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时间总是过得很慢!就在伍志青等的有点不耐烦的时候,终于传来了考试结束的信号,接下来衙役快速出动,将所有人的卷子收了起来,没来得及封好试卷的,试卷直接作废!这也是古代科举的特色,根本不会有一丝情面可讲,必须按照时间,封好试卷,所以很少有人敢拖延!
当所有的考卷被收走之后,考生们就自由了,可以随意的离开考场!伍志青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走出考棚,离开了自己坐了三天两夜的考场,此时,伍志青说实在的也不是很累,毕竟童子试的时候,伍志青每天都会早早的做完考题,还能安心的睡一觉!
离开了考场之后,伍志青再次回到了王家开的王记客栈,而此时,王记客栈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伍志青吃过之后,就回去休息!王家不愧是清远县有名的富户,整个青山镇所有的考生,只要是参加童子试的人,不管是谁,王家都会免费提供吃住,考完试还会犒劳一顿!所以对于王老爷的为人,伍志青还是很佩服的。
考卷送去让知县李纲阅览,之后就会选出二十人,推荐去参加府试!府试其实才是科举的第一步,至于县试,也就是所谓的童子试,只不过算是预考!其实按照朝廷的规定,只需要一些有名望或者朝廷的官吏推荐,就有参加府试的资格,可是一旦推荐的人出了问题,推荐者前程将会受到影响,所以县官才会用童子试的方式,来选择推荐的人!
所以县试其实就是县令的个人行为,朝廷根本就不管,因此阅卷只是县令自己弄的,也没有多少规矩,至于那些规矩,只不过是县令照搬了府试和乡试的规矩罢了,到了阅卷这个环节,其实就是县令说了算!李纲也是进士出身的人,所以阅卷倒是得心应手!
首先李纲找了五六个师爷,让他们进行初选,不需要他们去看考试所答的内容,只是将写字太烂的考卷淘汰,剩余的考卷李纲自己阅览!这也就是李纲,一般懒一点的县令,会直接让师爷代劳,随便选二十个考生,推荐去府试了事了!
一般,每一次发解试的时候,都会有童子试,可是各县每一年童子试送上去的学子都是二十个,这些被推荐过的学子,就等于有了参加府试的资格!可是府试的时候,只取前二十名,给予秀才的称号,也就是有了参加乡试的资格!所以,每一次都是有很多人会被淘汰,而这些被淘汰的人,下次发解试的时候,直接有资格参加府试,长此以往,参加府试的人可是很多的!
当然,以此类推,通过了府试,乡试的录取名额,根据地域的不同,也不过是取前一百名,给予举人的资格,没有被录取的人,也一样是秀才,只要他们不死,也依然有考乡试的资格,这样下来每次府试或者乡试,各州府参加的人数可都是很多的,所以就出现了夫子一起考试,甚至爷爷和孙子一起考试的现象,这也是古代科举的特色!
童子试的水平确实不高,那些字能够看过眼的卷子,送到李纲面前,李纲一一过目,不过看的是连连摇头!首先,阅的正是大经的卷子,这些人写的没有让李纲满意的,当然,这也是因为李纲的眼界太高!
古代科举的阅卷,卷子会被分为下下、下、中、上、上上五个等级,一般下下和下两个等级会被直接淘汰,其他三个等级会被留下来,然后从高到底排序,最后选出靠前的卷子,排出名次!
看了整整一天,李纲连一个上上的卷子都没有选出来,只选出了几个上等的卷子!李纲能够成为北宋的名相,水平肯定是不一般,能够被他评为上等的也都是很厉害的读书人了!终于,李纲看到了伍志青的卷子,首先那些字,就让李纲点了点头!接下来看了内容,直接让李纲大吃一惊!
这卷子对于三经的理解剖析,让李纲都有些佩服!甚至李纲自己也答不出这样的卷子,李纲直接眼前一亮!随后,立刻撕开了考卷的封条,看了看伍志青的名字,嘟囊道:“果然是你小子,哈哈…我清远县终于出了一个人才!”原来,在上次,李纲发现伍志青早早的答完了考卷,在那里休息,就刻意的注意了伍志青,结果发现每一科的考试,伍志青都能快速的答完卷子,然后从容的休息,所以记下来伍志青的名字!
接下来,李纲直接让人找出了伍志青所有的试卷,准备先行阅览伍志青的考卷!因为童子试,并不算是科举考试,所以县令有着很大的自主权,甚至有些地方,根本就不需要封卷子上的名字,因此李纲这样做也不算违规。
所有的卷子中,伍志青的字写的最好,因此伍志青的卷子,很快就被全部找了出来!看了伍志青的兼经,也一样让李纲有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当看到伍志青答的策略,李纲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直接站了起来,大声说道:“人才呀!我清远县有如此人才,大宋之幸也!此人有状元之才呀!哈哈…没有想到,这次的童子试能够有如此人才出现,真乃大宋之福呀!就算是如今的宰辅也不一定能说出这样的话,也想不出有这样的治国良策也!如此良策,我要写折子,报请皇上御览!”说完之后,李纲迫不及待的看了看伍志青其他试卷!
当看到伍志青答的刑律和兵法,李纲不得不再次打呼伍志青有状元之才!最后,看到了伍志青写的诗,李纲直接认定,这是一篇能够流传千古的诗篇,更是激动的打呼叫好!于是,试卷才开始阅,李纲已经认定,伍志青就是这次童子试的案首,甚至李纲觉得,这次的发解试,状元一定是属于他们清远县所有,因为李纲认为,伍志青有着状元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