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十八年,长安。
立政殿。
理论上来说,立政殿应该是皇帝的书房。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此时一个虚岁堪堪十二岁,粉雕玉琢、头上扎着两个双环并饰以金钗的女童,便正在皇帝的书房,像是在自己寝殿一样,趴在地上晃荡着两条羊脂玉颈瓶一般的小腿在看书。
而此时立政殿之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也是忽然响起。
一听这脚步声,女童就知道,不是自己兄长回来了,就一定是父皇回来了。
她赶紧收好地上的书籍,让奴婢去放好,而自己则是亲自去迎接。
当一条同样细细的长腿跨过门槛的时候,女童便知道,第一个回来的是自己皇兄。
她的脸上当即露出微笑,并且快速地绕到了一根柱子后面,打算待会等皇兄过来时从后面给皇兄一个惊吓。
年纪看上去最多也就十六岁出头的少年进到了立政殿之中。
看到平常侍奉女童的奴婢都还在,原本急切的心情,也是稍稍地缓了缓。
他装作不知道地问道:“兕子你在么?你们几个,晋阳公主呢?”
奴婢也很尴尬,她们总不能说,公主现在正躲在柱子后面呢。
只能是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少年便装作知道了不在道:“原来不在啊。亏得皇兄我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她呢。算了,既然兕子不在,那皇兄我走了?”
女童一听是好消息,当即就忍不住直接跳了出来。
“兄长别走啊,兕子在这呢!”
“到底是什么好事?”
女童一身天青色的衣服,显得清雅天然,赶紧急切地问道。
其实女童身高已经不矮,按照十一岁的标准身高(实岁),已经有一米四至少。
但为什么说她还是女童?
因为一个,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第二个,自然是因为常处深宫,以至于她心性极其单纯。
“其实,是有一件好事,再加一件坏事,兕子你是想先听好事,还是先听坏事?”
她几乎不怎么出宫,除非是父皇带着她一起出去。
因而,她实在是想不到,自己一直待在宫中会有什么好事,还有什么坏事。
便道:“那我先听好事,不不不,还是先听坏事!”
十六岁的细腿少年,身形也显得比较弱不禁风,正是李治。
李治其实不太想先说坏事,不过,想了想,这似乎也算不上是什么坏事,便道:“坏事就是,以后,兕子你可能都见不到兄长跟父皇了。”
“这怎么行!兕子要跟兄长还有父皇永远在一起!”
“为什么?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兕子不能跟兄长还有父皇永远在一起?”
她连续追问道。
就差冲上去拉着李治的手摇晃他了。
李治便道:“因为兕子你迟早都是要嫁人的。今天朝会,有人向父皇上奏,要尚你为妻。”
兕子完全不明白什么是尚她为妻。
因为她感觉这种东西,应该离她很远。
其实……
李治原本也是这么以为的,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兕子,的确可以谈婚论嫁了。
就是有一点,让李治无法接受的。
兕子她就算是要嫁人,好歹也要嫁给一个赫赫的大家族。
韩家,韩新,这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家族,甚至,可能连家族都称不上。
话说……
这个韩新的家里,有超过五口人吗?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父皇是怎么会答应的。
是的!
今天朝会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大家都以为今天的朝会只不过是走个过场,并不会有什么大事的时候,韩新一人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提出自己想尚公主。
这所谓的尚,其实就是娶,只不过为了体现出公主的地位,一般都会用尚,只有普通人,才会用娶。
当韩新在朝堂之上把这事给提出来了以后,可以说,满朝的大臣,包括他这个太子,都被韩新这话给轰得一愣一愣的,这简直比天上打雷,还要外焦里嫩。
韩新,贞观十五年进士,之后被授官到地方任县尉,也就是公安局局长,之后由于屡屡破案立功,再加上贵人的引荐,进而又被调入朝中,任正八品上,监察御史。
据说其人为人正直,曾经在地方上有人拿大量的钱财来贿赂他,希望他能把一桩杀人命案私了了,然而,他不但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对方的贿赂,并且还把对方也一并抓了起来。
按理说,像如此正直的人,是断然不可能提出要尚公主这样的看上去有点攀附的请求。
就好像是忽然之间,这个人一下子变了一个人一样。
这还是那个为人正直的韩新么?
而且……
说起来,韩新今年已有二十七岁。
你不能说他很老,可是,这年纪确实也不小了。
然而兕子今年才几岁?
你要是当驸马,那跟兕子年纪差个两三岁,甚至是五六岁,那都还说得过去。
你一个二十七岁的,就快到而立之年的老男人,娶一个才十二岁的女童,这说实话,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这在朝中诸公看来,就有点不要脸了啊。
想上位,也不能这么不择手段啊。
你这样做,是要被清流所不齿的啊。
反正……
李治是看不懂韩新的这一手操作,即便他了解韩新,也并不算很深。
只不过……
接下来更让十六岁的李治看不懂的却是,他父皇居然还同意了!
这才是最离谱的!
也不知道,两人到底是说了什么。
“兄长你一定是开玩笑了,兕子还小,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嫁人呢。而且……兕子还想多多地陪在父皇,还有兄长您的身边呢。”
兕子一脸的不信。
她才十二岁啊。
只不过……
像她的那些姐姐,好像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就嫁人了。
比如说她的嫡长姐,长乐公主。
在十二岁的时候,就下嫁给了宗正少卿长孙冲。
这也让兕子不禁想,到底是谁要尚自己为妻?
应该也是个很有身份的人吧?
肯定是出自某个开国功臣之家。
不然,父皇应该不会答应的。
然而,李治却是很快打断了她的幻想,说道:“兄长我说的是真的,父皇答应了要把你嫁给一位监察御史,今年二十七岁,名字叫韩新,只是个考进士上来的小官。”
“……”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