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的母亲通完电话后,盖士强的脸庞已经被泪水划出一道道痕迹。还好自己是在角落里打电话,周围没人能看见自己的模样。
掏出纸巾好好擦拭干净后,盖士强又露出微笑,回到祝子飞的身边。
“电话打完了?好不容易打通一次电话,怎么不和家里多聊会儿?”
“嗯,报个平安就行,也没什么好说的。而且,也不能一直占用班长你的时间嘛。”
“切,多大点时间啊,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干。既然你这边完事儿了,那我们就去租两辆自行车,到处逛逛。”
“是,班长。”
“小盖,在外面就别叫我班长了,直接叫我的名字,或者直接叫哥也行。”
“是,祝……哥?感觉好别扭啊,还是叫班长比较自然。”
“我们这是在外面,不是营区。虽然也不需要刻意隐瞒自己的身份,但随便暴露多少有点影响外出游玩的状态。”
“你太久没接触外面了,给你补充一些外面的常识。首先第一点,不要走齐步。虽然齐步和便步差不多,但是明眼人还是能一眼看出来差距。放松点,自然点走。”
盖士强看了看自己自己的手脚,在营区里,盖士强一直都把齐步贯彻进生活中。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直走齐步的习惯。现在,即使是放松的状态,走出来的也是齐步,放松,对他来说,只有手型会有所松散。
两人边走边说,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家卖自行车的店。
祝子飞和老板一同商量过后,成功租了两辆自行车过来。两人一人骑上一辆,愉快的在城里环绕起来。
“小盖,这里是太白广场,是为了纪念李白而修建的。对了,这里相传可是李白的故居哦。”
“李白的故居?我还是第一次知道,李白的故居在这里。”
“他的故居啊,离这有点远,直线距离有个十多公里,要去看看吗?”
“嗯嗯,要去要去。”
说着,祝子飞就带着盖士强,来到了李白故居,陇西院。
来到陇西院,没有专人,祝子飞就充当起了解说。
“这陇西院北依太华山,东邻天宝山,西接红崖。因李白祖籍陇西而得名。李白五岁时随父李客迁居四川省青莲,陇西院是李白全家迁入蜀地后居住的地方,为诗人李白故宅。”
来到院前,一座放牛郎的石像赫然屹立于此。祝子飞指着这座石像,又开始解说起来。
“这尊牧童骑牛的青石雕像,生动自然,童趣非凡。牛身上刻着那首李白少年时的成名作《咏石牛》:‘此石巍巍活像牛,埋藏是地数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芳草齐眉难入口,牧童扳角不回头。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盖士强凑上前去,仔细观摩,在那牛身上,确实隐隐约约刻着些字。不过,因为常年的风吹雨打,那上面的字迹已然十分模糊,很难辨认写了些啥。
走过石像,来到门前,祝子飞又开始大段大段的语言介绍起来。
“这陇西院飞檐翘角的门楼,棕黄的墙面十分抢眼。门楼下,一对石狮把门,憨态可掬;门楼上,雕花镌书‘陇西院’三字;中门楹联云:‘弟妹墓犹存,莫谓仙人空浪迹;艺文志可考,由来此地是仙居。’左门也有楹联:‘太华直接青莲宅,天宝遥看粉竹楼。’右门是:‘旧是谪仙栖隐处,恍闻昔日读书声。’含蓄而贴切地道出了家乡人民对天才李白的深深敬意和无限的怀念。”
尽管祝子飞看似很了解的样子,但其实是照搬的百科介绍。早在盖士强打电话的时候,他就计划要带盖士强来这里。
祝子飞的记性很好,赶在盖士强的电话打完之前,他就把李白故居的介绍词背了个通透。之后,又特地带盖士强路过太白广场,以此为借口,提到太白故居。
之后,算准盖士强好奇宝宝的性格,假装只是随便提一嘴,引他上钩。
盖士强也不失所望,成功咬勾,祝子飞就顺水推舟。
之后,祝子飞花了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把李白故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部介绍了一遍。等介绍完后,已经中午十二点多了。两人又骑着自行车,回到城区。
“小盖,想吃点啥?”
这久了没在外面吃东西,要吃点啥,这种问题竟然还把盖士强给难住了。
“恩~吃火锅?四川火锅好像很辣啊,我不太能吃辣椒,还是算了。炒菜?在里面本来就是天天吃炒菜,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得吃点新鲜的才行。那吃……”
见盖士强皱着眉头,久久回答不上来,祝子飞便提议道:
“我们去吃沾沾吧,估计你是第一次来四川,带你尝尝四川的特产。”
“沾沾?这是啥?”
“走,到了你就知道了。”
祝子飞带着盖士强七绕八拐的,来到了一条不大的街道。
这条街的两旁,摆着许多摊位,各式各样的,什么都有。祝子飞熟练的走到一家摊位面前坐下,盖士强见状也连忙跟了过来。
这家摊位不大,总共就摆了四张桌子。桌子不高,估计不足一米。每张桌子前都摆了四张小凳子,这凳子就更矮了,还不到盖士强的膝盖。
坐下后,盖士强看着旁边的摊位,这附近的几家都是一个模样。一旁的桌子上,还有几个女生正在吃东西。
吃的东西盖士强虽然见过,但吃法却是第一次见。一个大盘子,里面摆着各种各样的菜,有土豆、藕、莲白、豆皮、豆卷、莴笋、海带、花菜等常见蔬菜,也有鹌鹑蛋,猪皮,香肠,虾饺等荤菜。在那几个女生的面前,还摆着几个小碟子,碟子里面装着不明的蘸料。
祝子飞虽然没有和老板沟通,但老板已经心领神会,端着两大盘菜就走了过来。
“两个人?老样子?”
祝子飞没有说话,仅仅只是眨了眨眼,老板就理解了他的意思。看来,他是这里的常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