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真是个鬼才(1 / 1)

春去秋来。

韩新身上的衣服也是换了又换,虽说韩新是想搞一发大的,可问题是,要是天天都有那么多的大事发生,也就好了。

其实……

贞观朝才是最难升官的,因为基本上找不到什么大的机遇。

值班的房间中,这半年时间里,韩新当然也并非是什么事情都不做。

比如说……

他对这个古代人口增长,以及古人田籍数量,粮食亩产等东西,就十分感兴趣,因此……

这半年来,他一直都在收集数据,由于有着李治的这个靠山,所以,他想得到各种各样的原始资料,都比较地轻松。

甚至,为了加快自己的工作,韩新还向李治申请了十几个内侍进行帮忙。

没有人知道韩新在干什么,包括李治。

总之……

李治看韩新每天弄那些鬼画符,倒也不像是在做无用的东西。

或许是韩新的一番话吧。

李治这半年来,也极其注意自己妹妹的健康。

半年时间,兕子已经长高了不下三厘米,似乎,也已经渐渐地褪去了稚嫩。

不过说实话。

也还是有点稚嫩就是了。

时不时地,李治也会跟兕子提起韩新的事,甚至,现在兕子的房间里,都有了韩新的画像。

你不得不承认,这画像上的男子,是真的有点好看。

虽说年纪大是大了点吧,但听兄长说,似乎还是有那么点才能。

她也有问过自己父皇,难道自己就真的这么嫁了?

其实……

即便是作为公主,谁不害怕嫁人?

尤其是嫁人了以后,这就要远离父兄,对方又不知道是个怎样的人。

她倒是也拿到了一些韩新‘自创’的数字。

可她就是不知道,这些数字有什么用。

同样有着这样的疑问的,还有李二,而且户部的资料早已十分完备,韩新他没事研究这个做什么?

其实李二是根本不知道这些第一手资料,对于一个后世喜欢研究古人生活的人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他打算写一份有关人口增长,与田亩人均拥有量,以及田亩平均产量,还有人均粮食消耗等相关的论文。

准确预测,接下来不出三四十年,长安就会因为人口压力,又或者是自然灾害的压力,而重新饿死不少人。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历史书上,真的记载过的。

这也是为什么,之后李治跟武则天一直在长安跟洛阳走来走去的原因。

当然,韩新直接那么说,肯定没人信,因此,他必须拿出数据,用数据来说话。

这其实相当于是一篇小论文了,即便没用上什么高大上的分析方法,但是,它却无疑是为治国,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

秋天。

金黄的树叶簌簌地落下。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

房间里,见到了李治的内侍们,都赶紧向太子问好。

而韩新,则是在做着最后的收尾的工作。

数据有了,图有了,结论当然要由他来下。

见到李治好像来了。

韩新也是微微地抬了抬头,写完了最后一个字,这才起身行礼。

“半年了。”

李治一来就道。

“你这半年时间,几乎都没怎么出过这个房间。”

“你到底是在做什么?”

韩新行完了礼,桌案上砖头厚的论文,已经完成。

随后……

韩新便拿起论文给他看。

题目就叫做:《实都策略、人口增长与政治中心东移的必然性》。

论文背景,历朝历代,但凡国家成立以后,都要进行集权,而集权的表现,也表现在人口的聚集。

往往每个朝代的国都,都肯定是人口最多的,而这些巨量的人口,也会带来巨量的人口增长。

而人口的增长,必然带来人均田亩数的减少。

人均田亩数的减少,也必然会带来饥荒。

有可能很多百姓,都达不到温饱的程度。

当然,现在的大唐肯定是可以达到温饱,甚至每年还能有一定的余粮。

不然,也就不叫做贞观盛世了。

但是三十年后,四十年后呢?

为此……

在众多的小结论之后,韩新便提出了一个大结论,迁都洛阳,是将来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对比过过往在受到了差不多同等自然灾害,长安跟洛阳的米价抬升后,就可以发现,洛阳的米价抬升得更慢,当然,这自然是因为洛阳天下中心,便于舟楫漕运往来,而决定的。

李治从来都没有看过这样的文章。

全篇以数据为基础,夹杂着一些能令人一目了然的图表,通篇没有半句废话,语言也并不华丽,但是,却给大唐,给他,给他治国,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指导。

还不仅仅是这样。

里面出现的很多新词,比如说关中本位政策,这些词无疑是很好地概括了,他们平日里可能都根本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就好像,李治虽说知道长安是最繁荣的,权贵之家,也是全天下最多的。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

这六个字,就很清楚地解释了,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有着政策的支持,所以这里的人口才最多,是政策,让它的人口最多。

但这是一把双刃剑,而且随着时间越往后,这弊端就会变得越大。

既然出现了问题,那必然要提出解决的方法。

因此……

跟隋炀帝一样,营造东都,也就成了必然。

但是现在大唐还没到隋炀帝那一步,因为大唐的人口,还不足隋炀帝时的三分之一。可能勉勉强强,已经超过三分之一。

而韩新的这篇文章的意义就在于,他预言了,大唐将在多少年后,将会重新面临隋炀帝的问题。

都说,今人要以古人为师,而韩新的这篇论文,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这论文其实不单单只有数据,还各种引用历史上所发生过的事情,这自然是又给李治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

这也让他不知不觉地,捧着这文书,就看了许久。

只能说太厉害了!

这是提前预知了今后即将要发生的事,说句毫不夸张的话,可能今后大唐是什么样子的,韩新都知道。

然后,李治看韩新的眼神就变了。

一下子变得忽然炽热了起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摄政王今天又在哄王妃 夭寿啦,异世界竟然不懂美食! 寒门枭龙风微雨 明灯易学实录 大明:我截胡孙若微,朱瞻基傻了小羊很懒 穿越:吾乃武帝 三国:开局甄姬喜欢上我 重生汉末:我成了最强诸侯 穿回原始社会当大佬 大明:开局就联姻,父皇激动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