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谢杏儿坚定的点点头,她便回道:“成!价格我也给你便宜些,既然你都收了,那我就按两文一斤的价格卖你,如何?”
往年只能卖个一百斤左右,每年最多只能卖出三百文钱。
这小娘子要是都买了,便是按照两文钱一斤都能有个六七百文呢!
谢杏儿听她让价,自是高兴的点头答应了,能省一百多文钱呢,可不得赶紧答应吗。
那婆婆见她点头于是又说:“那这样,我每隔五天给你摘五十斤送来,送一次来你结一次的银钱。正好到五月全部下树,你用起来也都是才摘的鲜果,肯定不会放坏!”
谢杏儿本来也是这么个意思,听了这婆婆的说法,也点头答应了。
于是互相留了口信,谢杏儿知道了那婆婆姓许,就住在离渝州郡府城不太远的一个村。
那许婆婆也知道了谢杏儿姓甚名谁,等离开道别的时候,嘴里称呼的就是谢小娘子了。
等许婆婆走后,谢杏儿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因为怕青梅放在院子里的水池里洗容易磕碰,谢杏儿便拿出一个大木盆,装满了水。
然后把背篓里的青梅一个个仔细挑选,完好无损的、没有伤口的先倒进盆里用水泡着。
有些有轻微伤口的暂时放在一边,等处理好盆里的了再说。
因为青梅数量多,谢杏儿打算一部分按照原先在府里研究的方子做糖渍青梅,一部分打算研究研究其他做法。
至于那些有磕碰的,谢杏儿打算试试能不能像做糖霜山楂一样。
按照她的想法,做好后的梅子糖是酸酸甜甜的,应该是有人喜欢的。
一个人忙活了好一会,才把三十多斤青梅都清洗干净,并一一摊开在簸箕里,还拿了几条长凳到院子里用来摆放簸箕。
青梅先晾晒后,想着自己还没有买腌渍青梅的其他原料,再有干娘也还有几日的功夫才离开渝州。
青梅不耐放,便想着这两日先把这青梅处理好了,再赶紧做要带给干娘的东西。
于是谢杏儿挎菜篮准备出门,到了门口想起自己买的应该不会少,篮子应该是装不了,又赶忙换了背篓出门了。
等再回来的时候,背篓也装的满满当当的了。
谢杏儿按照往日府里做其他点心蜜饯的方法,琢磨了几个制作青梅的法子,便想着都试一试。
另外又买了几个大罐子,用来装腌渍的青梅,不过那个物件太大,她请陶铺的掌柜安排人帮忙送货了。
先把自己熟悉的做法做了十斤,剩下的谢杏儿就琢磨其他做法了。
没磕碰伤口的,另外做了咸青梅,还有青梅露。
有轻微磕碰的,就用刀划出口子,经过腌制后,压成饼子的形状。
这做法是临时起意,谢杏儿参考了紫苏姜片的做法。
把青梅处理好后,放入熬制好的紫苏糖水中腌制,等入味了就可以直接吃了。
也可以用外力把腌制好的梅子压扁成形,谢杏儿看了看前几日新买的正好摆放在院子里的石磨,当即就觉得这工具趁手。
压扁成饼状的梅子趁天色好的时候进行晾晒,经过最后一步就成了紫苏梅饼,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也更耐储存。
另外也挑了一部分用刀把果肉切成两半,再把里面的核去除,和着熬制好的糖水一起小火炒干。
等水汽干了,慢慢的果肉上就挂上了白霜,这法子是谢杏儿按照那霜糖山楂的做法来的。
糖霜梅肉当天做好就能吃了,谢杏儿看了看天色,还没到李府宵禁的时辰,便赶着时间,盛了些做好的送去李府给干娘尝尝。
想着府中许多熟人,谢杏儿也额外多装了些,想着也分给大家尝尝,也看看是否合胃口。
但因为谢杏儿如今不是府中的下人,她没有通报并不能进府,最后是一个认识的婶子帮忙通知了王娘子。
因着离入京没几日,最近府里都在进行收尾工作,大家都比较忙,这两天王娘子也没怎么去谢杏儿那。
这会儿突然见她过来了,一时还有些好奇,心里也有些担忧她时不时遇到了什么事。
结果一碰面谢杏儿就把手里的菜篮递给了她,她有些好奇的接过,顺便问了起来:“这是?”
谢杏儿连忙回道:“干娘,我今日去集市上正好瞧见有卖青梅的,之前大管事不是说过我可以自己做来卖么,今日我就做了。
另外我又琢磨了些其他吃法,这是今天刚做的,没那么费时间今儿做好就能吃,您帮我尝尝味……”
说着谢杏儿打开了一份,示意干娘赶紧尝尝,另外也给一旁看守的嬷嬷尝了尝,最后也单独拿了一份递给她,是用油纸包起来的。
王娘子仔细咀嚼,入口并不是想象中青梅那酸涩中带着点甜的味道,反而是甜沙沙的味道,且口感也是韧劲耐嚼的。
王娘子又借着门口灯笼的光认真看了看,开口问道:“这是挂的糖霜?”
谢杏儿点点头,连忙答道:“正是!”
王娘子认真的夸赞了起来:“你也是巧思,往日大家都知道青梅跟山楂一样,是空口难以下咽的,但一时也没人想到青梅也能跟山楂似的这样做。”
谢杏儿腼腆一笑,回道:“我就是想着这两样都是差不多的口味,便想试着做了看看,没想到还真成了!干娘您觉得如何?”
“自然是好吃的!”王娘子笑着回应。
一旁看门的嬷嬷尝了,夸奖的话也跟不要钱似的一句接一句,给足了谢杏儿信心。
想到其他的,她又说道:“还另做了几样,不过得要些时日,您入京前应该能好,到时我再拿给您尝尝!”
王娘子听了点头应好,想着她最近花钱如流水,怕她因为一时着急步子迈大了。
于是又小声叮嘱道:“你手艺是有的,又乐于动脑筋,心里有想法只管去试试。但也别太累着自己了,稳扎稳打才最重要,切莫贪急……”
谢杏儿听了自是没有不应的,一边仔细听,一边把干娘说的话记在心里。
最后听干娘说:“夜深了,你也赶紧回去吧!再有什么事儿白日里来寻我就是了,你一个姑娘家,夜里出门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