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除妖师与魏征告辞,往各地除妖,并不跟随魏征回长安城太平监。他们要除妖建功,太平监里可没有妖除。
别看那些除妖师没能得仙籍,可有人得授神职,这比增寿福荫强。这些神职,并非天上神,而是天下神或人间神。
不是天神,却也是正神,让人羡慕。
人间神是死后成城隍、土地、山神、河神之类的神。
地下神,亦地府任职之神。
那些没有得授神职的,但凡努力除妖,死后到了阎王殿,自有功劳评判。只要功劳足够,他们亦能授神职,成人间神或地下神。
回去路上,听魏征这么一解说,左昊还有那些武将官兵方知其中奥妙。
魏征说了,武将士兵若是杀妖出众、功劳巨大,同样亦有机会。
说是这么说,在左昊看来不过是画个大饼。
就这些武将、士兵,哪有什么机会得大功劳?
就算他们合力杀了妖,死伤无数,杀妖的功劳也是要分到每个人头上。这一分,每个人的功劳便小了。
况且,别以为杀妖立功就能授神职,还需要未做过恶。当然,打仗时只要不是滥杀无辜,都不计恶。
有人问魏征,在祭天祭地过程中,为何知道念那些话。魏征告诉众人,祭天时的一些话,是袁天罡所写,有些需皇上再书写一遍。
到了祭地时,他已是人曹官,整个流程如何,需说什么话,自然而然就出现在脑中。
众人听了,纷纷称奇。
又有人问,这钟声为何响九声,不是八声、七声或十声?
魏征又解释,这九声意为九州。
按说城隍、土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不可能那么快就能到。只因东岳大帝以法力敲响泰山钟,用钟声助城隍、土地赶来。
那些城隍、土地只要在钟响声时往钟声方向赶,自然就能借钟声,快速赶到梁父山。
最后祭地结束城隍、土地返回,东岳大帝也是用钟声将城隍、土地送走,让城隍、土地可以借钟声快速遁回去。
说起来,城隍、土地自古就有,或叫法不同。
隋朝之前,南北朝时,城隍、土地大兴。皆因当时各地割据,南有四朝,北有十六国,妖族趁势而起。
为保百姓免遭妖怪鬼魅祸害,各朝各国兴建城隍庙、土地庙,借城隍、土地之力除妖斩鬼,保百姓平安。
话说当年北周武帝灭佛,智仙隐藏在杨家,预言杨坚日后会做皇帝,重兴佛法。
杨坚见北周宣帝沉湎酒色,又信智仙之言,便生异心,终成大隋开国皇帝。
因自感得佛保佑,对群臣宣称“我兴由佛法”,天下扬佛。
自从,佛法在大隋早期开始兴盛。
隋文帝晚年,公开助佛反儒。昭请隐居僧侣出山,号佛徒“为国行道”,听任百姓出家。使得佛法一家独大,力压道门。
隋炀帝时,更是向天台宗智者大师受戒,成为佛家弟子。
大隋时朝,共修建寺塔五千余所,塑造佛像数万。翻译数万佛经,使佛经流传多于儒经、道经数百十倍。
佛兴道衰,城隍庙、土地庙废弃,妖魔横行。
杨坚听信佛门中人所言,派大军灭妖,令道士协助,若违令者拆道观。
并在各地立平安碑,以国运镇压妖魔鬼怪。
一阳子私下里与左昊笑称,若非杨坚如此作为,哪会只有区区三十七年国运?
如今魏征代君封禅,天下重建城隍、土地,吾道兴矣。
左昊闻言,心里暗暗摇头。此话太早,怕不是佛门知道一家独大难入九州,才让城隍、土地重建,算是个交换。
十年后,便知分晓。
回到长安城,才入太平监,魏征便亲自送来三品太平令牌。并亲自许诺,面圣时请皇上给他封赏。
待魏征去见唐太宗,一阳子又向左昊行谢。
“左昊,此次多得你相助,才让我借了别人的风,拿到仙籍。”
“哦?此话怎讲?”
“这仙籍本来我是无望的,进太平监除妖,不过是想历练突破。修仙不易,仙籍更难。即便是那些大门派,能入仙籍的也不多。此次太平监建立,本是有人暗中推动,借机放几个仙籍给内定之人。”
“你我遇到狈妖、狼妖,若只是杀妖,功劳不算大。可送那些小孩的魂魄入鬼门关,又将他们的骸骨分归原样,这便是一件大功劳。”
“自古有传闻,泰山底下鬼门关,东岳大帝管阴间。此番大功劳,自然能让东岳大帝知晓。”
“有此功劳,比那些个内定拿仙籍之人还高。你说,给了他们仙籍,不给我,可说得过去?”
“那浮尘也是顺带。若只有名门大派的道士得仙籍,面子上不好说。如今散修也有得仙籍,便能堵上天下散修之口。浮尘算运气好,出山时杀了一个妖怪头领,灭了一山妖。散修当中,他功劳最大。”
左昊这才恍然大悟,道一声原来如此。
之前一阳子虽有解释,却言语不详,担心说得太多太明白,上天知道。故,左昊只能猜测。
此时听一阳子说出,便与猜测一样。左昊心道,看来,哪个世界都是如此。
“之前你不敢言明,为何此时你敢说出来?”左昊抬头看了看天。“莫非你不怕……”
一阳子笑道:
“仙籍到手,只需勤苦修炼、奋力杀妖即可。再者说来,封禅大典上天降旨论功行赏时,说你自有机缘,天机不可泄露,我与你说这些,便无需担心上面知晓。”
左昊似有明悟。
东岳大帝没发现系统,否则定会追查到底。东岳大帝没发现系统,便是系统能蒙蔽天机,连东岳大帝也算不出来。
既然他的天机被蒙蔽,一阳子对他说这些,就不用太担心。
“左昊,待你封赏完,我带你回崂山见我祖师爷。之后,我便不与你一道除妖。”
“为何?”
“与你一道,只有你除妖,我连个妖怪都杀不着。”
“我杀妖,你度魂,你我各取所得,岂不美哉?”
“妖我也杀,魂我也度,岂不更美哉?”
左昊无言。
一阳子哈哈大笑。
见程处默走来。
“左宗师,你初到长安城,想必未曾逛过。我带你逛长安城,认识各路英雄好汉,一起吃酒听曲!”
“多谢好意,我要练功。”
程处默“啊”一声。
“这赶路回来,当歇息放松……”
“你可想练成合一境?”
程处默脸上一喜,连连点头。
“想,宗师可否教我?处默必有重谢!”
“你想学?”
“想想想!”
“我每日拔刀万次。你若能像我这般苦练兵器,少则三年,多则十年,必能将兵器练成合一境。”
程处默一脸愕然。
“每日拔刀万次?”
左昊认真地点头。
“每日万次,少一日则不行。一日接一日,不可中断。若有一日不足万次,只能重来。”
程处默苦着脸。
“宗师,你不是诳我吧?”
左昊生气样。
“我堂堂宗师,岂能诳你?”
远处,一内侍宦官匆匆跑来。左右观望看见左昊,过来施礼询问:
“可是左昊宗师?”
十三岁宗师,腰佩柴刀,应该不会错。
“正是。”
“皇上召见,请宗师随我进宫面圣。”
一阳子在旁听见,心中一动。
“是何事?”
这位宦官本不想说,见一阳子一身道袍,又与左昊走得近,猜测他是一阳子。刚才听闻一阳子得了仙籍的,他不敢得罪一阳子。
是否是一阳子,他又不敢确定,只得说道:
“是喜事。”
赶紧对左昊说道:
“请宗师随我来。”
左昊向一阳子、程处默告辞,跟着宦官离开。
程处默看向一阳子,向一阳子行礼。
“道长,左宗师所说每日拔刀万次,可真?”
一阳子哪里知道左昊所说是真是假?只知道左昊常说拔刀十年。他嘿嘿一笑。
“左昊拔刀十年,十年后出山除妖。”
说完,转身离开。
留下程处默瞪大眼睛。
“拔刀十年?每日拔刀万次?这还怎么活?”
这合一境,不练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