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枭相 > 第41章 何时出发

第41章 何时出发(1 / 1)

李孝先、王安二人脸色阴郁地坐在静室里,等待着余志皋读着书信。

俞白则是立在一边。

因为外面没有风,大家都在静静地呆着,所以静室中的蝉叫声很大,很吵。

“东阿县令谭云贺要对海贼进行审判,不知诸位何时出发?”俞咨皋将手中的书信放在了桌上。

王安望着李孝先,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李孝先依旧盘膝而坐,双目紧闭。

王安无奈,只得回答:“李先生与本官商量过,这次剿匪乃是大事,县令要公开审判,乃是为民为官,为国为民,为国为民,为国为民,我们自然要全力协助。所以,属下觉得,我们应该派人去县衙,让他们去做见证者,明天早上就动身,三天之内,就能到县衙。俞先生怎么看?”

俞咨皋道:“如果在护卫的时候,出了什么事呢?”

王安道:“这也是我们来找您的原因,还望您能不能派出一批护卫?”

俞咨皋眼睛微微一缩,认真地看了二人一眼,微笑道:“派遣几名亲卫,这倒也不是什么难事。第一,一切都是俞白在我的营房里处理。第二,不能给县令,也不能给都统领。"

王安看着李孝先,没有说话。

李孝先这才睁开了双眼,道:“可以。”

而不是去县衙,而是去了都统领,可见俞咨皋并不完全相信谭云鹤。如果他答应了,那么,他就等于和左宝才的关系彻底决裂,彻底的背叛了他,也代表着他的态度。

俞咨皋当然知道这一点。

“李先生,你来这里,可不仅仅是为了护送衙役来的。”

李孝先张目说道:“文山公有一首词,言明吾志意:夜深春宅,今日卧兔子。世间的寂静,永远都是永恒的。”

这首诗是《入狱第一百》,出自文天祥。

他念着这句话,明显是在想象着自己被关进监狱之后的下场。

这是一句很少有人知道的诗句,俞咨皋又不爱看,所以从来没有看。他看了俞白一眼,俞白明白了他的意思,凑到他的耳边,将这句话详细说了一遍。

俞咨皋心中一动,小心翼翼地说道:“李先生说三天之内便会抵达县衙,你打算怎么做?”

李孝先眼睛一亮,向俞咨皋看了一眼:“我是谭先生的部下,这一次来,一定要见一见谭先生,谭先生会处理接下来的事情,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就留在县令那里吧。"

言下之意,李孝先是不会来找季黎和左宝才的。

静室再次安静了下来,外面的蝉叫声再次响起。

俞占鳌推门而入。

三人齐齐看了俞占鳌一眼,只见俞占鳌径自来到俞咨皋身旁,从怀中取出一封红色的请柬,说道:“小人遵照您的吩咐,已经将于可远带到了东阿,前来禀报。”

“于可远如今何处?”俞咨皋凝视着俞占鳌。

俞咨皋将那张红色的请柬往桌上一搁:“他在外面等着。”“叫他来。”八壹中文網

俞占鳌的目光,则落在了李孝先和王安的身上。

“不用了,叫他进去。”

于是,俞占鳌对着俞咨皋磕了一个响头,然后起身离开。于可远灰头土脸地走了出来。

“你的任务完成了吗?”

于可远对着俞咨皋深施一礼,道:“小的给您磕头了,感谢您的护卫。”说完,对着李孝先和王安躬身一礼。

“此处又不是大厅,不用这么客气,请入座。”俞咨皋伸手向右边一把。

李孝先和王安目瞪口呆。

在一县知县和县令面前,赏赐一位普通百姓,不是故意轻视,就是太重视于可远了。

李孝先自然明白,俞咨皋这种级别的人物,没必要搞这种小打小闹,肯定是第二种。

“属下哪里有这个胆子?”

李孝先道:“俞先生叫你入座,你便入座,这是我大明的荣耀。”

于可远这才小心翼翼地在右侧首位坐下。

俞占鳌道:“回各位,于可远已经嫁给了邹平高府的三女儿高鹏元,因为高家没有子嗣,所以在可远十六岁之前,就嫁给了高氏。因为是夫妻,所以于可远已经去了邹平县的府邸。”

王安望了一眼李孝先,道:“东阿现在正是兵荒马乱之地,现在改户口,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李孝先:“凡事都要靠自己,邹平肯定是发现了我们的招募,才会把他们送到这里来,肯定是另有目的。”

俞占鳌又补充了一句:“不错。这门亲事也不是新订的,于高两家十多年来就有了联姻的打算,本来是于可远的哥哥于可敬过世了,但高家人还是想要和他联姻,所以就改名为于可远。”

“好……好……”李孝先一口答应了下来,“好”了一声,“好啊!能有此良机,也是我的一份功德。有了这等隐秘之事,我们东阿自然不会阻拦。王县大人,你到厅中拿出我的红色印章,在上面盖章。”

王安连忙告辞。

王安拿着知县的印章,拿着于可远递过来的迁籍令牌,在上面加盖了印章。

从那时候开始,于可远的户口就从东阿转移到了邹平,所以,他才没有被征召。

于可远上下打量着李孝先,一时半会也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在他看来,这份迁籍书,只怕要费一番口舌,说不定还需要虞志皋的帮助。但俞占鳌只是说出了真相,李孝先却马上盖章,这是不是有些草率了?

又或者,在自己不在的时候,又出现了什么变故?

于可远也不好多问,只好忍着,老老实实地坐下。他觉得俞咨皋叫自己坐下,肯定有什么事要和自己谈,而且还是在李孝先面前。

俞咨皋道:“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情。”

于可远躬身行礼:“还望阁下赐教。”

“这段时间,你应该留在家里服侍母亲,但因为倭寇之事,我不得不让你尽孝。谭云鹤这位新上任的县令,已经在山东召开了一次关于倭寇的审判,与督抚、布政使、监察使、都指挥使、县令、衙门等五个部门组成,预计七天之后,各省都要派出代表出席。因为东阿是事发地点,所以东阿知县、县令、主簿都要去,你是最重要的证人,自然要去。济南与东阿相距甚远,为防耽搁,明日便要动身。你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照顾你的亲人。”俞咨皋道。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筑城 三国处处开外挂 逆写三国 战国大秦商 大明庸医 平安县城之战,我无敌了 绝品特战兵王 盛唐纨绔 吃货唐朝 重生之辰时携手天下锦绣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