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正院的人还以为她是太长时间没进食,突然吃东西不适应。
可等到晚膳的时候,她还是吃点就吐。
这才让人觉得不对劲。
福晋该不会生病了吧。
记得她侍女就要冲出去给她找太医。
还是她的嬷嬷有见识。
仔细算了算三福晋的月事。
福晋这个月好像没来,该不会是怀了吧。
要是以前,她肯定低调的确定,三个月之后才能传扬出来,这样才平安。
可如今福晋都被关禁闭了,原因是什么。
不就是说福晋没子嗣么。
若她真的怀孕了,那可就是三阿哥的嫡子。
福晋如今的困境不马上就会解决。
因此,仔细观察了两天,她这才找了外面看守的人。
外面的人本来不让她出去,但一听福晋可能怀孕了。
这谁还敢耽误啊。
三阿哥和太医一起急匆匆的进了正院。
三阿哥也没想到,三福晋会瘦成那样,陡然一看,他吓了一跳。
随即就是心虚和担忧。
毕竟他和三福晋刚成婚的时候,也是有过甜蜜的时光。
他只是生气,没想让三福晋变成这样的。
看到三阿哥过来,三福晋还是很生气,低头不看她。
只是静静地等着太医诊脉。
她知道,自己就算是没有怀孕,肯定也是生病了。
太医静静的诊脉之后,这才笑着恭喜两人。
“三福晋确实是怀孕了,如今刚一个月。”
“这是这几日三福晋肯定是没有好好用膳,身子骨太虚弱,要好好补补,不然对孩子不好。”
一听太医的话,三阿哥赶紧吩咐人去准备膳食。
可不能饿着她啊。
前几日,两人还是生气的状态。
三福晋更是连出去都不行。
如今太医诊脉结果一出,她这正院当即就恢复了人声鼎沸。
虽然面上三福晋好像不计较。
但这完全是被嬷嬷劝的暂时忍让罢了。
等她肚子里的孩子出生,若是个阿哥,看她怎么作的。
三福晋这一怀孕,流言算是不攻自破。
即将有孙子了,荣妃也算是反应过来了。
她差点就着了背后那人的道。
若不是三福晋发现得早。
说不得再这么苛待几天,她千盼万盼的小孙子就要被折腾没了。
这下她也是生气万分。
惠妃虽然做的很隐秘,但她和惠妃也算是老对手老搭档了。
怎么可能查不出来是惠妃做的。
她是前段时间先算计了惠妃一下。
但那又如何,后宫里从来没有永远的盟友。
这下子,她也顾不得嫉妒敏贵妃了。
她必须要和惠妃辩个清楚。
宛然都做好了被后宫的人针对的准备了。
不管她曾经给众人留下多不好相处的印象。
如今她成了后宫位份最高的人。
她们不可能没有一点表示。
但她等啊等。
等到三阿哥后院起火。
三福晋被爆怀孕,荣妃和惠妃都要打起来了。
她这承乾宫还是风平浪静。
这和她想的完全不一样。
宛然都有点不适应了。
“这两人怎么会争斗起来,她们不是一向关系好么,如今这样,会不会是故意的。”
惠妃和荣妃突然闹掰,这确实是宛然一时没有想明白的。
虽然如今两人关系不是很亲近了。
但不管是宛然掌握的消息,还是这两人过往的行事作风。
两人都不像是会突然争吵起来的样子。
宛然就怕这是她们两个商量好的。
其实背地里是准备对自己动手,如今这都是在迷惑自己呢。
“这老奴也不清楚,但三福晋那事可不像是假的。”
胡嬷嬷也很谨慎。
这两位都是宫里最早的妃嫔。
手里有多少手段谁也不知道。
“宫务可都交接过来了。”
青萼在一旁点点头。
“都已经交过来了,只是几个娘娘那里,交的也不是很情愿。”
这都是正常的。
宛然成了贵妃,自然要总管后宫事宜。
就和当初的温僖贵妃一样。
但宛然心知。
皇贵妃和贵妃,之所以英年早逝,和宫务繁忙,或多或少都是有点关系的。
她重生一次不容易,可不想自己大好的日子没享受多少,就早早没了。
“把宫务拿来我看看,她们看来是这段时日太闲了,正好也给本宫分担一下。”
宛然不怕她们手里有权力。
正是有权力,才能让她们惦记,有了惦记,做事才能顾忌。
不过,虽然她已经决定要将宫务分担出去。
但也不能让她们太轻松。
相互制约才是长久之道。
宛然精心的研究了两天。
在初一她们来请安的时候。
这才将自己的决定说了出来。
并且当场就将宫务分发了。
除了惠荣二人,包括和她不对付的宜妃和不怎么来往的佟妃。
每个人都有份。
可以说是让她们四个都惊喜交加。
还以为敏贵妃上位之后,这宫务她们是沾不上了呢。
虽然看了眼分到手的事情,既然面色都微微的有点不好。
这分配的都是一些吃力不讨好还琐事极多的事务。
可这也是在宫里的说话权。
谁也不想往外推。
只能起身谢恩。
有了宫务的牵扯,惠妃和荣妃闹腾不休的局面也暂时缓解。
她们也要赶紧将分到手的宫务接过来。
当然她们只是休战而已。
等她们将事情理顺,还是不会让对方好过的。
宜妃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宫务了。
哪怕她不喜欢宛然,甚至是很讨厌。
但如今就为了手里的宫务,她倒是觉得她可以过段日子在讨厌她。
而也就是因为宛然大方的将宫务分了出去。
外面盯着宫里看的朝臣和众多宗室,对宛然还算是满意。
还行,不是个捞权的。
至少她上位,别的宫妃也能有点汤喝。
这要是升为贵妃的是惠妃。
那如今恐怕宫务都会被她抓在手里。
那才是只手遮天。
这么一想。
还是索额图大人有眼光。
早早就看准了这宫里谁合适。
宛然是几天之后从家里的来信中知道外面人对她的看法的。
这倒是让她有点好笑。
她如果说一开始只是为了偷懒,外加给几个妃子找事分担注意力,会有人相信么。
不过他们信不信并不重要。
总归这种方向对她有好处。
她何必要阻拦。
甚至还要让人看着。
若是言论有偏差了,那就引导一下。
不要太高调,但也要一直存在。
润物细无声,她觉得非常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