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江叹了一口气道,“正是担心如此,既然这样,那我就先回去了。”
“诶,好,好。”
梁家院子里,大郎二郎已经搬着粮食放在了库房里。
叶氏一脸愁容,大郎已经将雪灾的可能性告诉了叶氏和二郎,“这要真是雪灾……”
梁大江正好听到叶氏这声哀叹,走过去拍了拍叶氏的双肩,“芸娘不用担心,我已经跟村长传过消息了,想必过一会儿大家就都知道了。
爹、娘那边也不用担心,已经准备妥当了。而且大哥也去村子里说了,应该都会有些准备的。”
村子里知道后一片哗然,有余钱的也马不停蹄的去镇子上买粮食,当然也有一些人家是不信的。
当然这些梁家倒是暂时没来得及去关注。
不过叶氏听到梁大江安慰后才微微放下心来,但还是觉得有些不好的预感。
一家人匆匆忙忙的吃过午饭后,梁大江便带着梁言儿和大郎再次启程去了炊间小馆。
这回叶氏和二郎、三郎也都跟上了,准备趁着今天雪下的小,一起再去置办点年货。
这个点儿小馆内基本上已经没了客人,所以梁大江干脆关上了外面的大门,一行人齐心协力将小馆收拾的干干净净。
然后梁大江几人去清点物资了,其余人则在大堂内闲聊。
“结束了,今年终于可以好好过个好年了。”
“那可不一定,你看这雪下的。”
“哎,造孽啊。”
……
“好了,大家先过来一下。这几个月辛苦大家了,除了工钱外,大家现在可以去一人领取二十斤大米回家。路上注意安全!”
梁大江刚说完底下就一片惊喜声。
“二十斤大米!?”
“这么多!”
当然这也是几个“掌柜”考虑出来的奖金方式,是最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的一个考虑。
包括李铁锤家在内的几人也欢欢喜喜的应了声,这可是三百文呢!而且后天不是还要涨价嘛,那可就更多了。说不定之后想买都买不到了。
主家就是大气!
于是几人欢天喜地的道别后就拿着工钱和大米各自回家准备过年了。
因着消息也已经带到了,所以梁大江三人反倒不慌了。
早上只慌里忙张的买了一些年货。实际上还大大不够哩!
虽然有可能到来的雪灾压在众人心头,但是这好歹是梁家第一个丰收年。
所以梁大江将马车先停在炊间小馆内,就带着一行人又直奔大街而去。
大街上人不多,只有一些行色匆匆的人影朝着陈记粮铺的方向去,估计也是得知要涨价的消息的人家。
还有一些则是和梁家一样想着来买年货的。毕竟是辛苦一年到头,所以即使平常家里日子过的苦点儿,过年时也会想办法置办点儿年货。
但镇子上也还有几人各自挂念着的老友,“爹,要不我们分头行动吧,我想去万善堂看看王大夫。”
叶氏赶紧点点头,“我去看看秀兰,她一个姑娘家,也没个大人照看着,得让她做点安排才是。”
大郎挠了挠头,“那我去看看张屠户吧,也不知道今天他有没有做生意,还能顺便买点肉回家。”
梁大江暗暗的瘪了瘪嘴,着实有些郁闷了一把,是他人缘不好吗?居然在镇子上没有熟识的人,只有几个老顾客,还今天才见过。
不过为着安全考虑,还是两两分工了。
大家先一同将叶氏和三郎送到了绣庄,见到里面只有两三个客人的样子,罗秀兰正在讲解着什么。
于是叶氏决定先在一旁等会儿,免得打搅了人家做生意。
结果罗秀兰眼尖的看到了叶氏,热情地打着招呼,“诶,叶婶子,你怎么来了?快进来,你先坐会儿,我马上就来。”
叶氏本想带着三郎在一旁等候,结果三郎死活不干,“这儿都是女儿家,我才不呆!元宝哥哥说,我们应该和男孩子玩儿!”
梁大江哭笑不得的拍了拍三郎的小脑瓜子,“你才几岁就懂啦?我看你这小机灵鬼,就是知道跟着哥哥姐姐到处玩。”
梁言儿忍俊不禁,最后还是带上了三郎,正好叶氏可以和她的小姐妹再说说体己话。
“娘,那我们一会儿忙完就来接你,然后再一起去买点年货!”
“好!”
梁言儿牵着三郎的小手,一行人朝着万善堂走去。
没想到这个时日,万善堂居然还这么多人,仔细一打听,原来都是一些风寒。
梁言儿凝眉,温度也是个大问题。
见王大夫正在忙,所以只好匆匆忙忙打了声招呼讲了讲对于雪灾的猜测,最后再送上一份年礼后,一行人又去了张屠户摆摊的地方。
不过倒是在意料之中的扑了个空。
于是梁大江直接返回炊间小馆驾了马车去找叶氏去买年货。
绣庄内,叶氏正依依不舍的和罗秀兰道着别。
说来也是缘分,这两人不知为何,竟然有一份惺惺相惜的意味,即使并没有经常见面,心里也常常会挂念着。
买年货自然是不单单自家要备着的东西,还得准备许多年礼,以及过年的时候还有上门拜访的小孩子的红包和吃食啥的。
梁言儿还拉着叶氏去了上次买木簪子的地方。那根木簪子,叶氏才戴过两次,就给小心翼翼的收起来了。
死活不戴,怎么夸也不戴。
所以今天一定要给娘亲多买两支,这样以后就不会舍不得了,还要选一支喜庆一点儿的。
“几位客官,这边这些都是新上的银簪。”小厮在一旁做着引导。
梁大江手疾眼快的拿起一支朱红色的银簪子,插在了叶氏的头顶,显得叶氏更是人比花娇。
小厮赶紧献上最新鲜的马屁,“这位客官眼光真好,瞧瞧,多适合您夫人。”
梁大江哈哈一笑,大手一挥就给包了起来,“芸娘,咱再选对镯子给娘亲如何?你看着对怎么样?”
丈夫有这个心意,叶氏自然是开心的很,她喜滋滋的取出来一看,不仅符合自家娘亲的年龄,还做的精致的紧。
还给梁言儿也买了一个银镯子,一行人才出了首饰铺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