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
李二一边捋着自己的胡须,一边看着手中的三首诗。
“不错,不错。”
“丽质,这三首诗难得啊!”
李二虽然是戎马半生,不过在文学一道还是有颇深见解。
“父皇,你猜这是谁作的?”李丽质趴在李世民的书桌上,开口问道。
“这。。。总不能是我的宝贝丽质作的吧?”李世民心想,我怎么能猜得到。
“父皇,如果我说这几首诗是程处亮作的,您相信吗?”
“那。。我断然不会相信,谁不知道他程处亮气跑了好几个大儒,要说经商还行,如果是讨论诗词歌。。。”
正说着,李世民突然停了下来。
“丽质,不会真是那小子作的吧?”
毕竟,程处亮这家伙给自己带来太多的惊喜了,多一个作诗,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通过李丽质的表情,李世民可以看出,八成还真是这小子做的。
“父皇,你是不知道,那天春游会,程处亮啪啪啪丢下这三首诗就跑了,搅得其他人也不敢动笔写诗了。”李丽质转动着她那机灵的小眼睛,吐槽道。
“什么!丽质,你又私自出宫!我叮嘱过多少次,你一个女孩子家的,不要出宫乱跑,你要知道你的身份!你是大唐长公主!”
看到李世民生气,顿时暗道不好。
“啊,坏了坏了,说漏嘴了。”
慌忙的跑了出去。
这时,王忠走了进来。
“陛下,春耕大典快要到了,不知这次的耕田放到哪个皇庄。”
李世民思索一番,祭祀上香,这些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过在哪里举行耕地仪式,是可以选择的。
往年都是几个皇庄轮换,不过今年李世民莫名其妙的就想到了程处亮的十里铺。
十里铺距离长安也不算远,放在那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十里铺。
几个木匠根据程处亮的描述,不断的进行更改。
虽说程处亮也没见过曲辕犁长什么样,不过从字面意思,那就是将直辕变为曲辕。
根据后世机械犁的回忆,程处亮让人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
又将犁头改为可改变角度的,这样可以改变入土的深度。
虽然前几个做的不堪入目,不过在几个老木匠的不断改进之下,逐渐有了大致形状。
几人捣鼓了两三天,终于抬着一个曲柄短辕的犁出现在了程处亮的面前。
“少爷,你看看,是不是这东西?”老木匠也不知道程处亮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东西。
只是尽量根据他的描述再加上自己的经验进行改进。
不过,程处亮又没有见过真正的曲辕犁长什么样子。
“走,抬到田里试试犁。”
庄子上的人听说程处亮改进了新犁,都想跟着去看看效果怎么样。
就这样来到村东头的田地里。
粪便的味道已经消散大半,不过偶尔还是有淡淡的味道飘进人的鼻子中。
王老二早就牵来了两头耕牛。
旁边看热闹的庄户,上来帮忙,不一会安置完毕,鞭子一挥,两头牛不紧不慢的拉着犁走了起来。
一圈下来,庄户兴奋的说道:“少爷,你这犁也太好了,不仅能够控制犁的深浅,转弯也很方便。”
“去,换成一头牛。”
程处亮想到曲辕犁由于力学角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头牛甚至是两名壮男子也能轻而易举的拉动。
“少爷,没这个必要吧,咱们庄子有的是牛。”说实在的,王老二有点心痛牛。
“没事,让你试你就试,拉不动停下就是了。”
果然,一头牛也将犁拉的飞起。
而此时,李世民正带着程咬金几人在十里铺溜达。
“知节,过几天就是春耕大典了,我准备将最后一项耕地,放到十里铺,你认为怎么样?”
“那当然好了,陛下来我的庄子,那是我老程的荣幸啊!您放心,我一定给您安排好。”
听到这话,程咬金笑的嘴巴都扯到耳朵了。
“陛下,那边好多人,我们也过去凑凑热闹。”
“这。。。”
几人竟然看到一头牛拉着犁在地里飞奔,顿时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快,随我过去看看。”
也顾不上天子的仪容,直接提起身前的衣摆,朝着牛的方向跑去。
“啊,爹,陛下,你们怎么来了?”程处亮看到几人,急忙从田垄上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土说道。
其余的庄户也赶紧行礼,值了,值了,这可是当朝皇帝,多少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见一次面。
“贤侄,你这牛怎么回事?”房玄龄一个箭步就来到程处亮的跟前,拉着他的手问道。
“房伯伯,看您问的,这就是普通老黄牛呗,这有什么事?”程处亮当然知道房玄龄想问的东西,就是不说。
“快,贤侄,让人再演示一遍!”
没办法,程处亮又让人演示了一遍。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不是牛的问题,是犁的问题。”
房玄龄看向放置在一边的犁,顿时眼睛一亮。
“好犁啊!陛下,这是好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