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丁一宁起床做好早餐,以为她们还在睡觉,就没叫她们,自己上练功房练功。
等开了门进去才发现两人早就在练功房里了。
“一宁大懒虫,现在才起床,我和黄燕姐早就起来练功了。”
李冰还给丁一宁摆了一个马步冲拳的姿势。
“你们两个都不用睡觉的吗?昨晚我大半夜睡了一觉还隐约听到你们在聊天。”
“好哇!一宁你昨晚是不是偷听我和黄燕姐的聊天了!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谁有这个闲工夫,睡觉它不香吗?早餐做好了,你们下去吃吧。”丁一宁说完就开始热身。
“哼,我们不理他,黄燕姐,你继续教我苗刀一路吧,太帅了!”李冰捡起地上的竹刀拉着黄燕往场地旁边挪了挪,把中央让出来给丁一宁。
“这两人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丁一宁看着两个同样绑着马尾,身穿白色练功服,扎着红腰带的女孩疑惑地想。
热身完,丁一宁开始站混元桩,这段时间他除了练蹲猴桩,也尝试站过三体式和混元桩。
最近他发现站桩时候闭着眼睛和开着眼睛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时间还短,他还没办法具体分清楚二者有什么不同,也找不到人问,只能自己用身心去感悟和对比。
等他感觉差不多,缓缓地收势,睁开眼睛,发现二女正坐在地上看着他。
“你们不练看着我干嘛?”
“一宁你好厉害,这个姿势一动不动40分钟诶!”
“40分钟了?”丁一宁看了看时间,发现还真站了40分钟了,平时睁着眼睛站桩20分钟就感觉身体练得差不多了,现在闭上眼睛练同样的感觉时间过得更快了。
“我先带李冰妹妹下去吃早餐了,等下我们去逛街,你去不去?”黄燕问。
“你们女人逛街,我去凑什么热闹,你们玩开心。”
“那我开车去了哦?”
“本来就是你的车,我今天哪也不去。”
“嗯,那我们先下去了。”
等她们下去之后,丁一宁活动一下手脚,不由得认真分析比较,站桩的开眼和闭眼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他首先从中医角度来回忆一下眼睛的描述。
《黄帝内经》里说,五脏六腑的精气,都向上输注于目而形成为睛,晴的窝穴是眼,骨之精形成为瞳子,筋之精形成为黑睛,血之精形成为眼睛的赤络,气之精形成为白睛,肌肉之精形成为眼胞,包裏收拢筋、骨、血、气的精气而与眼的脉络合并,形成为目系。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说眼睛的表现了身体的各个方面,比如精气,骨,筋,血,气,肌肉等各个方面,看一个人的眼睛就能看出他的状态,身体的精气神。
古文里面,“心”就是“神”,“神”就是“心”,并且内经中曾说过:“目者,心之使也”,“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等经典语句。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心神是可以通过眼睛表现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文学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精神之宅窟,就是因为人们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归心管,所以看一个人的眼睛可以看出神的状态:目光明亮——得神;目光晦滞——少神;目光黯淡——失神;回光返照——假神。
郭德浩说过,武功要练手眼身法步,其中眼法是专门对眼睛的训练。
所以如果是练杀人技,肯定不能闭着眼睛练。
需要在眼睛平视前方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看得越远越好。
所以看那些练武术人的眼睛,会感到他们的眼睛深邃好似能杀人。
就算别人的拳头往眼睛打过来,也不会本能的闭上眼睛。
而《心意拳谱》上对蹲猴桩的眼睛描述是“呆若木鸡”。
就是眼睛虽然是看前方,但是并不是认真的去看前方,而是有一种“淡淡”的看出去的感受,简单来说,就是漠视,无视,视而不见的感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神不外驰”,这也是内家拳的一个特征。
而蹲猴桩不是蹲着一动不动的,身体蹲下来的时候,和展身站起来高度是不一样的。
但是眼睛看着的目标是一样的,毕竟不可能和人打架站起来看别人头,蹲下来看别人胸吧。
所以蹲猴桩下蹲时候眼睛不是平视,而是有点仰视。
就是眼睛是随时随地跟着身体的动作变化而动的练法。
其实很多导引术,那些意念引导动作,配合呼吸吐纳,屈伸俯仰,活动关节,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左往右、由右往左、由前往后,由后往前等各种运气方式的练法。
在这个过程中,眼睛是随着肢体运动而动的,但是自己目光同样不能分神去想外物,这是借助动功动中取静的练法。
而自己之所以闭着眼睛练习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是因为神不外驰。
就是把注意力,自己的心,放在自己身体里面。
可以是丹田,或者一些特定部位,存神其中。
如果想一个比较中庸的做法,各方面都有所兼顾,眼睛垂帘最好。
垂帘即两个眼皮好似窗帘,门帘一样,自然的垂下来,呈现出一种似闭非闭的状态。
但是不能刻意,要自然地,眼睛轻轻地,慢慢地搭下来,快闭死的时候,微微留一线光,这个不易把控,因为这是自然的,毕竟不可以太张开,也不可以完全闭死合拢,在这个基础上,眼观鼻,鼻观心,有一点垂目观鼻的感觉,但是并不是自己用力去看鼻尖,否则眼睛会不自然,容易引起疼痛。
如此随着练功时间的推移,功力的深入,这是因为我们神意内敛,精神高度集中,身体的心、肝、脾、肺、肾五脏之气随之内敛,达到古人所说的“五气归元”的境界,这个时候两眼会自然的闭合向内收,顺其自然即可,正常现象。
也就是垂帘从开始有意为之,到自然而然。
虽说睁眼会被外物所影响,但是闭眼则容易让内心的杂念所影响,会滋生杂念,让自己总想放弃。
所以站桩要符合“心不外用,神不外驰,精神内守为根本”的原则。
想到这里,丁一宁才觉得肚子好饿,便先下楼吃早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