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凝后来连说话的机会都没了,就看王仁和白鸽二人你来我往。
只不过,几个回合之后,她就发现不对劲了。
喂喂喂,你们谈的不是嫁不嫁的问题么?这楼是什么时候歪到成亲后谁主外谁主内谁管账谁带娃的?
王紫凝忍无可忍,大喝一声:“白鸽!”
白鸽这才缩回几乎点在王仁额头上的手,讪讪地退回来,声音明显有些底气不足:“县主。”
王紫凝怒其不争:“你这是决定嫁了?”
白鸽搓着手答道:“县主,我觉得王仁说的也不无道理。”
得!连“仁大爷”都不喊了,直接喊“王仁”!
既然人家郎有情妾有意,又把婚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讨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王紫凝也不好枉做恶人。
何况,王仁这样的,就是一颗大白菜,跟啥一起炖,就是啥的味儿。
以前被人处心积虑地教坏、带坏,就坏得流油;后来被她掰过来之后,也能当一个好人。若是有白鸽作为贤内助时时敲打着些,或许还真能有点儿出息。
再说如今这个少了五十斤肥肉的王仁,颜值身材倒是没得说,不算辱没了白鸽。
——啊!
王紫凝突然明白了。
白鸽以前不管说哪家的男孩子,都油盐不进,今儿个怎么转了性?不就是因为如今的王仁长得人模人样,比前面提过的那些人都好看很多么?
这丫头,也是个颜控!
王仁与白鸽的亲事就这样定了下来,王家目前虽是白身,不必像文武百官一样守一年的国孝,但考虑到王仁毕竟是伯爵之后,婚事仍是安排在了年底。
这件事儿却很快在京都传开了,饭馆茶楼、街头巷尾、后院内堂……只要是女人们聚集的地方,就有人议论纷纷。
“你们听说了没?康宁县主竟把自己的贴身丫鬟许给了自家侄子做正妻!”
“不是吧?王家虽没落了,可怎么着也不能娶一个丫鬟吧?”
“嗐!你们知道什么?康宁县主身边的丫鬟,那能是普通丫鬟?整日里跟在县主身边,便是学到县主百分之一的本事,也够平常人用一辈子了!”
“再厉害也是奴籍……”
“什么奴籍?只要议亲,康宁县主就为她们脱籍,还陪送丰厚的嫁妆,便是那些小官儿家的闺女,都比不上她们风光!”
“真的?”有人动了心思:“康宁县主身边,还有几个丫鬟?”
“没了!大丫鬟都许出去了,就连她亲女儿、义女身边的大丫鬟也都被抢完了,你们是别想了!”
“不,没有完。”说话的人突然想到了什么,立马住了嘴:“我家里还有些事儿,先告辞了啊!”
“不是,这人怎么这样,说话说一半……”
“呃……我家里也有些事儿,回聊!”
“……”
心思活泛的人很快就想到了:康宁县主身边的大丫鬟是嫁完了,可还有不少适龄的大小丫鬟,在帮着康宁县主打理生意啊!
尤其是悦己堂……啧啧,要是能娶个悦己堂的丫头当儿媳妇,在家就能享受悦己堂各项服务,妈呀!这相当于办了个悦己堂的终生金卡!
赶紧的,跑快点,万一被人抢了先,自家岂不是要错过几百亿?
王紫凝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县主府突然就变得门庭若市。
且上门的人中,某个职业的人特别常见——媒婆。
“县主娘娘,我是替张家来说亲的,他家老太太看上了您的丫头春香……”
“城西车马行的李家,想求取夏香姑娘……”八壹中文網
“……任家……梅香……”
王紫凝不胜其烦,刚开始还请她们进来说话,后来干脆在二门安排了几个婆子和识字的小厮,把各家的情况、求娶对象都记录下来,再派人一一核实,然后汇总好了,给被求娶的丫鬟们自己看着挑。
只是,几天后,看着那本厚厚的登记册,王紫凝不由有些恍惚。
她这是县主府,不是婚介所,对吧?
媒婆们是无法来烦她了,可还有些人是有特权的。
比如王紫凝的亲姨母,王老奶奶。
“姨母此来,又有什么不决之事?”王紫凝笑道:“这几日府里人太杂,让姨母见笑了。”
王老奶奶却不好意思地笑笑:“这次姨母前来,却是和外面那波人一个心思。”
“哦?姨母也是来说媒的?不知是帮哪家公子说亲,又看上了我的那个丫头?”
王老奶奶见自己“姨母”的面子够大,果然不需要跟那帮媒婆一样在二门排队登记,便喜滋滋地从怀里掏出一个本子。
王紫凝眼睁睁地看着她翻开本子,总觉得无比眼熟。
嘿!
这不就是她让二门那些人做的那种登记册吗?姨母无师自通,且她一人就顶好几个!
“二门那边排队太长,便有人找到了我们那边。紫凝你放心,这些人我都知根知底,无论是人品样貌,还是家世根基,比那些人都强出不少,绝不会坑害了咱家的姑娘!”
王紫凝试探着问:“这些人……多少人?”
王老奶奶如数家珍:“不多,也就十八个。”
十八个?王紫凝嘴角微微抽了一下:“姨母,您的交际圈可真大。”
“哪里哪里。”王老奶奶谦虚了一番,问道:“那我就念念?”
“您念吧。”
人家老太太七十来岁了,还有这么大的工作热情,怎么着也得给个发言的机会啊!
王老奶奶也不客气,真就念了起来。
“前户部侍郎,致仕官员高大人家二房的嫡长子,求娶金念姑小姐。”
一句话,王紫凝便来了劲儿。
二门统计的那些,几乎都是平民和商户。
姨母手里这本,却是高端客户啊!不是她嫌贫爱富、重官轻民,而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若有厉害些的家族护着,女人的日子便能安逸很多。
都是跟了她好几年的女孩儿,她自然希望能为她们寻个更好的归宿!
王老奶奶见王紫凝坐直了身体,声音都带了几分得意:
“理国公柳家庶出三房的嫡次子柳二郎,求娶晴雯姑娘。”
王紫凝:“???”
柳二郎,不是当初跟宝钗说亲没成的柳湘莲吧?这都多少年了,他还耍着光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