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妃明氏是明太妃的亲侄女,她自小就跟明太妃很亲近,经常出入王府,偶尔也会留下来小住,与王府当时的几位公子都很熟悉。
明侧妃只比表哥震霆王小两岁,是个长相艳丽的女子,即使如今已经年过四十,依旧明艳动人。
按明太妃的意思,儿子侄女既是两情相悦,侄女成为正妃也是理所应当,但大广王不同意,反而让人去聘了徐家小姐。
明太妃自觉面子上过不去,又有娘家人撺掇,行事就有些荒唐。
在徐王妃八抬大轿进门的第二日,便作主将明侧妃也迎了进来。
之后,在明太妃的放任下,明氏很是张狂了两年,徐王妃见了也要退避三分。
明氏进府第一年就生下王爷的长子苏战绗,当然,因着大公子的原因,战绗公子只能顺位排行二。
有明家姑侄俩联手,本已经将徐王妃打压的没了出头的日子,哪成想,明氏得意之下生出歹心,害得两三岁的大公子差点丢了性命。
一时间,明氏碰触了大广王父子的底线,大广王直接下令将明氏封在院子里两年,期间任何人不允许进出,明太妃母子对此也沉默不语。
也是在那时,徐王妃才在王府后院站住了脚,接下来又生了三公子苏战纶。
在她有意的促使下,苏三将大公子当成亲哥哥对待,即使后来受封世子,也一如既往的敬重亲近。
眼见着孩子们一天天大了,世子也开始帮着王爷处理境内的事务,明侧妃着急了。
特别是前阵子,世子借了许家小姑娘的光,跟不少世家大族关系近了一步,明侧妃更是恨的咬牙切齿。
一急之下就失了判断,听了娘家人的挑唆干下了蠢事。
假传公主命令,若是见到了许家姑娘也就罢了,事后也不会有人出去说道。如今不但被当场撞见了,还有了下人的说辞,自己肯定是脱不了干系。
明氏气极在屋里疯砸一通,直至王爷身边的大总管来传话。
“王爷说,春日是一年之始,请侧妃娘娘去祠堂跪经一月,为春耕祈福。”
﹡
却说,慕禾从王府回家后,又回归了平静的生活。
几天后,铺子里就摆上了新鲜蔬菜,菜刚上架就被抢了一空。之后南家人每天上午会送菜进城,偶尔捎带些山里的野物和鲜鱼。
禾林百货也算是走上了正轨。
自从庄上出了鲜菜以后,院子暖棚里的菜就被全部拔除了。里面现在种的是水稻种子,等过上几天,稻苗再长长就可以去水田里插秧了。
慕禾在忙着跟许父一起研究耕犁和播种机。
木犁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微修改了一下,播种机是照着八十年代的老式样子打的木制机,算是半自动播种。需要的铁制配件也找卫府打了一些。
等许父将木架子打出来了,卫府也送来了配件,安装完毕在院子里试了一下,省时省力省人工,确实好用。
在家里试过新打的耕犁和播种机后,慕禾便要带人去庄上看着春种,各种粮种早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又让木白去给卫府上送了信。
第二天,赶在南家人进城送菜的时候,慕禾就带人收拾了行李跟着回了庄上。
马车刚从官道上下来,就见远远的从卫家庄子里跑出来几匹马,到了跟着才发现,打头骑在马背上的人慕禾曾经见过。
“许姑娘?”卫东翻身下马,看到车板上拉的麻布袋和耕犁,笑问,“这是来庄上春耕的?”
慕禾点点头,“想在庄上试着种些新的作物,你们这是要回去?”
卫东摇头,“咱们是顺道给庄上送信儿的,大总管让庄头去姑娘家庄上帮忙,这边的地还要再等等。”
至于等什么,卫东说,这边庄子上的地要先种上一茬土豆,等收获之后再种其他粮食。
等慕禾他们到了庄子上,卫家庄子的李庄头也带着人过来了。
人多力量大,加上新打的耕犁和牲口,只用了一天时间,二十多亩地就全部深翻了一遍。
地翻完了也没急着下种,又将田垄边水沟里的淤泥掏了,等晒上两天洒到地里再重新翻一遍土,也算是给地里施了一遍肥。
对于慕禾的安排,南庄头和李庄头都没有二话。等许家庄上的地都翻完了,一时无事,李庄头也照着样子让人将卫家的地都翻了一回。
庄上的这二十多亩地分成两部分,一小半也留着种土豆,另一半慕禾准备种玉米。如果时间赶得及,收完春玉米后,还能再种一茬别的。
下种前将玉米粒都提前泡了草木灰雪水,十几亩的地也只两日的工夫就种完了。
等接到信儿说卫府的人已经将暖棚里的秧苗取走后,慕禾也抽空跑去看了一回。
那边的一百多亩地果然按着她的要求,一半做了水田,另一半虽是空着,但也翻过了土。
慕禾是胶东姑娘,从小就吃惯了花生油和各种花生制品,空着的一半地,打算用来种花生小麦和黄豆,种子都提前准备好了,只要交给这边的庄头就行了。
庄头信誓旦旦的保证,等水田里插完秧后,旱地里就按着慕禾的要求分开下种。接下来也没有多呆,他们还得回庄子上种土豆。
卫家和陆家庄子在大面积的种土豆,花婶和大兰婶子她们都是有种植经验的,所以也跟着来了庄上。土豆虽然生长周期短,但也需要提前育芽。
“花婶,卫家庄子那么大片地,你们的土豆种子够用吗?”
马车一车接一车不停往庄上运土豆,慕禾问身旁的花婶。
花婶笑道,“那肯定是不够,咱们之前在府里头种了三茬才得了这些,先紧着能种多少种多少。”
那其他地呢,就这么空着?
“不是说土豆不能重茬吗,先空着,回头轮茬。”
慕禾点点头,“这么多地全都空着也可惜了,要不你们种些红薯?”
红薯在南江就有种植,产量也很高,吃法多样。最重的是红薯也能制糖。
说到糖,慕禾不禁想起甜菜,如今这里吃的糖基本都是饴糖蔗糖蜜糖之类,不仅产量少,还基本都是从南地运来的,价格也很高。
其实按照气候和地理条件来说,北境很适合种植甜菜,不但耐寒性好,产糖量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