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嘉荷到镇中的一间卖女儿东西的店子买梳子,针线,布料等杂物。来村中这么多天,都是借用马氏的,不自己买了说不过去。
周先生带着侄儿与魏安文到附近的书店,要罗嘉荷买好东西之后到书店看看。
周先生并不打算买书,他是奇才,看过的书就记住了,他常在外游历,嫌弃搬动书麻烦,认为书非借不能读,都是借书。到现在他脑子中有一个图书馆,上课就拿出来引经据典,还能马上写出来。
估计看了太多书,小地方没有什么好书买,可是挡不住周先生才华横溢,他可以写的东西来卖。
据说他写的东西异常热销,周先生热衷杂学,有空的时候就把东西写了,拿到书店寄卖,大有科普扫盲的意思。
罗嘉荷也想写东西,不过没有周先生的科普能力,她特别想写话本子,罗嘉荷已经打听清楚,她那个世界上知道的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这类的故事这里都没有,和魏安文讲了一个三国诸葛亮的故事就镇住了魏安文,名著的魅力不一般。
罗嘉荷有信心这类的故事一定会畅销,就算不写名著,自己看了那么多小说,仙侠、纯爱、种田文这么多传奇文,哪个不能写一写。可是最大的问题是自己的年纪。
7岁小孩,写出不朽名著,找掌柜谈价钱,怎么看怎么怪。就是找周先生帮忙,都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年纪大一些后就可以做这个事情,最好套一个马甲,就可以闷声发财。
罗嘉荷想到家里没有断粮,到赚钱的事情倒也没有那么急,不要急功近利让自己显得不合理的突出。这个年纪还没有必要做这样的事情。
先把未来的创业生财路之一规划好,平时练字的时候可以悄悄写写起来,留点存稿。八壹中文網
罗嘉荷选了一家店,和周先生说好,就开始耐心地挑选梳子和自己需要的一些小物件。这个时候,店里又走进来一个女人,她皮肤白皙,脸颊丰润,仔细看五官没有那么突出,可是她的皮肤白得像剥了壳的水煮蛋,眼光流转的的瞬间,展现出一种惊人韵味,多看她几眼就能感到她惊人的美。
女人带着盈盈笑意,和掌柜的说:“我上次定的那套梳妆工具到了没有?”她声音软糯,倒是与她的白皮肤极其搭配。
像一个糯米丸子似的女人,罗嘉荷脑中闪过这句话,觉得这个女人有一种软糯的女人魅力,非常有女人味,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
女人和善地对她笑了笑:“小妹妹也在这里买东西呀!买梳头的呀,想梳什么发饰,不同的发饰,用的梳子都不太一样呀!”
她开始热情地和罗嘉荷讲起了梳子的话题,一听就知道她是专业的。说话间,伙计过来,捧着一整套的梳妆的工具箱给这个女子。
罗嘉荷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全的一套古代梳妆工具,非常好奇,要是在现代,这可是要进博物馆的,忍不住一直盯着看。
女人正好要检查这个梳妆箱里的东西,看着罗嘉荷感兴趣,知道,一般小户人家的女儿没有什么好东西,不可能看过这么齐整的一套梳妆工具。
小姑娘正是爱美的年纪,看得喜欢得挪不开眼也很正常。心中得意,就拿出东西,一边查看一边讲解,让罗嘉荷大开眼界。
从她的谈话中也知道了,她是专门帮人梳头的。
罗家和觉得这个女人样貌普通,可是非常耐看。说话表情,举手投足,看久了就被她吸引,很有女人有魅力,眼波流转眼神中自带着一种风流韵味。
交谈后才知道她就是专门做梳头这门生意的,有那这一套工具,会几十种发型,一个人就可以专门为别人梳头,算是现代的造型设计师。
罗嘉荷知道大富人家的夫人有专门的梳头丫鬟,用不到这样的人。可是一般普通人家需要出门宴客,或者遇到重大场合比如婚丧嫁娶会请人梳头。
还有一个地方也最适合做这门生意,就是青楼,青楼在打扮方面是最在意不过的。
如果有人会新式发型也会请了去梳头,打赏的钱还比较多,谁也没有规定给青楼女子梳头的就不能给其他人梳头。
这也是一门女性能做的正当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入行走环境不好,交往的圈子有些复杂,这样的人游走于灰色地带,正经人家还是介意的。如果能找到体面又正经的营生,谁愿意抛头露面赚这种辛苦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