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丽士兵们强打精神闯进大元军营的那一刻,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深深地写满了后悔。
大元的士兵们有弓箭地把弓拉满,没有弓箭的就把黑漆漆的枪头对准高丽士兵。
清晨的空气就这样瞬间凝固了。
郑世云倒吸一口凉气,他见大事不妙,悄悄地从后边溜出去,逃得无影无踪了。
这时候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我们愿意投降。”高丽士兵一听有人带头投降,纷纷放下武器,全部投降了。
三宝奴看着眼前的一幕,他难以置信地说:“大将军,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叫敌人全部投降的。”
李玄王也有些不敢相信,他反问道:“他们真的就这样投降了吗?不会有诈吧。”
辛然兴奋地说:“他们武器都交出来了,哪里还会有诈。”
李玄王这才相信了眼前的一幕,他说道:“快,把他们都反绑了,可不要让他们跑了。”
辛然得意道:“我都安排好了,他们嫌我们绑得不结实,还要自己动手绑自己呢。”
李玄王强忍着内心的激动,他心想:我得赶紧叫辛然把这些人送给朱元璋,这些高丽人作战勇敢,有了他们的帮助,朱元璋肯定如虎添翼。
他挥了挥手,把辛然叫过来,说道:“辛然,你赶紧带着神机营的人把他们送到中原去。”
辛然一时没明白李玄王的意思,不解地说:“把他们送到哪里?”
李玄王附在他耳边轻声说:“去江南交给朱元璋。”
辛然这才恍然大悟,他欣喜道:“是,我明白了。”
李玄王心想:今天应该不会再有战事了,我得提前去江南跟朱元璋说一声才行。叫朱元璋提前安排人接应,千万不要闹出误会,两伙人打起来了。
他叫来三宝奴还有潘诚、关铎三人,安排他们说:“今天我要回中原一趟,你们看好大营,我去去就来。”
三人都不知道李玄王有瞬间移动的本领,满脸疑惑地问:“大将军,您怎么突然要回中原了,这一来一回的不得一个多月。我们刚到高丽,突然没有主帅坐镇,这可如何是好?”
辛然抢先说道:“嘿嘿,你们都是新来的,你们还不知道咱们大将军的厉害呢。他能日行千里,一天时间别说是去江南了,就算是波斯,他也能走上几个来回。”
三人只当他是在吹牛,但是也不好直接反驳。三宝奴毕竟务实,他谨慎地说:“那大将军走了之后,如果军中有什么事情发生,该听谁的命令?”
李玄王毫不犹豫地说:“你们听着,只要是我不在的情况下,一切都听三宝奴的。”
三宝奴万万没有想到李玄王竟然会如此器重自己,不免有些受宠若惊。他连忙道:“三宝奴一定竭尽全力,不负厚望。”
李玄王对辛然说道;“时候不早了,我去去就回,你一路上多加小心。”
辛然喊了声“是。”就转身离开了。
李玄王也不废话,一个瞬间移动,人已经没有影子了。三宝奴等人这才相信刚才辛然不是胡吹牛皮,一个个脸上写满了惊讶。
李玄王来到江南,只是他没有朱元璋确切的消息,他一路打听,费了好大的劲,才在应天府城外的一处普通的民房里找到朱元璋,李玄王见朱元璋等人在秘密地商量着什么,不方便打扰,只好悄悄地躲在一旁,听他们讲些什么。
此时的朱元璋高高在上,坐在正中的大椅子上,椅子前边是一张破旧的木桌,上边铺着一张地图。
下边站着的一边是以杨逍为首的明教众人,另一边则是徐达、常遇春等常年跟随他的猛将。
朱元璋指着桌子上的地图,对众人说道:“诸位,我们今天一定要拿下应天府,刘伯温先生曾说过,应天府乃是天子之地,也是我们的龙兴之地,只要我们拿下应天府,便可以在此地建国,以应天府为国都。”
众人一听朱元璋要建国,一个个开始幻想起朱元璋对自己的许诺,个个摩拳擦掌,兴奋不已。
韦一笑脾气最急,他抢先说道:“教主,那我们还等什么,直接冲进去,将他们杀个干净不就行了。”
徐达常遇春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韦一笑向来看不起徐达等人。因为朱元璋的手下现在已经分成了两大集团,一个是以前的明教,再一个就是以徐达为首的‘淮西帮’,他们从一开始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现在也不知道怎么的,一下子得到了近十万兵马,他们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地位已经隐约压过杨逍等人。
韦一笑冷道:“徐将军笑什么,莫非有什么高见?”
徐达等人也是看不惯明教众人的所作所为,他也毫不留情地说:“高见算不上,只是攻打应天府乃是大事,需要大军缜密配合,协同作战才能成功,可不是靠匹夫之勇,就能拿下的。”
韦一笑怒道:“你说谁是匹夫之勇?”
徐达直言不讳道:“说的是谁,谁自然心里清楚。”
朱元璋眼看二人要吵架,他大声喊道:“够了,大战在即,我们可不能自己先乱了阵脚。”
他说的话带着威严,有种叫人不敢反驳的强大气场。徐达韦一笑赶紧闭上嘴,不敢再多说话。
朱元璋冷冷地扫了众人一眼,将目光停在刘伯温的脸上,问道:“伯温兄,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刘伯温略一思索,走上前说道:“主上,要攻打应天府,我们可以用引蛇出洞的办法,我们派大军将敌人引出城外,然后让明教的兄弟们秘密潜入应天府,他们都是武林好汉,个个身手敏捷,叫他们把官府的粮草,还有官府衙门,反正所有能烧的全部烧掉。这样一来,等官兵们回城,也就没有了补给,他们非得去别的城府不可。我们在半路设伏,将他们一网打尽,就地歼灭。”
朱元璋想了想,转头问杨逍:“杨左使,你意下如何?”
杨逍哪里能有什么主意,回道:“一切听教主安排。”
朱元璋正色道:“好,那我们就按照刘伯温的计策,徐达你带人将官兵引出应天府,杨逍你带领明教的弟兄们把应天府给我烧个干净。”
众人纷纷领命下去,屋里只留下朱元璋和刘伯温两个人,李玄王见时机到了,这才闪身出来,他笑着道:“朱教主真是雷霆手段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