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结拜兄弟(1 / 1)

高达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但并没有跟进去,而是守在大门外。

苏辙踱步进屋,正屋里一个老者身着朴素,桌上摆着好酒好菜。

老者转过身来,正是包拯。

他看见苏辙立刻露出笑容,苏辙拱手道:“学生参见包大人。”

包拯连忙拉着苏辙入座:“在这里,我不是什么朝廷官员,就是一老叟。苏三郎也不必客气。”

尽管信中包拯已经拆穿了苏辙的身份,但他依旧不露声色:“子由不知包大人请我来所谓何事?”

包拯从袖口中拿出珍藏的信笺。

那是汴京百姓危难之时,高人送来的锦囊妙计。

“这是三郎你的字迹吧?”

苏辙还是不肯认,包拯道:“三郎你可知,官家把今年新科进士的试卷拿到了朝堂之上,紫宸殿内大小官员都看过你们的文章。”

苏辙恍然大悟。

包拯做事谨慎,能在他的开封府衙送信不留痕迹之人,必定是个高手。

因此他才特意安排了高达夜探苏辙功夫。

包拯又道:“三郎不必慌张,既然你不想暴露身份,我自当守口如瓶。”

苏辙也明白过来,包大人为何选在这里相会。

“学生多谢包大人体谅。”

包拯面露笑容:“三郎既已高中,不知可有兴趣来开封府从我的属官做起?”

按照大宋的惯例,新科进士们都要外放从小官做起积累经验,能留在汴京的少之又少。

包拯抛出的橄榄枝不可谓不诱人。

但苏辙志不在官场,科考也只是为了父母家人。

“子由多谢包大人青睐,但父亲年事已高,我只想先孝敬父母。”

当年,包拯也是为了孝敬年迈双亲,甚至连官职都辞去了。

直到父母相继离世,他守孝期满他才又重入仕途。

见苏辙这般淡泊名利,对他更是钦佩:“既如此,我不勉强三郎。我先替汴京百姓敬三郎一杯。”

苏辙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能和包青天把酒言欢,遂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几杯酒下肚,两人畅谈起大宋的得失利弊,越谈就越投机,全然忘记了两人之间差了四十岁。

忽的,包拯抓住苏辙的手,道:“三郎,咱俩倾盖如故,不如就在此结拜为兄弟,如何?”

苏辙一听,醉酒都给吓跑了。

不说两人之间身份悬殊,就说年龄,包拯都能当他爹了,不止,当爷爷都够了。

这当兄弟,他实在是惊惶。

苏辙急忙道:“学生人微言轻,大人是朝中肱股之臣,不敢高攀!”

包拯为人豪爽:“自古少年英豪辈出,能和三郎成为兄弟我心甚慰,身份年龄都是身外之物,只要我们心意契合,有何不可?”

苏辙摇头拒绝:“不可不可!大人您是前辈,晚生怎敢和你称兄道弟?如此一来实在太逾矩。”

“既然你有这样的顾虑。”包拯退了一步,“那就委屈你做我的义子如何?”

给别人当儿子?

他前世今生已经有两个爹了,再来第三个爹就······

还是算了吧!

苏辙苦笑道:“那还是义结金兰吧!”

包拯大喜,拉着苏辙就在院子里对着天上的圆月叩拜。

苏辙无奈,当兄弟总比做义子好,他可叫不出来“爹”。

结拜之后,包拯无比欢喜,一直和苏辙边喝边聊,通宵达旦。

天微亮时,苏辙拱手道:“哥哥,我得回兴国寺去了,否则父亲发现我一夜未归会怪责子由。”

包拯看了看天,道:“不知不觉都到了这个时辰,贤弟,以后记得多来找哥哥喝酒!”

苏辙道:“子由定会常来看望哥哥,就怕哥哥公务繁忙。”

包拯笑道:“我会告诉下边的人,只要你来随时进府,不必通报。”

苏辙再次躬身,告别离开。

门外,高达依旧在守候。

苏辙在他面前停住脚:“高大哥,你的刀法很奇特,什么时候咱俩再切磋切磋,教我两招?”

高达道:“郎君和大人已经结拜为兄弟,贵人叫我大哥,我实在承受不起。”

苏辙道:“我非官场中人,一切都不必拘礼。改日高大哥一定教我几招,小弟告辞!”

直到现在苏辙都觉得跟做梦似的。

他居然和包拯做了异性兄弟!

小时候他看电视剧《包青天》,就觉得包拯厉害,展昭帅气。

最吸引他的还是虎头铡,每次斩杀坏人就让人心头一阵爽。

想着想着,电视剧的主题曲就萦绕在耳边: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

不知不觉,苏辙竟也哼唱了起来。

他赶紧拍了拍自己的脸,好让自己清醒一点。

望着苏辙远去的背影,高达很是感怀。

他在包大人身边多年,深知他为人孤高,轻易瞧不起别人。

如今竟和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称兄道弟,可见苏辙其人,学识和品行非同一般。

******

汴京城内和城外寺庙众多,首屈一指的当属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的牌匾还是先帝亲自书写,来往的都是皇家贵胄,达官贵人。

和香火鼎盛的大相国寺比起来,兴国寺就显得名不见经传。

可是最近兴国寺却兴盛了起来,只因这里边住了苏洵一家。

苏洵以文章在汴京城有才名,汴京的书铺家家都有苏老泉的文章售卖。

如今苏老泉的两个儿子同时中了进士,一时间苏门三杰名动京城。

香客们来兴国寺上香,更多的是瞻仰瞻仰苏门三杰的真容。

多少京城的名门闺秀哀叹苏轼和苏辙已经娶妻,其间,也有人来说和给他俩纳妾,兄弟俩自然统统都给拒绝了。

每日里,苏洵带着两个儿子周旋在各家的宴席之中。

苏辙很是倦怠,可父亲和哥哥却兴致高昂。

他们苏家在京城无权无势,只能依靠这样的方式结识更多的京城名流。

功名和利禄是天下男子趋之若鹜的东西,父亲和哥哥选择了前者,苏辙显然选择了后者。

身为穿越者,苏辙更加明白钱的重要性。

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他有钱,可保家人生活无虞,可让自己有更大的决定权,可救济百姓。

这是祖翁留下的教诲。

他要苏辙达则兼济天下。

这一日,苏洵收到的邀帖十分特殊,只因邀帖的主人是文坛领袖欧阳修。

在邀帖中,欧阳修还特意说明,枢密使韩琦,员外郎梅尧臣等朝廷大员都会列席。

苏洵看了邀帖很是激动,连忙叫来了两个儿子。

“二郎、三郎,这一次醉翁的雅集咱们不可怠慢。去的宾客不仅是朝廷重臣,还是文坛巨擘,是你俩诚心求教的好机会!”

苏轼跃跃欲试:“能和这样的人物交往,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苏辙没有说话,他就是个去打酱油的,顺便看看仁宗朝诸位名臣的风采。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那些年我在大赵当二皇帝的日子 姐夫,造反需谨慎啊 亮剑晋西北,我有战争系统 兴明:我竟然穿越到了明朝 血色民国,血不冷 我在南宋当大将 硬核接盘唐末 凰吟天下:王爷不好当 都市:全能加点系统 斗战神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