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那年你竟如此多情 > 2013年1月4号手写稿完成结束语

2013年1月4号手写稿完成结束语(1 / 1)

今天,是2013年1月4号,2012年农历11月23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同时也是我一生当中最值得骄傲的日子……

2012年4月1号,到今天,2013年1月4日,279个日日夜夜,6696个小时,401760分钟,24105600秒,我的人生,可以说,发生了一场量到质的蜕变……

今天,当我下定决心在一摞厚厚的稿纸第一页上写下“那年,你竟如此多情”8个大字的时候,我知道我已经为我的100万字的处女作《那年,你竟如此多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可以说成是巧合,也可以说成是注定,但是今天,对我姜可利来说,确实是个值得骄傲的日子……

小说的名字《那年,你竟如此多情》,是我从图书馆里成千上万册文学书名中千挑万选出来的,百般的纠结,就在今天早晨,经过日日夜夜的琢磨和斟酌,我选择了海岩先生的文学集《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为灵感来源,集结于流行电影《那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为前缀,怀揣着海岩先生能够带给我不断地的幸运,最终的最终,名字《那年,你竟如此多情》诞生了……

2012年3月份的一天晚上,百无聊赖的我,坐在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的图书馆爱区,就在当我最后把老舍先生的一本书看完的一刹那,一个奇怪的念头突然间袭击到我的脑海中……

于是,经过短短几天的思想和物质准备,2012年4月1号的晚上,带着一杆笔和一叠a4纸,我的小说《那年,你竟如此多情》已初步萌芽……

简单的搭了一下结构框架,借鉴于自己的亲生经历,辅之以我自己本身还算得上深厚的文学功底,加之于中国各个作家如老舍张爱玲等等的文学写作方法,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这短短的279个日日夜夜中,那些在我最难过最失望最落魄甚至最神经的时候,不断地给我鼓励给我谅解给我支持的人,这些的种种,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了我太多太多灵感上的火花,让我在停停走走、断断续续中,坚持到了最后……

我没有想到,就在我拿着笔为小说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居然是在今天,这个很特别的日子……很欣慰,也很值得骄傲,说不出的激动……

回首过去的24105600秒,我的心,还在不停的颤动……自从下定决心动笔的那一刻,就注定我,不能回头,不能半途而废,于是,废寝忘食成了习惯,夜不成眠成了习惯,自言自语成了习惯,近三百个日子里,可以说,我每天都是活在我的小说当中的,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句话,都可能被我无情的拿过来充当我小说中的情节……

近160根状元红黑色水笔芯,353张a4白纸,还有我不断地在滴的心血,今天,终于铸成了我的梦想……

谈不上完美,谈不上及经典,更谈不上好的作品,但是今天,我依然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手捧着厚厚的一摞稿子,兴奋激动地同时,我也在发愁……为了能让大家早点见到我的粗作,为了能让和我有着共同经历共同情感的人,在学习生活中找到一丝丝的共鸣,也为了给那些正处于高考折磨中的孩子一点精神指导,我很希望期待着近180万字,能够在我的预期之内,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没有过多的惊心动魄,没有很吸引人眼球的小说情节,更没有爱情上你我的死去活来,有的只是,在最美的年华里,你我人生的共同奋斗,共同的感情脉络,当然还有,那颗,小小的心中,隐藏着的爱……

我经常说,小说来源于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小说中的虚构,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是相互交织、相互映射的,没有虚构的小说,就不算得上是一部完整的小说,同样的道理,没有现实生活作为背景的小说,也不算是一部优秀的小说。

不得不承认,《那年,你竟如此多情》是来源于我的生活,取材于我高中时的亲身经历的,包括小说中的主要地点主要人物,我都是就地取材,借用我的母校太和一中的各种信息,以及太和一中的名师,有在我的高中生涯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班主任姚刚老师,还有一直迁就我、纵容我的于琪老师,等等各科老师,还有就是当年关系很深的一些高中同学,有成绩斐然的司强,有我的死党李亮,有班长吴岩,有英语课代表张晟,有可爱的桑继伟,有知己李瑞,还有好友徐雪婷等等……当然,小说中,女主人公的一些单向感情纠葛,在很大一部分上是我的真实情感,但是不得不声明的是,也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周围的环境,包括同学包括闺蜜的情感。

2008奥运年,我满怀自信的走进安徽省太和一中,在说不短也很短说长也不长的三年里,我的人生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可以说得上是人生走向成功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成是人生走向没落的转折点……

在安徽省太和一中这个群英荟萃的省示范一流中学里,不断地接触到各种天才、各种精英、各种名师的同时,我也逐渐地明白了什么叫做应试教育,什么叫做惨无人道,什么叫做不惜一切代价拿高分、做状元、上名牌……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面前,在全省甚至是全国大陆地区千军万马面前,在周围环境不断施加的重重压力面前,那些正直年少正直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中的孩子们,所拥有的青春资本在那一瞬间,变得面目全非微不足道……本来是可以好好地勾画出一副属于青春的爱情蓝图,但是就因为这些,使他们的爱,最终走向了畸形……

而这些的所见所闻,最终,都成为了我笔下的流水线……

影响他人,影响自己,在已经成型为畸爱的爱情面前,怎样让自己走出低谷走出阴影,是一个肩负重任的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小说中,没有过多繁琐的实例,只有在典型的事件中,女主人公采取的一些看似无用看似呆板但效果的确不错的方法,值得读者们细细品味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感情。

不同于其他小说,我的小说没有那些让人剪不断理还乱的人物事件纠葛,没有众多的主人公间你我的斗智斗勇,更没有出现三角恋等非常让人过瘾的小三传奇,我的小说,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它当成仅仅只是女主人公的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人生舞台剧,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那些有关于豆蔻年华中情愫的嫩芽,纯洁的相思单恋还有想念,以及非常细腻的心理描写,或许,真的能够引起,从高考中以及正直高考的孩子们的共鸣。

小说《那年你竟如此多情》,乍一看上去,事件脉络很是透明,透明的甚至是拽着一根线就可以将整部小说的结尾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但是,我不希望朋友们仅是局限于表面文字,而不是更深一层次的去挖掘文章背后所隐含的东西。

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在这个独木桥上,洒下了社会上各种角色的心血。不能说我完全有悖于社会现象,写下文章,像老舍鲁迅矛盾等人一样,来批判整个社会,来批判现当今高考的整个制度,只是希望,制度的承受者,责任的担当者,事件的经历者,能够在无法改变社会现实无法改变社会制度这一大前提下,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学习方法,改变人生价值观。

当然了,文章中最有吸引力的便是这个班级的领头人物也就是班主任姚光。现实生活中,他的帅气,他的冷酷,他的严肃,他的呆板,他的认真,他的机械,他的一丝不苟……在小说中也被刻画的淋漓尽致。一个好的集体,是需要一个好的指挥官的,在他的身上,折射出现当今领导班子的一些问题,有可取的,但也有很多不可取的东西。

小说中,着墨不多篇幅不长但却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就是父母。家有高考儿女,怎样才能做到,很好地教育、引导、照顾高考子女,对于天下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来说,是一件不是很容易的事。那么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父母,前前后后不同的表现,相信值得大家深思。

最后再来说说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爱情。额……想来想去,我还是不说了吧,毕竟,爱情这个东西,自古至今,没有人能够很好地说明它,还是希望朋友们在我的小说问世以后,悉心去揣摩文章中,那些看了让你肯定会有所共鸣的细腻情感。

这篇文章,算是我为自己的小说写的一个序吗?朋友们这样认为也可以,但是要我自己看来,这篇文章更多的是,我对生活的一种感恩之作。

279个平凡的日子里,为了这部长篇小说,我痛苦过,彷徨过,失望过,绝望过,当然也高兴过、激动过,但就在今天,这一切的一切,都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一切的一切,也都将成为昨天美好的记忆,为我的青春画上浓重的一笔……

无论经历过什么,遭受过什么,但我始终知道,我喜爱文学,我喜爱用自己手里的笔,把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东西都一一表达出来,用手里的笔,将自己的真实情感一一勾画出来,用手里的笔,将自己的感情回忆一一保存起来……

我知道,所有好的成功,都将离不开所有朋友的支持,我也知道,第一部长篇小说,无论从各个方面来说,都不会太成熟,但是,我承诺,我会继续努力,无论这部小说取得的结果是什么,我都会再接再厉,争取写出更好的作品来供大家欣赏。

《那年你竟如此多情》,确切的说,我自己都不知道,该把它归为是哪一类文学,言情?励志?校园?抑或批判教育制度还是揭露现实社会?是什么都不重要,我只是很希望,能看到它的朋友们,心里都有一把尺子,用来丈量这篇小说它深层次的东西厚度到底有多深。同时我也恳切希望,朋友们能够真正地理解小说虚构的内涵,毕竟,是虚构,和我的亲身经历多少都有点出入,我也恳切希望,不要有任何的言辞,来试图刺激我体内的激素。

另外呢,大家都知道,小说的三要素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如何,直接影响到小说的成功与否,所以,就地取材于我的部分高中同学,可能为了需要,在刻画你们形象的时候,有点过激,我也恳切希望,你们不要对号入座,毕竟小说,是虚构,谢谢你们的谅解和支持。

最后,我希望朋友们和我一起,怀着一颗虔诚的心,静静的等待着我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的问世。朋友们要是有什么好的意见或者是建议,请您发送至我的邮箱jiangkeli1993@163,com。

一路上有您的支持和陪伴,我坚信,我一定能够走得更远更远……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末世女配翻身记 农女买夫 都统夫人她富可敌国 太子妃拒绝争宠 王妃她又作妖了 邪王在上独宠倾城萌妃 锦衣仵作 战王,嫡妃很甜 重生空间神秘夜少结婚嘛 斗罗之极冰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