罗嘉女孩就是儿子最好的贤内助。要是儿媳妇能干,他可以考虑把镇上的生意交给他们夫妇。
镇上店铺和村里的田地是自己的家族根基,将来的退路,家族世代延续的根本,本来就需要一个儿子守成,马家对自己有恩,不要他们参与自己危险的事情,让他们过上富足安宁的生活就是自己对他们最大的报答。
以后他的位置会走得更高,他算是看出来了,乱世之中就是到处都是机会,瑶娘也是不安分的性子,以后要瑶娘陪着自己,刀山火海一起走,就算自己事败了,就和瑶娘一起赴死。只要不连累老家这边的人就好。看未来儿媳妇这品格,能撑起老家这一摊子事,现在还要多考验考验她,看看她的能力如何。
有意给村里增加订单量,有时候还会有临时订单。随着做活的人数增加,订单量增加,她们的调度安排依然井然有序。要是调整不过来,村里做不了,王妈妈也会找他说明,就不再接新单子。出现临时订单,她们能完成,王妈妈也来找他,要求加价,在商言商,算得清楚。魏达峰喜欢罗嘉荷的这种现实与清醒,知分寸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
云家的事情还有很多,魏达峰没有精力再去管瑶娘的铺子,他向来认同实力,谁有能力接下订单,就由谁来做,他打算多找家掌柜的来接订单,不过对瑶娘的做事能力有些失望,他以前以为瑶娘能跟上自己的步伐,在情感上事业上给自己极大的帮助。
现在自己接触的事情多了,看到的有能力的人多了,回头再看瑶娘又觉得他当年还是眼皮子浅,看到瑶娘办事方式,就觉得她能力超群,现在看看,也就普通,只知道关注人情世故的小门道,大事上抓不住,格局就受到限制。
对比未来儿媳妇罗嘉荷,不声不响就稳稳地把事情办了,他还悄悄加大订单,看看罗嘉荷她们实际生产能力有多大,现在看她都接得住,能力已经远远超过其他掌柜了,大家族出身的女孩就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