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着,我跟您学了那么多年手艺,等赎身了我就去外边开个小摊子……不过,也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合规矩。”
王师傅听了她的话忍不住叹了口气,回道:“你可是想好了?不再考虑考虑?”
谢杏儿一脸坚定的点点头。
***
三日后——
渝州郡府衙,李府大管事带着此次府中申请赎身的下人们正在消除奴籍。
谢杏儿也一脸雀跃的跟在大管事后边,等轮到自己上前时,听那户籍司的大人问起,是回原户籍还是哪儿。
她连忙答道:“大人,我听说女子也是可以单独立女户的是吗?”
正登记的那人闻言抬头看了眼她,似是没想到她会这么问,于是回道:“可以是可以,不过也有要求的,你可知道?”
“知道知道!”谢杏儿连忙应道。
“那成吧。最多只能在府衙挂一年的户,你要是不迁走就必须得回原籍了!”
那人见她态度坚定,就顺着她的话答应了,不过想到她一个姑娘家,还是善意的再提醒了一番。
等谢杏儿再跟着大管事回府中后院时,她干娘王师傅早就等着她了。
前两天王师傅见她铁了心要出府,便一脸不舍的提了个事儿,想认谢杏儿做干女儿。
谢杏儿自然是忙不迭的答应了,不说王师傅这些年对她的照顾,便是她自己也是把王师傅当长辈的,这下有机会能名正言顺,自然是欣喜不已。
往日在府中,谢杏儿在王师傅手下做事,即便两人面上没什么关系,凭着日日相见的的情分,处得也是极亲近的。八壹中文網
但王师傅一想到自己要跟着主子上京,杏儿要赎身出府,两人一分开,往后都不待在一块,再者她着实是惦记杏儿,便想着有个名正言顺继续来往的由头。
于是在两天前,王师傅和谢杏儿就在府中两位亲近嬷嬷的见证下拜了干亲了。
“如何?可还顺利?”王师傅见她回来了连忙问起。
王师傅昨天就知道今天大管事会带着他们去销奴籍,虽然心里忧心会有什么事儿,但这会儿见她脸上洋溢的笑意,就知道结果应当是顺利的。
“顺利的!有大管事安排着呢,户籍司的大人也是和善的!”谢杏儿一脸笑意的回道。
解决了一桩大事,往后自己就回归良民了,可把她开心坏了!
“那就好那就好!”王师傅连连点头应好。
又想起前两日杏儿同自己说的事儿,于是叮嘱道:“如今你手里有夫人赏的那银子,也够你在府城先寻个地方落脚了!”
前日谢杏儿同她说,夫人安排大管事花了一百两买了她手中的一个渍青梅的方子,且还免了她的赎身银钱,当即她就松了一口气。
一个姑娘家,自己在外讨生活,手里没银钱怎么行,且最好是还得有个靠山。
不过靠山就是现成的,杏儿在李府当了十年的差,如今又是自己的干闺女。
且她跟那位不跟着主子上京,而是选择留守渝州郡李府的张管事的女儿香儿,也是好姐妹,再有自己的特意叮嘱,想来在附近也无人敢随意欺辱她!
富贵人家么犯不着,毕竟杏儿不是惹事的性子。
普通人家么,也会顾忌几分李家的名头……
这么想着,王师傅就放心了许多。
谢杏儿听了干娘的话也直点头:“是嘞!大管事还说了,那方子虽然府中买去了,我也还可以自己做了卖,好歹也算一门手艺,赚些口粮银钱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原先谢杏儿惦记十来年没回家给自己早逝的阿娘上过香磕过头,是想的正好趁这次机会回青水镇。
于是她把这想法告诉了干娘,干娘却觉得不大妥当,仔细问了她原先的情况,又同她细细分析起来。
谢杏儿虽原先没想过特意依仗谁的势,不过也觉得干娘说的有道理,于是又转了主意,并不打算再回去。
只是不知为何,她说到不回清水镇也不回上水县时,竟无端感觉心里有几分空。
这感觉过于陌生,让她一瞬间皱了眉头。
一旁的王师傅连忙问她怎么了,她摇摇头表示没事,垂下的手却无意识的攥紧,好像在抓住些什么……
她略有些失神的想,为什么自己觉得上水县那个地方,会很熟悉?
王师傅见她神色不算勉强,便继续和她商量起了其他事儿,出府后住哪儿?
渝州郡府城这么大,但谢杏儿还是想着尽量寻个离李府近的地方。
说她胆怯也好,说她懦弱也罢,这府城里的贵人也不少,她也不敢随便闯。
虽说她一年也没有出府几次,但好歹李府附近也是她熟悉的地方,就像干娘说的,有什么事儿,也能及时寻张嬷嬷帮忙……
王师傅听了她的打算,心里暗暗点头,她也想着杏儿别走远了,最好是就在李府附近,这样往后有什么事儿,也方便照应。
再者等过些年,主子们肯定是会回渝州郡的,她到时候也定然会回来,若是杏儿走远了……
于是说道:“好呢!正好离上京还有阵子,我也帮着寻摸寻摸!”
谢杏儿自是连连感谢,干娘在李府十几二十年了,对附近也更熟悉,有干娘帮着寻摸住的地方,自然是方便许多。
于是这会儿王师傅听到她的户籍办妥了,又听她提起了日后的打算,自然是替她高兴的。
一边想着晚些自己就去问问周围认识的姐妹,趁自己跟着主子们去玉京前,先把杏儿住的地方安排妥当,自己也好放心。
对了,最好是帮着她把生意也支撑起来。
又拉着她的手连声回道:“好好好,你心里有数就好!”
“先前我也帮着问过大管事了,虽然你案板上的手艺是跟着我的,府中并不拘着这个,往后自己开间铺子也是行的……”
“真的吗?!”谢杏儿有些惊喜。
她原先就想着出府能不能自己开个小面馆什么的,但毕竟她这手艺是在府中学的,若是自己做来吃倒还没什么,只是不知用这手艺去做生意府中准不准。
先前她准备寻机会问大管事的,但大管事带着夫人的吩咐,花一百两买了个她那渍青梅的方子,还特许她可以接着用青梅自己做些小生意,只是不许再把方子往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