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师兄。"王耀又拿出了几张草稿纸,递给于可远,"这是我在山东的时候,画的一些简单的草图,还有几本书,你拿回去之后,也可以画一些简易的画作。这些东西,你拿回去,交给你舅父。""师兄,你的手艺真好,我都没有看出来,你竟然还能画画?"于可远感叹道。"你这话说的,我这不是跟你学的吗。"王耀道。
说完,王耀又问道:"你们俞家在南方也有产业,可曾打探出来,这次的府考,是何地方举行?""应该在南方的杭州。"于可远道,"我舅父已经打听过了,应该是在南方的杭州府。""你舅父在杭州府的产业,大约有多少产业?"王耀继续问。于可远回忆了一下,"有一家绸缎庄、一家酒楼,以及几处房屋,大概价值五六百两银子左右。"
"这个价钱,也太低了。"王耀皱眉,道:"不如我们换个地方。""师兄有什么主意?""你们俞家,是不是有一位叫杨文华的商户,名气很大。""杨文华?"于可远想了想,摇摇头,"我没听说过。""没听说过?"王耀疑惑道,"不对啊,我在南京见过他,我还跟他合过影呢。""合影?"于可远愣了一下,旋即恍然大悟。
"你见过我表舅父的画像?"于可远吃惊的问道。王耀点了点头。于可远一脸的震惊。王耀是个画画的,他是知道的,可是,这个年纪轻轻的画家,竟然见过杨文华的画像?这实在是太令人匪夷所思了。杨文华,这可是一个传奇人物。据说,他曾经写下过无数脍炙人口的诗句,更曾经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绘画经验和丰富的阅历,在一年之内画出了二百四十八幅作品。这些作品,全部都被列入到《春秋》的范畴之内。
"师兄,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王耀想了想,道:"咱们就在杭州府,好好的玩一玩。"
"杭州?!"于可远闻言,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他的家乡在北方,杭州距离他家乡,至少有一百多公里,这么长的路程,就算是骑快马,都要一整天。而且,这一整天还要吃喝拉撒睡,实在是非常的辛苦。不过,看到王耀坚决的表情,于可远最终还是选择答应了下来。"那好吧。"于可远道。王耀见状,笑着拍了拍于可远的肩膀,"这才乖嘛。对了,你的画,还需要一些时日,我会派人过来帮你画,你不用担心,安心等着就好。"于可远点了点头。
随后,王耀又和于可远聊了几句之后,就让船长返航了。于可远坐在船舱中,将王耀留下的纸张,仔仔细细地收藏起来,然后拿出笔墨纸砚,开始画画。杭州城。王耀的身份,很快被人知晓。他的事迹,在杭州城内,也早已经流传开来,尤其是当他和杭州府尹梁永仁见过面之后,梁永仁对他更是敬佩有加,对他的事迹,简直赞不绝口,称赞不已。在这些赞美声之中,王耀的名字,也随之响彻杭州城。
杭州知府的府邸里,梁永仁正在招待着王耀,两个人谈笑风生,谈论的内容,都是王耀的事情,让梁永仁很是高兴。"我听说,今日府试,王郎中也在杭州府?"梁永仁问王耀。"是啊,我也是刚到,今日刚好来杭州府办点事情。"王耀谦虚地笑着道。"王郎中,今年府试,您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到时候肯定能中进士。"梁永仁道。他也听说,今日府试的评委,是一位画圣李东阳。虽然他并没有去过江浙,不过,这个名号,他却是听说过的。"谢过梁大人夸奖了。"王耀道。
"不管如何,王郎中,这一次,我可就靠你了。我这边还有几件事情要忙,就不陪王郎中你聊天了。"梁永仁道。"好,那我就不多打扰了,梁大人忙你的吧,我就在隔壁的房间,若是有事情,可以直接叫我。"王耀拱拱手,告辞离去。他的这个房间,位置偏僻,也不在衙门的后院,因此,他也不怕有人会发现。王耀刚走出衙门不远,便遇到了前来拜访的杨文华。"王郎中,您来杭州做什么?"杨文华问道。
"我来杭州办点事情。""是来参加杭州府府试的吧?"杨文华问道。"没错。"王耀点了点头,"杨老板,我听闻你是杭州画坛的大师,今天在杭州,是否能够碰到你呢?""哈哈,我也正要去参加府试。"杨文华笑着道,"不瞒王郎中,我这一次过来,主要就是来参加府试的,我听说。府试第三场的题目是画梅花,我这个人比较喜欢梅花。所以,就过来凑凑热闹。""原来如此。"王耀笑着点了点头,他对这位画坛大家。还是颇为欣赏的。这位杨文华。年仅三旬,便已经是画坛的泰斗级人物。他的画作,更是被誉为画坛第一,无人可以超越。而且,他还是杭州府知府,官职很高,乃是杭州知府,杭州府的实际掌控者。
"不过,今日杭州府的画坛大师们,都去参加杭州府府试了,恐怕要白跑一趟。"王耀闻言,微微皱了皱眉头。杭州知府杨文华,在杭州府内的威望极高,在杭州城内也有很深的人脉关系,可谓是权势熏天。如果他参加府试,杭州府府尹必然会重视。杭州府府试,不仅关乎着一个人的未来前途,同样,也关乎着杭州城的命运。若是杭州府府试能够夺魁,杭州城必然会受益良多,甚至有可能,因为他的一己私利,导致杭州城的仕途更近一步。这个道理,王耀当然明白。他在心中暗暗思考,该如何劝服杨文华。他和杨文华,也只是初识,还不熟悉。但是,他觉得,自己和杨文华的观念,应该差不了多少,或许,他还要更强势一些,才行。毕竟,这种大画坛巨擘,不会轻易向任何人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