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敏敏郡主(1 / 1)

随着敏敏郡主的到来,马队中的气氛也热闹了起来,只有那成格尔的脸色越来越不好。

“郡主,到了大青山榷场,您就跟着马队回去吧,要不大汗那边该着急了。”

敏敏孛儿斤脸上的笑容盛了几分,开玩笑道:“怎么?都说了叫你带我去大宁城,难道你成格尔在大明养了几房小妾,就不知道自己主子是谁了?”

成格尔如同被猫抓住尾巴的老鼠一般,几乎跳了起来:“谣言,都是谣言,都是部族中的一些人妒忌大汗信任于我编造的谣言。”

“听说还给三个小妾在大宁城中买了宅子?”

哪来的三个,明明只有两个,可是这话成格尔只能在心里说。

他解释道:“郡主明鉴,我今年都五十有三了,养那么多小妾干什么?”

敏敏孛儿斤的眼神一下变得凌厉起来:“要是不想你干的破事被老婆知道,就按我说的办,还有这里的护卫和民夫加起来一共有73人,今晚要是少一个,谣言就多一个小妾。”

成格尔还能说啥,只能按照敏敏郡主的话来做。

“郡主放心,明日交易完成,我一定带您去大宁城。”至于本打算安排人回去报信的念头,自然也是消了。

当然他心里也是冷汗直冒,很明显自己的所作所为一直都在大汗的掌握之中,之所以到现在都没出事,想来是因为自己知道把握分寸。

大青山榷场,位于大宁城以北五十里处,靠近营州右屯卫,当然也靠近草原,处于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位置。

说是青山,其实是座草原丘陵,一条不深的小溪在丘陵下画出一个完美的弧形,而榷场就在这溪水之滨,是一片已被清理过的沙地,每月十五和月底各有两次交易的机会。

官方会根据交易,十抽一的收取税银,当然因为靠近已归顺大明的泰宁卫,所以不似其他地方的榷场那般,严禁盐铁。

此时榷场之上,有大大小小超过二十个蒙古马队,当然规模最大的还是成格尔的马队。

为了掩人耳目,敏敏孛儿斤和侍女云朵出发前就准备了汉人的服饰,此时正好用上,别说二人穿上后还真有几分贵公子的味道。

“阿鲁台部,中等羊皮二百张,下等羊皮八百张,破烂羊皮200张!”

“泰宁卫,上等羊皮800张,中等羊皮2000张,下等羊皮200张。”

云朵有些奇怪:“成格尔大叔,我看大家的羊皮都差不多啊,为什么咱们泰宁卫没有那破烂羊皮。”

成格尔心想,你以为那破烂羊皮就真的是破烂羊皮吗?只不过差价进了一些人的兜里。

嘴上却道:“一是咱们部落的羊皮质量确实好,二是咱们大汗可还是大明的大官咧。”

榷场官员在验收货物之后,会给每一个商队发放刻有货物质量和数量的凭票,而汉人的商队在买下货品后,需要凭票缴纳税银才能离开榷场。

当然蒙古部落采购汉商的物资也需如此,因为很少有人会选择带着银子回去,所以这榷场其实是薅了两遍羊毛。

光是一个大青山榷场每年的税银就超过十万两白银,当然这钱大部分都进了辽西都司府。

定价,讲价,交易,纳银,直到日落时分,榷场内的汉人商队,在整理好收获后才向着大宁城方向出发。

只不过和来时相比,队伍中通常会多几个蒙古人,相比于面对瓦剌和鞑靼人的其他藩镇,漠东由于朵颜三卫的归附,算是太平的地界,明军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商队中的一个掌柜对着成格尔调戏道:“成格尔,又去大宁城找你那小妾啊,要我说你直接办了大明户籍算了。”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宁城的户籍不似关内那么严格,而宁王军中也有不少蒙人,所以只需要一户汉人担保,并在大宁城有正经的营生,入籍之事并不难。

这个赵掌柜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成格尔恨不得立马捂住赵掌柜那张破嘴,好在敏敏郡主并不是真的关注自己的事,她应该只想去大宁城,只是郡主去那大宁城究竟想干什么呢?

与此同时,远在数千里外的大明应天府,紫禁城文华殿中,监国太孙朱允炆正在处理奏折。

熟读史书的朱允炆心中明白,如今的大明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这四个字,他心中也常以西汉的文景二帝为榜样,连未来的年号都想好了,就叫建文。

“太孙,太子妃来了。”

朱允炆放下手中的浙江湖笔,从御座上起身,母妃吕氏深夜来访定是有什么事。

不一会一位身穿素服的中年美妇就带着几名近侍走进了殿中。

“孩儿参见母妃。”

吕氏先是将殿内的众人都打发了出去,随后直接拉着朱允炆的手来到御座前。

“我儿,可知本宫这么晚来找你所为何事?”

朱允炆猜测道:“可是因为三弟?”

吕氏想起当年太子妃常氏对自己的照顾,心中觉得有些对不起朱允熥,但是此事却是万万不可让步。

“我听说开国公常升正在张罗允熥的就藩之事,去年允熥大婚之后,朝中就有让其就藩吴地的声音,你可知道当年陛下潜邸之时也曾被那小明王册封为吴王。”

“母亲的意思是这些人还是贼心不死?”

看来当年的蓝玉案也只是让这帮淮西勋贵胆寒了几年,如今见皇祖父身体不好,又蠢蠢欲动。

朱允炆沉思片刻道:“母妃放心,大局未定之前,孩儿不会让三弟就藩的,孩儿已经长大了,又有方师傅等人辅佐,当的起那千斤重担,还请母妃照顾好皇爷爷。”

听到这里吕氏脸上的愁容更盛了几分,这段时日陛下的食欲越发的不好了,希望还能为允炆再撑几年。

“允炆你有什么计划还是抓紧些。”

朱允炆坚定的点了点头。

半个月后,关于收各藩卫所兵权于五军都督府的圣旨正式下发到各地。

同月户部右侍郎黄观上书,藩王实边,利国固防,然陛下年近古稀,却未能享天伦之乐,不如请诸王世子进京贺寿,为以全人伦。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武不良人 唐人的餐桌快手热门小说 唐人的餐桌抖音热搜小说 唐人的餐桌txt 唐人的餐桌起点中文网 唐人的餐桌孑与2 唐人的餐桌子 大良医 大唐成了李二保护的废物 梦撩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