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古来圣贤皆寂寞(1 / 1)

足足策马飞奔了一个时辰,两个人才来到太白山脚下。

苏辙望了一眼,山很高,他把水和点心都背在了自己身上,好让哥哥轻松上阵。

苏轼也不客气,叮嘱道:“弟弟,咱们得快一点,否则就要错过最美的景致啦!”

苏辙不慌不忙道:“我倒是没事,只要你别半路上走不动道。”

苏轼信心满满:“这凤翔府的每一处景致我都去过,就是这太白山,我也来了好几次。你只管跟在我后边便是!”

可是看日出的决定太仓促,时间太赶,快到山顶时,苏轼就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但他是骄傲的,不肯在弟弟面前服输,咬牙坚持着。

不知是不小心,还是脚太累,苏轼竟然摔了个狗吃屎。

苏辙忍俊不禁。

苏轼埋怨:“要不是为你带你来看日出,我能摔倒么?你还笑话我!”

“是是是!都是我的错行了罢!”

这一次,苏辙没有反驳,而是把水和点心递给哥哥,自己则蹲下身:“快上来,我背你!”

苏轼吃惊:“这······这怎么行?”

“怎么不行?你要是再罗里吧嗦,我们就真的是白跑一趟啦!”

在弟弟的劝说下,苏轼歉疚地爬上了弟弟的背。

小时候那个小小的男娃如今已经长大,长得比他这个哥哥还高还壮。

趴在弟弟的背上,苏轼感到无比的安心。

太白山上,留下了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

“子由,你身上的伤怎么来的?”

苏轼实在不明白弟弟做人谨慎,待人谦逊,根本不会得罪人,怎么会伤得那么重?

苏辙扯了个谎:“之前永安王叛乱,有叛军闯进了南园。”

苏轼的歉疚油然而生:“子由,家里都靠你照顾,我这个哥哥真没用!”

苏辙道:“老哥,我们都是苏家的子孙,保护苏家不是我们的责任么?你在凤翔为百姓做事,不也是光耀苏家门楣吗?”

苏轼把脸埋在苏辙的脖颈间:“明明我是哥哥,但却是你一直照顾我。”

“我愿意保护哥哥。”苏辙感慨,“这大概就是我的宿命罢!”

从遥远的21世纪来到北宋的宿命。

最初苏辙还会反抗,现在不是认命,而是发自内心的愿意。

“老哥,你瞧!日出!”

苏辙忽然惊喜喊道。

只见大大的红日从山的那一头露出了小半张脸,原本漆黑的夜晚,瞬间笼罩在朝霞中。

无数的光线透过树枝,刺破黑暗。

苏轼抬头望了望山顶,从弟弟背上下来:“可惜我们只是在半山腰,不能看见山顶的云山雾绕。”

苏辙淡然:“老哥,最重要的不是我们好好在一起么?”

苏轼释然地笑了:“没错,只要和子由弟在一起,处处都是最美的风景!”

坐在草坪里,兄弟俩第一次一起欣赏日出。

等到太阳完全跳出山头,照亮大地的时候,苏轼已经靠在弟弟的肩头睡着了。

繁忙大半个月的苏轼又半夜出门,他实在是太累太累。

苏辙没有吵醒哥哥,任由哥哥安睡。

另一边的苏府。

任妈妈一大早就起床煮好了早饭,可是久久都没等到两个哥儿起床。

起初他们只是想兄弟俩久未见面,昨晚一定说了很多话,所以晚起。

直到临近午时,王弗察觉不对劲,沈括进屋去瞧,哪里有半个人影?八壹中文網

这下子可急坏了任妈妈和王弗。

还是沈括淡定,劝慰道:“任妈妈,你们莫急。他俩准是背着咱们,偷偷出去吃喝玩乐了!”

任妈妈道:“两位哥儿要出去总是知会咱们一声,怎会不声不响就不见了?会不会是歹人把他们抓走了?”

韩世英笑道:“妈妈,高大哥武功高强,有什么歹人能无声无息带走两位哥哥?这却是说笑了!”

高达开口道:“你们都别急。昨夜我听见响动,亲眼看见两位主君一同骑马出去了。”

王弗吃惊:“高义士,你说子瞻和子由是半夜出的门?”

韩世英揣测道:“是不是押送木材之事太过紧急,所以两位哥哥半夜前去?”

王弗喃喃道:“那倒是有可能的。”

沈括道:“要我说,咱们都不用担心。该吃吃该喝喝,到了时辰,他们就回来了!”

这人就是不经念叨,这不,众人正说着呢,兄弟俩就从外边走了进来。

任妈妈急忙问道:“我的小祖宗,你们半夜去哪儿了?”

苏轼笑道:“妈妈莫担心,我和子由弟是去太白山看了日出。”

任妈妈责怪:“你们就是要去也该告诉我们一声,害得大家都着急。”

苏轼道:“我们这不是怕搅扰了大家的清梦吗?请妈妈恕罪!”

王弗道:“行了行了,回来就好,大家快入座吃午饭罢!”

在凤翔府盘桓了几天,苏辙便要踏入一个新的征程。

一无所知的苏轼依依不舍把弟弟送出了城,还约定好待他任职期满,在京师重聚。

同哥哥告了别,走到离凤翔二十里的岔路口,胡缨拱手道:“诸位兄弟,保重!”

京师不能全是女人,沈括来了,苏辙只好让胡缨回去。

苏辙拱手道:“胡大哥,家眷们和蜀商会就拜托你了!”

胡缨应承道:“三郎放心,京师一切有我!我会和大家一起静候你们的佳音,等待你们的归期!”

苍茫的古道上,一行人在岔路口分手。

苏辙带着公孙鸿四人踏上了北上契丹的艰难路程。

有些事明知很难,但总要有人去做。

有时候做一个英雄比做一个普通人更难。

普通人至少可以守在妻儿身边,但英雄注定孤独。

******

凤翔府北上不远就是契丹的地界。

此行,苏辙并不急着赶路,而是走得慢慢吞吞,沿途考察农事、商业和百姓的生活等。

进入契丹地界又走了三日。

天降黑,一行五人在一家乡间小店宿歇。

吃过晚饭,五人就聚集在了苏辙的房间里。

沈括在桌上摆开了一幅地图。

这幅地图是他结合穿越前的地理知识和现下的辽国疆域所绘制。

沈括道:“明日我们就将进入契丹的都城上京。所以今夜,受三郎之托,我来和大家再沟通一下我们的具体计划。”

众人都是一副认真的表情。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红楼贾瑞,逆袭从羞辱凤辣子开始 那些年我在大赵当二皇帝的日子 姐夫,造反需谨慎啊 亮剑晋西北,我有战争系统 兴明:我竟然穿越到了明朝 血色民国,血不冷 我在南宋当大将 硬核接盘唐末 凰吟天下:王爷不好当 都市:全能加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