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眼前这震撼的一幕,徐长寿也好像回光返照似的,蹒跚的从地上爬起来。
韩东搀扶着他,小心翼翼的从角落里走出来,来到大殿的边上,欣赏着这远古时代,古人的精巧绝伦的工艺。
这个大殿太大了,足足有5个篮球场那么大,韩东扶着徐长寿,走了10多分钟,才顺着兵俑走到大殿中心位置。
一路上,看到了骑着像马非马的骑兵,有手握巨斧的重型战士,还有衣着明显高贵,站在战车上的将军。
这一路,韩东简直认为见到了秦始皇的兵马俑。但是这些士兵比兵马俑保存的更好,更逼真。
兵马俑只是看起来像人的泥塑。
但是这些,简直就是真人一样。连皮肤粗糙的纹理都能看的到。
想到这些古代的方式,用这么残忍的方式,用这些活人殉葬。韩东对这个久闻大名的轩辕皇帝的感觉实在不怎么好。
不管是万鬼窟,还是这上万人的实人俑。都无不暗示着这个君王的残暴。
韩东扶着徐长寿走到中心高台的角楼前,小心翼翼的看着高台前的台阶。生怕一不小心又着了这个皇帝的道了。
韩东仔细检查过每一个台阶后,才慢慢的踏上去,徐长寿颤抖着双腿也一步一步的跟随着。
等走完这高台的阶梯,韩东才吁了口气。
转头看向这高高耸立的角楼。
整个角楼居然没有门,下面一层居然只有一个孤零零的棺材。棺材上面写着些古老的文字。
徐长寿走上前,颤抖的抚摸着棺材,眼里老泪纵横。
韩东不解的问道:“徐叔,这个棺材里面是谁。”
徐长寿对韩东说道:“这个就是轩辕皇帝的妃子,嫫母。相传是轩辕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嫫母相貌极丑,但为人品德贤淑,性情温柔,为黄帝第四妃,曾帮助黄帝大败炎帝、杀蚩尤。没想到最后陪着轩辕皇帝走的,居然是她。”
韩东走上去恭敬的鞠了一躬。
“我以前也看过不少传说故事,这个嫫母为后世造福,真当是天下的大恩人。”
徐长寿跪在地上连磕了三个响头后,韩东搀扶起来。两个人朝着楼上走去。
古朴的木梯,韩东和徐长寿爬了上去。
一眼就看到了,一个巨大,而又华丽的大床。
原来,轩辕皇帝死后,并没有躺进棺椁里,而是像常人一样,躺在床上。
两人走近才发现,这轩辕皇帝,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九龙玉珠冠,面带黄金面具,看不见真容。
徐长寿一个拜倒,长声哭泣起来。
毕竟一个从小就被灌输为了守卫轩辕皇帝大墓而生的人。终于见到主人的那刻,情绪控制不住,也是很正常的。
韩东也在旁边恭恭敬敬的磕了一个响头。
毕竟是华夏的始祖,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在位期间,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黄帝一生诸多贡献,促使中华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这样一个伟人,值得韩东一跪。
韩东行礼完毕后,才慢慢的起身,仔细观察着这个房间。
大概10米*10米的房间,整个房间朴素,无华,除了一张华丽的大床,一点也没有想象中的富丽堂皇。
确实他们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好东西,但是这么简朴的一个房间让韩东很是疑惑。
整个房间只有中间一张大床,正东方一个书桌,上面放着三个盒子。
韩东走上前去,才发现,这三个盒子上面写着一些古文,
韩东连忙把徐长寿扶过来,让他看了看,徐长寿看到后也是大喜过望。
这几个盒子就是他们在苦苦寻找的东西。
中间一个盒子上书:黄庭道经。道经正统第一经,乃是黄帝受仙人所传,第一修道功法。以天地元气,修自己紫气。上承丹田,下承洞玄。可谓是神奇至极。
旁边一个盒子上书:八荒六合真经,乃是魔道第一魔神,蚩尤所练的魔功,魔功大成后,断指在生,永生不死。而且只要双脚站在大地上,就能源源不断的生出力量。端的厉害无比。
无怪呼,黄帝当年和蚩尤对抗,九战九不胜,最后逃至泰山,得仙人所赠宝剑后。才借兵器之利,击败蚩尤。
所以黄帝在击败蚩尤后,这本通天彻地的功法也被收藏了起来。原来黄帝也在羡慕蚩尤的魔功。
最后一个稍微小点的木盒,里面装的只有一个木牌。
这个木牌便是可以操控整个地下宫殿的钥匙。
韩东看着徐长寿颤抖的把木牌像供奉牌位一样。双手举过头顶。恭敬的跪在地上。再也不愿意起来。
韩东暗叹了声,手一挥,手上戒指微光一闪。那两个装有秘笈的木盒便消失不见了。
韩东转身跟徐长寿招呼下,就准备离开。
可是刚转身的时候,却无意中看到,躺在大床上的轩辕皇帝另一面的右手的上,居然捏了一把通体金黄的宝剑。
蓦然一惊,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轩辕宝剑。
韩东快步走了过去。
准备摸下这名动天下的至尊宝物之时,跪在地上的徐长寿刚刚发现韩东的动作,马上尖叫起来。
“千万不要动啊!!!!!”
可是还是晚了一步,韩东已经拿起了宝剑的剑鞘,正准备拿起来欣赏。
但是这一声尖叫吓的韩东手一抖,刚刚拿起的宝剑,扑通一下,掉在了大床上。
顿时,空气中好像多了某种气息。那是一种阴冷的,强烈的,血杀之息。是那种铁血战士所流露出来的无比强烈的煞气。
徐长寿赶忙站了起来。看着这个大床上的宝剑,又慌忙跑到角落的窗户口,却看到了,整个大殿,这数万兵俑,在慢慢的,一点点的复活。
有些兵俑的眼睛在一点点的睁开,更多些的兵俑好像在挣脱什么束缚一样。剧烈的颤抖着。
徐长寿想起古书上的记载,冷汗直往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