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我怎么成太子了 > 第36章 李世民:谁要是能解决钢铁的问题,朕封他一个国公

第36章 李世民:谁要是能解决钢铁的问题,朕封他一个国公(1 / 1)

皇宫之中,显得眉头有些紧锁的李世民,将目光从奏章上面移开。

望着站在那里的杜如晦出声询问:“铁的产量还是上不去吗?”

杜如晦此时,是工部尚书。

听到李世民这样问,他也连忙拱手开口道:“回禀陛下,已经是加增加很多的人手,如今铁的产量和去年相比,已经是提高了许多,

现在和去年这个时候相比,至少已经增加了50万斤。

这样下去的话,今年铁的产量至少能够达到400万斤……”

杜如晦斟酌着言辞,对李世民这样说道。

李世民闻言沉默一下道:“还是不够啊。

我想要练更多的铁出来。

用这铁,制造出更多的武器。

到时间,好好打匈奴人一场!

能不能再增加人手,提高一些产量?”

工部尚书杜如晦,闻言思索一阵儿后,摇了摇头。

“陛下,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达到陛下要求,至少需要再增加三十万百姓去做这个事情。

这……这有些穷兵黩武了。

将会对大唐,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

大唐现在,好多方面都需要人去做,在铁上面,还有武器制作,以及兵马训练这些上面,投入了太多的人了。

继续增加的话,只怕……只怕……”

杜如晦后面的话,有些说不出来了。

但他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明确了。

李世民叹口气,而后又道:“那在武器的制作上面呢?

有没有想到新的办法,将武器做得又快又好?”

杜如晦闻言,心里面又是有些苦涩。

但陛下都这样询问了,他也不好不回答。

只好硬着头皮道:“回禀陛下……这些时间以来,匠人们也多用命,将作监的大匠们,也都不断的改进。

可是……可是这东西,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完成的。

他们倒是也有了一定的改进。

只是,改进的不是太多。

虽然有了一些效果,但是效果还是不大。

没有……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说完这话之后,杜如晦都有些不敢看李世民了。

他知道眼前的陛下,是一个雄才伟略的人,也是一个心气儿极高的人。

这些年来,战败了太多太多的敌人。

最终走到了如今的这一步。

结果去年的时候,却被突厥人逼迫着,在无奈选择之下进行了低头,签订了渭水之盟。

虽然眼前的陛下,不少时候,都不说这个事情。

但是他却知道,依照陛下的性格,绝对忍不了!

自从那事情发生之后,他其实都憋着一股气,想要将丢掉的面子给找回来!

将突厥人给打残,消灭掉!

如此才能够解气!

从陛下这些时间里,种种行为就能够看出来。

陛下变得,越来越重视军队,以及武器装备……

结果自己这里,并没有做出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铁的产量,及武器的制作速度和质量。

这些都没有达到陛下,心里面的预期。

李世民听到杜如晦这样说,又见到杜如晦此时的样子,忍不住叹口气气:“杜卿不必如此。

是朕太过于着急了。

太想报仇了。

朕也知道,钢铁,以及武器的打制,这些多少年了,都没有一个显著的突破。

想要在这短短的大半年的时间里,有什么长足的进步,是不可能的。

你现在做的已经很好了,是朕有些贪心不足了。

不过杜卿你回去之后,还是要多想想办法,尽可能在不影响其余事情的前提下,增加铁的产量和质量,以及提高武器的制作速度……”

听到李世民这样说,杜如晦连忙对着李世民拱手,说自己无能之类的。

又感谢李世民的理解。

并说自己回去之后,一定会加倍的努力,争取能够在这上面,做出一个长足的进步。

尽可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铁,制作出,更好的武器。

李世民,又在这里和杜如晦说了一些事情之后,便让杜如晦回去了。

杜如晦走出皇宫,坐上马车,从这里离开。

一路往自己的府上而去。

他的心里面显得有些沉重。

铁的事情,陛下并没有责备自己,反而对自己做出了很多的安慰。

但是杜如晦心里面,还是觉得沉重。

他太知道,陛下心里面的想法了。

知道他是多么的迫切的,想要将突厥人给打掉,一雪前耻!

其实不仅仅是陛下,就连他杜如晦也一样如此!

突厥人蛮夷之辈,当初在隋朝末年的时候,趁机坐大,对着中原这边,指手画脚也就算了。

如今陛下登上了皇位,整个大唐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还指手画脚,当真是让人不可忍受!

突厥人,蛮夷之辈也!

也敢如此猖狂?

这个仇不报怎么能行!

只是,想起铁的产量,尤其是钢的产量,他的心里面,就变得有些沉重了。

因为这些东西,当真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能够完成的!

但是,自己又不想在这个事情上,拖陛下的后腿。

想要早点生产出,足够的钢铁,制作出足够精良的武器,装备到大唐的将士身上!

心里面如此想着,杜如晦只觉得心中,忧虑重重。

他是一个聪明的人,可是在这个时候,却被硬生生的给难住了。

这个事情,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不是他聪明,就能够解决的。

若是谁能够一下子,弄出新的炼铁之法,在炼制钢铁的上面,有一个长足的进步,那可就太好了!

杜如晦心中,如此想着。

但旋即他又摇摇头。

觉得这事情不可能。

自己是有一些想多了……

杜如晦离开之后,李世民继续在这里批改奏折。

一直等到夜深了,才回到立政殿那边去休息。

他这一段时间里,大多都立政殿,长孙皇后那里休息。

主要是他与长孙皇后的感情最深,而且也知道,最近一段时间里,观音婢因为思虑麟的事情,心情有些不好。

所以就往立政殿那里去的多……

“二郎,想什么事情呢?

怎么有些忧心忡忡的?”

李世民叹口气道:“还是铁的产量上不去……”

当下就将这些事情,说与长孙皇后听。

听长孙皇后闻言之后道:“二郎,已经很可以了。

之前的时候,每年铁的产量,也就300万斤左右,今年基本能够达到400万斤,

等于多了100万斤了。

这已经是一个很可喜的提高了。”

李世民道:“还是不行,还是有些太少。

按照这种情况下去,等到我这边准备好,差不多需要两年多的时间。

两年多的时间,有些太长了,真让人有些忍受不了。

看着那些突厥人,还在那里蹦达,如此猖獗,我心里面就来气!

不将他们给收拾了,我总觉得这心里面,出气都不顺。”

长孙皇后笑着给李世民捏肩:“二郎,我知道你是这样想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

但成大事者,有些时候,不必拘于小节,也不必急于一时。

突厥人,蛮夷之辈,终不能长久,陛下神文圣武,灭掉他们,只是迟早的事情。

也不必太过于急于一时,不必为这个事情忧虑。”

李世民闻言,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有些喜欢听自己的观音婢,这样夸赞自己。

两口子这样说了一句话之后,李世民叹口气道:“唉,要是谁突然之间,能够想到了让钢铁的产量大增的办法,我一定会重重有赏!

不论是谁!

我封他一个国公都行!”

这样说完,又忍不住的叹口气,摇摇头。

不再说这个事情了。

因为他自己也知道,钢铁的技术,很久之前就这样,许许多多年,都没有什么改进了。

虽然有很多的工匠这些,都在想办法,可这些年下来,也一样是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想要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根本是不可能的……

而这个时候的李栋,正在房间之中睁着眼。

今天晚上,终于吃到了久违的铁锅炒菜。

一时间,吃的有点多了,有些撑。

这个时候,还是有些睡不着。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自己的老娘,还在那边藏钱。

对于这些,李栋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

同时也在好奇,自己老娘,每天晚上都要存钱,她就不累的慌吗?

藏多少,不也一样瞒不过自己吗?

这个时候,睡不着觉的,除了李栋李韦氏之外,程府里,也一样有人睡不着觉。

这人不是程处默。

程处默这个时候,还在皇宫当中当值。

睡不着的,是程处默的姐姐,程秋月……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摄政王今天又在哄王妃 夭寿啦,异世界竟然不懂美食! 寒门枭龙风微雨 明灯易学实录 大明:我截胡孙若微,朱瞻基傻了小羊很懒 穿越:吾乃武帝 三国:开局甄姬喜欢上我 重生汉末:我成了最强诸侯 穿回原始社会当大佬 大明:开局就联姻,父皇激动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