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十年,朝局动荡。
正值外忧内患之际,天宁新帝登基,登基不久,皇后有孕,钦天监算出皇后这一胎乃是福胎。
天降恩泽于天宁,自皇后有孕以来,天宁帝慢慢把持朝政,解决外忧。内患多于天灾,却是风调雨顺,连年丰收。
天宁十一年,皇后产下一女,由天宁帝亲自赐名上官慕卿,出生便封永华公主。一时之间,皇后与永华公主的风光无人能及。然而,风光却往往伴随着危险。如此荣宠,让不少后宫众人嫉妒眼红,若非皇后凭着自身的手段和深厚的背景,永华公主恐怕早已遭遇毒手。
天宁二十六年,永华公主芳龄已至二八,传闻永华公主,国色无双,机灵聪慧。除了不擅女红,一手鞭子却是使得无人能及。传闻永华公主,性情嫉恶如仇,为人娇贵却不骄纵。传闻...传闻很多,而今天宁帝打算大办永华公主的及笄晏。
此次宴会君臣共饮,觥筹交错之间,不少肱骨大臣起了让自家孩子当驸马的心。
突然殿外来了一位道士,求见天宁帝。天宁帝皱了皱眉,不明所以。目光看向上官慕卿,却见这孩子正大快朵颐,丝毫没有被打扰到。
“宣。”
只见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快步走进殿内,两人作了一揖。
“贫道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不知道长前来所为何事?”
“阿弥陀佛,贫道此次前来,是算出永华公主命中有一生死劫,贫道是为破此劫而来。”
此消息一出,大殿顿时像炸了锅似的,大臣们窃窃私语讨论着消息的真假。
“放肆!”皇后怒喝道。
“不知道长所言,如何令人信服?”上官慕卿皱了皱眉问道。论谁被人说快没了都开心不起来。按她的性子,若所言为虚,定是要这老道吃不了兜着走。
天宁帝危险地眯了眯眼,“道长可知,今日是什么日子?今日是朕的永华及笄之日,道长口出此言,莫不是活腻歪了?”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贫道自是有凭证才敢前来。”说完从怀里掏出一个方方正正的小盒子,递上前去。
大太监接过盒子,小心呈给了天宁帝。
上官慕卿好奇地伸出头想看清楚是什么东西,但那东西上好似有一层朦胧柔和的雾气,怎么也看不清。
只见天宁帝接过盒子,漫不经心地打开看了一眼,面色却瞬间铁青。皇后接过看了一眼,一脸不可置信的神色。
这让上官慕卿更加好奇盒子里有什么东西了,但此时明显不是她出头的时机,还是再静待看看事情的发展。
“不知道长,此劫能如何破解?”此言一出,群臣哗然,不可置信如此谬论会是真的。而皇后的神色却让大家对这道长的话有了一定的信服,毕竟皇后的护犊子不是盖的。
“方法自是有的,就看皇上和皇后娘娘能不能接受了。”老道士依然是一副清冷淡漠的样子。
“道长说笑了,永华是朕的宝贝女儿,只要能保她性命无碍,什么都没有问题。”天宁帝说道,皇后依然是沉默着。
“阿弥陀佛,此劫事关重大,需要永华公主到云山寺生活两年,在此期间,放下公主身份,与寺里普通的小道童一般生活,待身上沾满佛门气息,灾祸降临时,也可有惊无险地躲过。且寺庙里面不仅香火鼎盛,寺里的安全也有‘十四钺’保障。”
“两年过后方可破除此劫。”道长说道。“十四钺”是云山寺里著名的十四个练家子,各种武器和技能样样精通,每一个都是以一敌百的厉害角色。所以说能够保障寺庙的安全是绝对不夸张的。”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上官慕卿一脸懵,什么都不清楚,就要把自己弄到寺庙里去清修,这也太离谱了。
“本宫不去!什么生死劫,什么到寺庙里生活两年,老道士,你该不是让人收买了想让本公主去寺庙里清修当尼姑吧?”上官慕卿不满道。
“永华!不可无礼。”皇后无奈看向上官慕卿。
“父皇,母后,永华自出生以来就不曾离开过你们的身边,今日你们真的要听这老道士的谗言将你们的宝贝女儿送到寺庙去吗?”上官慕卿见真的有将自己送去寺庙的苗头,赶紧打亲情牌。抬起一双泪汪汪的眸子看向天宁帝。
而此时,主位下的王贵妃简直快高兴疯了。不管永华公主因为什么去寺庙,对自己都是有利的。不知一介女流,凭什么受到如此宠爱?原以为自己生了一个儿子,能够稳稳压皇后一头,却没想到天宁帝宠爱永华公主到这种境地,自己的儿子都被忽略了。
“永华,不管怎么说,去寺庙都是为了你好,道长如此有心想帮你,可不能辜负了人家的一片好心。”王贵妃压抑着心中的狂喜,似满不在乎地道。
“这片好心给贵妃娘娘可好?”上官慕卿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不要以为她不知道这个蠢女人的想法,嘴角都快翘到天上去了,都是千年的狐狸精,搁那儿装什么聊斋呢。
王贵妃还想再开口,却被天宁帝和皇后双双一瞪眼,悻悻地闭上嘴。
“此事容后再议,道长可否稍等片刻,晚上给你答案。”天宁帝说道。
老道士颔了颔首,再作一揖退出殿外。
及笄晏还在继续开着,但主位上的人却没有了开心的心情,上官慕卿更是憋屈。群臣看出主角心情不佳,再坐了一会儿便陆陆续续告辞,及笄晏算是结束了。
按目前的趋势看,到云山寺一事极有可能成真,可上官慕卿总认为此事没有那么简单,还是静观其变,找时机寻找事情的始末。
坤宁宫。
“母后,你和父皇当真要把女儿送到寺庙里清修吗?”上官慕卿衣袖掩着眼睛,硬生生挤出了两滴泪水。
“永华,你放心,母后不会让你过去清修受苦的。”
上官慕卿以为可以不去,刚扬起一抹笑,却又听到后半句,“过去生活两年,稳一稳你的性子。”
笑容僵在嘴角,不服气道:“女儿就是不想去,难不成母后真的信那老道士说的话?”
皇后长叹一声,“永华,这道士还真不是危言耸听。”沉默了一会儿,“你知道母后的身体为何会这么差吗?多年来只生了你一个女儿吗?当初在生你的时候,情况非常危急,你迟迟娩不出来,却又找不到任何原因。
眼看着将一尸两命,那时也同样来了一个道士,他说你的福泽深厚,以母后的身躯压不住你的福泽,因而你迟迟娩不出来。后来那个道士给了产婆一个玉,将玉放至本宫的枕边,你便奇迹般地娩出来了。但本宫也伤了身子,再难有孕。
后来本宫和你父皇将那块神奇的玉佩戴到你的身上,发现这块玉能够随着你的状况而变化颜色,但不久之后,那个道士又将玉取了回去,再也没有见过。那道士你父皇也加派人手去查,却什么也查不出来。”
“而今日,那个老道士正是拿了这块玉过来。原本通透清润的玉,有了丝丝缕缕的黑色。母后也不想将你送去寺庙,但这种事情,还是要以你的安全为重,不管是不是真的,你都要过去一趟。”
“朕的永华放心,那云山寺离京都近的很,你母后空闲了也时常能去看看你。”天宁帝走进殿内,宽慰道。
上官慕卿板着脸,叹了口气,“女儿谨遵父皇母后之命。”
“阿弥陀佛,请公主收拾好细软,择日启程。”老道士走进殿内,认真嘱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