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纵横四合院 > 第84章 日子还怎么过

第84章 日子还怎么过(1 / 1)

宁政委的临时办公室,秦岭一点儿都不怯场。

她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光秃秃的土山,轻轻唱起来:

我为你备好钱粮的搭兜

我为你牵来灵性的牲口

我为你打开吱呀的后门

我为你点燃了满天的星斗

满天的星斗

我让你亲亲把嘴儿努起

我向你笑笑把泪儿流

不嫌丢脸不害羞

叫声哥哥你带我走

……

李隗勇和宁政委一阵恍惚,似乎他们并没有坐在宾馆的临时办公室里,而是坐在一道黄土梁上,西北风裹着沙子飕飕的刮过来,带来对面山梁上那个女子悠悠歌声……

一曲终了,宁政委赞赏的说:

“你这陕北民歌唱的真地道,你跟谁学的?”

秦岭答道:

“是我妈妈教的,她是民族歌舞团的民歌演员,我从小跟着唱,慢慢的也就会了。”

宁政委大喜,拍着李隗勇的肩膀说:

“隗勇,你这可是给我解了燃眉之急了,我们团正缺独唱演员呢!秦岭是个好苗子啊,我这就打报告,把你俩都要过来……”

cd军区文工团太缺独唱演员了!

如果李隗勇和秦岭不插这一杠子,一直到两年后林丁丁来,才解了这困局。

这就是手脚不协调,完全不能跳舞的林丁丁能够在文工团生存下去的原因——

虽然她不能跳,可能唱啊……

秦岭听到那句“把你俩都要过来”,整个人都呆住了。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高兴“你”多一些,还是那个“俩”多一些。

反正,以后就能跟李隗勇朝夕相处了!

没有任何意外,这场《红色娘子军》演出异常精彩,李隗勇给靖边县的观众呈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洪常青,在他的带动下,演吴清华的演员都超常发挥了……

演出结束后,宁政委激动地说:

“隗勇,你也别回石川村了。和秦岭一起跟团走吧,我已经跟知青办打过招呼了,估计批文也就是十来二十天的样子……”

李隗勇把头摇的像个拨浪鼓,他的任务还没完。

现在系统如此吝啬,任务好几年才给一个,且做且珍惜呢!

“宁政委,您带着秦岭先走吧,我这还有一件大事没做完呢,这事儿我必须得做成了,否则我死不瞑目!”

宁政委皱眉道:

“啥事儿,这么重要?”

李隗勇笑而不语,这时候跟他也解释不清楚。

秦岭想说什么,又忍住了,只是忽闪着大眼睛看他。

宁政委摇摇头,无可奈何的说:

“好吧,不想说就算了。反正你尽快收尾,早点儿赶过来集合,你小子敢耍滑头,我可要派人来绑的!”

李隗勇笑道:

“不敢,不敢。宁政委,您可得答应我一件事儿……”

“想去作战部队?”

没等他说完,宁政委已经猜到了。

“你小子有远大的前程,这我们心知肚明,所以你在文工团注定是个过客。要是有部队看上你了,我也不强留,但你得给我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洪常青,怎么样?”

李隗勇讪笑道:

“您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还有啥好说的?您带着秦岭先走一步,我这边事了,随后就到!”

文工团开拔的头一天,憨娃出院了。

杜老汉带着憨娃来给宁政委磕了头,非要跟他要个地址,说治病的钱,怎么着也得还给宁政委。

宁政委自然不肯,可杜老汉一再坚持,放下话来:

“要是不让还钱,爷俩就长跪不起了!”

眼见场面就僵了,李隗勇只好解围:

“杜爷爷,您也别在这闹了。万一宁政委同意了,一时半会您也拿不出钱来还他,这事儿急不来……我看如果要还钱,最有意义的,就是让憨娃长大了,自己挣钱,亲自给宁政委送去!”

宁政委抚掌大笑:

“对对对,如果是这么个还法儿,我还真要!”

杜老汉叹了口气,看着憨娃。

憨娃拍了拍小胸脯:

“憨娃放羊,能攒钱哩,等攒够了,就还给宁爷爷!”

宁政委的笑容僵在脸上。

李隗勇把憨娃拉过来,轻轻刮了下他的鼻子,笑着说道:

“放羊攒的钱,宁爷爷不要。憨娃得念书,将来长大了,当了工人挣了钱,宁爷爷才会要呢!”

憨娃缩了缩脖子,小声说:

“哥,念书要钱哩,爷爷没有钱……”

李隗勇把他抱起来,坚定的说:

“过了今年,隗勇哥一定让憨娃吃上饱饭,念上书!”

听到这里,宁政委深深的看了李隗勇一眼。

借了秦岭的光,一伙人坐着文工团的解放牌卡车,“轰隆隆”的回到了石川村,整个村子又沸腾了……

知青点的窑洞里,男生们都围坐在一起,羡慕的看着蒋碧云和王虹帮秦岭在那收拾东西。

李隗勇还在伤口上撒盐:

“各位,羡慕不羡慕,嫉妒不嫉妒?甭说秦岭了,就是我李隗勇,等把这两圈牲口养活大了,也要攀高枝儿去喽……”

郑桐哭丧着脸说:

“隗勇,你能说点别吗?哥们儿早已信仰崩塌,万念俱灰,你还在这刺激着,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李隗勇正色道:

“说对了,我正要问,你们准备怎么过?”

他这冷不丁一问,大家还都有点儿懵,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李隗勇又说:

“本来我准备在这儿多待几年,这样也顺道把兄弟姐妹们给安排了。可现在机会难得,哥们儿要先溜了……事关各位的前程,就不得不提前商量一下了!”

钟跃民笑道:

“这有啥好商量的,走一步看一步呗!”

李隗勇丢过来一个山药蛋:

“放屁,你踏马少在这误导咱们这些贫民子弟了,你小子有背景有关系,当然可以走一步看一步,其他人呢?”

钟跃民掰开山药蛋咬了一口,烫的龇牙咧嘴:

“扯淡了吧,哥们儿能有啥关系,我爸都还没出来呢……”

李隗勇摆摆手:

“咱们跳过钟跃民,说说其他人。据可靠消息,从明年开始,一部分知青将会有两条路走——其一,被推荐上大学。其二,被招工。”

郑桐一开始听“有两条路走”还挺上心的,结果等这两条路都摆出来,他就心如止水了。

撇撇嘴道:

“隗勇,你这是馋哥几个呢?只要拿鼻子一闻,就嗅出来一股子浓浓的贵族味儿,就这两条路,也别一部分了,它是哥几个能走得通的吗?”

李隗勇看着郑桐,一字一顿的说:

“郑桐,你说的没错。但你忽略了一件事儿,咱们目前干的这件事儿一旦成了,咱们知青点一定会成为全国模范,到时候你们几个,绝对比贵族还要抢手!”

郑桐懒洋洋的说:

“哥们儿,不是我说丧气话。咱们眼看着就要撑不住了,可马主任那边,还是毫无音讯。咱们都跑了多少趟知青办了?始终见不到人,都说他去省里了,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你说说,这事儿还能成吗?”

李隗勇笑道:

“这才哪跟哪,就没信心了?说实话,我李隗勇做事儿,还真没做不成的!不要灰心,咱们再坚持一个月,要是马主任还不回来,我就给首长、给晓白他爸写信,咱们走上层路线,我还就不信了!”

他这么一说,大伙儿总算有点盼头了,气氛热烈起来。

曹刚问道:

“隗勇,上大学我是不指望了,我这榆木脑袋,还是走招工的路子靠谱,你知不知道都有些什么单位?”

李隗勇沉吟道:

“就目前的消息,招工是面对下乡三年以上的知青,你们要走这条路,就还得在这在熬两年。不过,招工单位确实不错,比如从内地迁到三线的军工企业,制造类国营企业,还有的就是县属企业和商业系统……”

曹刚兴奋的说:

“要真是这些单位,咱就是在这多熬几年也值啦!这么好的机会,咱就是不下乡插队,跟北京猫着,那也捞不着啊!”

张广志、赵大勇和郭洁三人立即随声附和,表现出对招工的巨大兴趣。

李隗勇恨铁不成钢的说:

“你们几个就不想上大学?”

郭杰笑道:

“隗勇,说实在话,咱们几个还真不是那块料。上学的时候就盼着赶紧毕业,有朝一日当工人呢,这可正遂了愿了!”

李隗勇又转向两个女生:

“你俩怎么想的?”

蒋碧云毫不犹豫的说:

“我要上大学!”

王虹看了一眼蒋碧云,有些犹豫,小声问道:

“我,我也想上大学,可以吗?”

李隗勇笑道:

“每个知青点,每年都有推荐名额呢,只要你想上,自然没什么问题,不过是个早晚……”

郑桐顿时明白了,他笑着说:

“隗勇,每个知青点每年只有一个名额吧?这样的话,我排最后,让碧云和王虹先去,哥们儿正好在这多读几天书!”

听他这么说,蒋碧云立即跟了一句:

“让王虹先上!”

王虹被感动了,红着眼圈说:

“碧云,你……”

却听李隗勇戏谑的说:

“先别着急让,你们想过没,要是有两个名额呢?”

郑桐和蒋碧云都愣住了,这次王虹抢了先:

“要有两个名额,就让郑桐和碧云先去吧,我再等一年没什么,要不然他俩又分隔两地……”

说到这,忽然捂住了嘴巴。

蒋碧云面色大红,扑过来挠王虹:

“死丫头,你胡说什么?”

大家都吃了一惊,还以为这仨妞都上了李隗勇的贼船呢,万万没想到,蒋碧云居然看上郑桐了?

郑桐也很意外,其实在钟跃民追秦岭折戟沉沙之后,他就不敢对蒋碧云下手了,摆明了李隗勇的光环太耀眼,这并不是出手的好机会。

看到这场面,他大张着嘴,一副中了彩票的模样。

众人闹了一会儿,迅速放过了蒋碧云和郑桐,毕竟他俩八字还没一撇呢,可别因为大伙儿起哄,又凉了……

李隗勇转移话题,笑嘻嘻的说:

“不出意外的话,等马主任回来,跃民就要去当兵了。他算是第二批,我和秦岭是第一批。这第三批的收成,就要落在咱们这两座养殖暖棚上了。所以,从今天开始,所有人都跟着我进圈,学习养殖技术,有没有意见?”

众人轰然应诺,士气高昂。

秦岭一步三回头的走了,太阳照常升起。

八百多只小鸡都长大了,老母猪也产下了十六只猪崽。

母猪一般有四五对**,在当前这种条件下,一窝猪崽正常情况下,能养活八只都不错了,但在李隗勇的精心照料下,居然全部都活了,而且个个都吃的胖乎,非常喜人。

在这个年代,几乎称得上奇迹了!

儿童节,马贵平终于来了。

果然是钟山岳带出来的兵,头就是够铁!

这件事儿做的并不容易,县里不重视,他就一趟一趟往市上跑,市上不搭理他,他就住在省里不回来,一直软磨硬泡,到底拉来了调查组。

恰好,省里正准备宣传标兵李隗勇呢,就让宣传队跟着他们一起来了。

这么一来,阵势就大了……

看见村口一辆一辆汽车排着队往进开,常贵吓得屁滚尿流,还以为是来捉他的,他勉强扶着酥软的双腿,骑上驴就往白店村跑!

真是往自个儿脸上贴金,抓他一个村支书,需要这么多人?

面对调查组,李隗勇侃侃而谈。

从鸡场的人工授j技术,到母猪的产后护理,从暖棚的日常维护,到饲料的循环利用,把调查组的专家听得云遮雾绕,感觉这辈子的书都白念了……

等忽悠完调查组,李隗勇立即被记者包围了。

这年头树立一个典范是多么大的功绩,记者们盼得眼睛都红了!

对着镜头,李隗勇义正词严的说:

“伟大舵手指引我们,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要利用我们脑子里的知识,与恶劣的大自然对抗,灵活变通,为当地农民谋福利,找出一条吃得饱,穿得暖的路子,这就是我们知青存在的意义!”

当然,李隗勇也没贪功。

他在镜头前隆重介绍了九个伙伴,夸他们起早贪黑,不怕苦不怕难,每天都出去要饭,要不到就去荒山野岭挖野菜,哪怕自己吃不饱,也没饿着暖棚里的牲口一顿……

这段采访,很快就上了电视。

紧跟着就被各级官媒反复引用,李隗勇的这段话,甚至被原封不动的做成了宣传标语,出现在全国知青点的外墙上……

正如李隗勇所料,几乎在一夜之间,石川村知青点就被做成了当代知青的学习模范!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想当萌新 神魂不灭 棺匠 你在灯火阑珊处等着我 学霸的风云石代 超凡今下 轮回,生死鉴! 女总裁的暧昧神医 灵气爆发,我是麻瓜 京剧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