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奉兰云将令,驱赶投降喽啰,前往滑州帅行营处。
此去来回要半月有余。
陈俊成则带中军兵士,和兰云一起返回。
离开永县之时,百姓又夹道相送。
两天时间,兵士秋毫无犯,百姓脸上洋溢起笑容。
兰云脸上一扫多日阴云,更是阳光灿烂,春风得意。
剿灭赵芳已算是次要,重要的是,他终于找到一个能带兵打仗的将军。
两百里路程,一天半时间,就看到归德府黑黝黝城墙。
府衙官员、差役出城相迎,前军、后军兵士夹道欢迎,城中还有百姓,大多是中军家人亲朋,也站在路边,看着他们进城而来。
兰云更是洋洋得意,穿着将军军服,腰间挎着钢刀,骏马之上,威风凛凛。
陈俊成跟在后面,也享受着胜利喜悦。
来到府衙,兰云告知陈俊成,中军兵士威武,要论功行赏,明天要把擢升名单报上来。
陈俊成领命,带着中军兵士回到营房,先行歇息。
刚坐下,张俭前来道贺。
闻听中军出城剿匪,张俭还为陈俊成捏了一把汗。多哈是一员虎将,手下有两千兵,被贼寇杀得丢盔弃甲,只有中军千人,恐不能敌。
他向兰云申请出战,兰云则说,前军备战,等待将令。
为陈俊成担心五天,终于得到捷报,张俭既高兴,又羡慕。
又听说陈俊成率领两百精兵,直捣贼寇老巢,烧死赵芳,张俭又佩服的五体投地。
任他可没这本事。
现在他和陈俊成官阶齐平,都是八品校尉,但经此一战,陈俊成肯定要平步青云,连升三级,远在自己之上了。
张俭半真半假,拱手施礼:“拜见大人!”
看着比自己大十多岁,又曾是自己顶头上司的张俭如此这般,陈俊成恐慌地跳起来:“哥哥,莫开玩笑。”
“哈哈,这不是开玩笑,用不了几天,你保不齐就是正六品校尉了。”张俭哈哈笑着说。
陈俊成哼哼鼻子,说自己没想过,张俭肯定不信,于是笑着摆手说:“张兄,不管什么时候,你都是我兄长。”
“只是虚长几岁而已,但到时必须分清大小王。”张俭开玩笑说。
“哈哈——”陈俊成也爽朗笑了。
两人坐下,张俭悄声说:“俊成,你有本事,这个谁都不会再怀疑,但兰云这人看着心胸辽阔,但也要节制一些。”
“嗯?”陈俊成抬头看着张俭。
“有句话叫功高盖主,你应该明白。”张俭低声说。
陈俊成还有些不懂。
张俭小声解释一遍。
兰云任归德府已经将近五个月,兰云的心思大家都已猜到,就是想成就一番伟业,为自己留给干将能臣美名。
但兰云本领大家也已门清,就连多哈都曾看不上他。
他对自己期许和自己本领远不相符,但此人又过于自负,也就导致他心胸狭隘,当你风头盖过他时,那就要倒霉了。
陈俊成没想到张俭会有如此见地,赶紧拱手施礼:“老哥的话是金句良言,愚弟谢过老哥提醒。”
张俭谦虚地摆手:“我也只是瞎猜的,这回将军大人该想着怎么给你升官喽!”
此时,兰云还真就给行书省、枢密院写奏章,禀报此次剿匪经过。
这两天,他也一直思考着,如何褒奖陈俊成,又如何惩罚多哈。
他还算公道,觉醒做到赏罚分明,把军功全部归于陈俊成。
但他并不是想让陈俊成连升三级,而是奏请枢密院,擢升为武义将军。
从保义校尉到武义将军,也就是从正八品到从五品,中间有从七、正七、从六、正六这四级,也就是连升五级,跨度着实很大。
兰云有自己打算,也自己无奈。
他想扩充自己实力,早前给枢密院奏章时,归德府管辖四个县,四个州,四个州又管着八个县,也就是大小县共十二个。
如此大的地盘,又是战略咽喉所在,希望归德府能有将军节制地方兵马。
他曾把希望寄托在多哈身上,可多哈太不争气。
兰云又不想让枢密院委派。
多哈起初都瞧不上自己,如果真来一个将军,那他这个“伪将军”更抬不起头来。
他要用自己的人,也就是能从容地在归德府实现自己抱负,思来想去,能担此重任的也就是陈俊成。
陈俊成虽然年轻,但能力超常,也对自己忠心,而且很有大局观,垦荒种田这个提议,也无比适合兰云心思,并且让兰云受到察罕帖木儿褒扬。
兰云也有隐隐担心,枢密院那些官老爷们很可能反对擢升陈俊成。
一则他是汉人,二则他年轻资历浅,今年二十岁,从军刚半年。
但为了达到目标,他不得在这次剿匪上下足功夫,用了心思。
在奏章中,他没有用匪来描述赵芳,而是用反贼这个字眼,并以“白莲教”余孽来描述赵芳,为的就是表示此次剿贼不容易。
这也高抬了赵芳,把他列位义军之列。
而且,他还把赵芳逆贼数目写成三千五百余人。
他在写奏章之时,心中又陡然升腾起愧疚。
他最痛恨手下那些官员,总是夸大其词,把芝麻大点的事,非要说成和西瓜一样大。
而如今,他自己又这么做了。
他为了寻找心理安慰,不停地为自己解释着,我绝不是其他庸官,我这么做为的是江山社稷,为的是为朝廷选取人才。
后来,又把自己心中解释,写入奏章之中。
他的解释也有几分道理。
如今国家处于危难之际,应不拘一格选取人才,当初元世祖南下之时,也曾重用汉将军张弘范。
正是这位张弘范,攻下南宋重镇襄阳,逼迫南宋小皇帝跳下崖山,葬身大海。
还有南宋将领刘整,归顺元廷后,组建元军水师。
还有为金国状元,曾任职归德的王鄂,归降后,被元世祖(忽必烈)授翰林学士承旨,参与制定典章制度。
这也与他的思想有关。
饱读诗书后,他愈发觉得天下为一家,各族百姓应平等相处,甚至还认为民为贵,君为轻。
只是他的想法被当成另类,如果不是他有一定本领,还是实干家,早就锒铛入狱了。
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有错,而且他仍然觉得是那些王公大臣们错了。
只是他不敢再提,如果再有如此言论,那恐怕连察罕帖木儿都保不住他。
而且,他也听闻,朝中一些权贵仍对察罕帖木儿不满,说他专权跋扈,行书省明明有万户府,非要设立帅府行营。
而他们并不知晓,万户府那些官油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根本无用!
但为了自己抱负,他还是决定冒险一试,极力推荐陈俊成擢升为将军。
等陈俊成把奖赏名单交上来后,他又斟酌一番,写好奏章,先送帅府,再转交枢密院。
他又给察罕帖木儿写了一封信,信中也详尽说明擢升理由。
奏章和信都写好后,他把陈俊成叫到后堂,将内容悉数告知。
他觉得不管枢密院是否批复,估计陈俊成都会对自己感恩戴德。
果真,陈俊成也表现出了十分意外,万分感激。
这让兰云十分高兴,当即让陈俊成歇息几日。
之所以给陈俊成放假,兰云已听说陈俊成就要和林婉儿拜堂成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