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娘跟着魏达峰回乡,办了席面,规规矩矩地给大夫人奉了茶,正式成为魏达峰的妾室。瑶娘做的是青楼生意,却没有入贱籍,魏达峰知道以她的能力娶她为妾委屈了。
只要瑶娘愿意,找个老实本分的男人嫁了,不用靠男人,她自己就能把生活富足滋润,所以娶她为良妾。还在城里就为她摆了几桌酒,请了他的朋友喝酒。
瑶娘知道魏安文的乡下婆子马氏都没有见过这些朋友,这些朋友中也包括马氏的二哥马福山。夫君的朋友都站在她这边,甚至乡下婆子的大哥马福田,在他们回乡后,也认同她。
魏达峰找他谈话,交给马福田一大把笔钱,要他在乡下物色好的田地。要在在村里建立根基,买族田,以后他拿钱回来,魏家买一份田也会给马家买一份。以后两家会越来越兴旺。
瑶娘在钱上向来大方,她知道只要有人脉,钱就会赚得快。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情!
魏达峰让马家人意识到她才是那个外面事情上能够帮到魏达峰的人,他定了立场,不会辜负乡下婆子,会带着两个家族向上走,那个乡下人能够拒绝。
瑶娘的纳妾仪式是到乡下摆了两桌酒,请了村里有头脸的人来喝酒,以示重视,魏达峰请了村里的重要的人。魏达峰早就和她说过要把家里的根基转到丽善村,自立门户把这里当作未来家族的根基,打算脱离魏家。
瑶娘看不起魏达峰原来出生成长的魏家,他们眼界低,只盯着小利,不过在镇上有个两个小铺子,为了这份产业把魏达峰逼成这样,怕他分了财产,12岁就要他娶了马家女儿,这快和上门女婿差不多了,差点毁了魏达峰一辈子,还好他争气,他现在自己都能挣下两个铺子。
魏家这样的家底还要娶小妾,又薄待庶子,这就是瑶娘不想找个老实的普通人嫁的原因,底子薄,位置低,做的事情就不大气,家中烦心的事情不会少,还是会为钱财抠抠索索。
这些钱财在有身份的人眼中自己又不算什么,在青楼中瑶娘看多了那些为姐儿一掷千金豪气的主儿,楼里的姐儿们赚钱快,去得也快。无论自己有多大的赚钱本事,没有权势的支持,所有的财富都是水中月,守不住。
找了魏达峰,他前途正好,两人要一起打造一个有底蕴的大家族,魏达峰想把家族的根落在丽善村,认为马家人厚道,在他弱小的时候没有欺辱他,甚至帮他照顾了被魏家赶出去的亲娘,他有成就后也会给马家荣光。
马氏果然像魏达峰所说是个良善的,挡不住丈夫纳妾,只能接受,就是定了家里的规矩,这些瑶娘早就有心理准备,马氏也没有什么厉害的手段,瑶娘有些明白魏达峰为什么抛不开马家。在人世间苦苦经营,看惯了那些背叛的龌蹉手段,就怕攒下了家业,却大后方失火,马家忠厚,是可以交托后背的。
自己只要规矩的在村里呆几天就会和魏达峰回镇上与他一起打拼家业。在魏达峰的宏伟目标中,马氏是守在家中的。自己也会是这个家中最有份量的一块。瑶娘一生漂泊也没有什么家人。
魏达峰给他描绘的未来景象很美好,丽善村就是她们扎根的地方,瑶娘愿意与一起与魏达峰实现那个美梦,也把丽善村当作自己扎根的家。
瑶娘拿出来一笔银子,让魏达峰拿给马氏,要自立门户就要陆续买田,把未来需要的族田准备好,现在她们身边都缺人手,也没有什么根基,需要人打基础。马家人就是最好的可以信任的人手。
未来他们真的往上走了,瑶娘不怕马氏碍事,守着田地的婆子也不算什么,好收拾。瑶娘收拾好心情,贤良地去伺候马氏这个大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