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枭相 > 第11章 最后的打击

第11章 最后的打击(1 / 1)

“公子,你要跟我们一起去吗?”林清修问道。

“……”二人顿了顿,大义凛然地说道:“我是靠着官府的银子吃饭的,这种卑鄙的事,还轮得到你们来指手画脚!但有一件事,我从来都不知道!我从来没有和他们有任何的瓜葛!”

这简直就是大罪。他已经下定决心要站出来做证人,所以他必须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于可远心中鄙夷,但他也明白自己的原则,于是躬身行礼:“陛下为民着想,怎么可能和那些卖国贼混在一起?”

林清修等人在旁边冷嘲热讽,不屑之意溢于言表,让于可远连连摇头。

商量了一下,一行人从阴影中走了出去。

他们一出现,就被巡逻的官员和监工看到了。

常育温看了一眼,皱着眉头看着楚良:“你还给马保宁通风报信吗?”

楚良一愣,“你没喊?”

两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惊讶和担心。“让常方、楚彪他们在这里呆着,不要出去!"

那名战士领了命令,立即向里面去了。

“将士,剿灭海盗,所有无关人员,都给我滚开!”

他大叫一声,纵身一跃,朝于可远等人所在的树林冲了过去。

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也冲了上来。

士兵们还在往前冲,在人群中形成了一堵人墙。林清修等人心中一紧,纷纷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中间的巡检身上。

“听到了吗?撤!”常育温一跺脚,看了看站在最前面的马保宁。

马保宁一时语塞。

常育温见着一行人都是书生模样,知道自己是个读书人,也不能强求,只好低声说:“老马,你在官场上混了十多年,难道还不知道这点?他为什么要带着这些人?我们正在开战,你不会不清楚吧?"

“有几个书生在这里丢失了什么,在官府里闹了很久,大先生这次让我去处理这件事情。”马保宁低头,颤抖着说道:“既然是剿灭海盗,那我就先告辞了,告辞了。”

他一边说,一边从一条空隙中钻了进去。

“谁敢!”林清修怒喝一声:“堂主,你可不要忘记我们之前的承诺!”

“你说的是?”常育温气的脸色铁青。

“没事,没事。”马保宁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通倭之人,将食物分到了倭寇手中,我们都看到了。”林清修伸手一点,“就是你与官府之子!”

“哦?”陈常育温淡淡一笑。常育温不为所动,走上前去,居高临下地看着林清修,“谁看见了?”

“双瞳!林清修大喝一声。

“你是不是也瞎了?”常育温走到另外一位天才的身边。

“巡检,何必如此恐吓,大明律例有明文,书生犯法,不得以刑讯逼供。再说了,我们也是光明磊落,无可厚非,你还真想用私刑?”

“难办啊。”常育温道。常育温眼睛一亮,“大家都是读书人,身份尊贵,我自然不能乱来。”

转了一大圈子,又询问了几个人,都说出了通倭一案,就在于可远面前停下,看着他一身普通的衣着,眼中露出一抹凶光:“你也看见了?”

“堂主,你是不是想让我看看?如果你不说清楚,我也无话可说。”

“你倒是会说话。”

常育温没有理会于可远,而是对楚良道:“这些书生说,他们说他们见过倭寇。”

楚良心知肚明,但还是问道:“谁是通倭?”

常育温左右看了看,最后看向一名战士,“看到没?”

这些护卫跟随了他这么多年,很了解他的性格,自然知道他要做什么,伸手一指,“就是他!”

“抓起来!”

数名捕快从军阵中冲了出来,手中握着锁头和尺子。很快,于可远就被五花大绑,五体跪倒在地。

林清修等人原本还能保持冷静,可现在却是惊慌失措。

“你,你在做啥?”林清修刚要上前帮忙,就被一队彪形大汉给拦了下来,于可远一脸懵逼。

“怎么了?这秀士说的好,不是要揭露通倭一案吗?既然找到了倭寇,你还想知道?难道你们和他是一伙的?”

“污蔑,杀人,都是要受到惩罚的!”

他怎么也没有料到,会是这个结果。他非但没有将通倭一案捅出去,反而将于可远牵扯进来,那样的话,他回到家中,还怎么和邓氏交待?

一想起这个,林清修就怒不可遏,“该死的是你!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一定会去县城,不,是去省城!去市局告发!”

“市局?哈哈哈,难道你要去向督军告发我们?”

常育温呵呵一声,看着楚良,忍不住讥讽了一句。

被他这么一说,林清修不禁想起,这位总督可是铁杆的,自己等人齐心协力,怎么可能去告发?

他的脑子里一片混乱。

带着几分歉意,看了于可远一眼,就是一愣。

于可远被锁链捆住,趴在地面上,神态从容,没有半点畏惧之色,嘴角还带着一丝笑意。

现在是关键时刻!你还能这么开心?

于可远被绑在锁链上,拖着他来到了常育温的身旁。常育温笑着问道:“告诉我,你是怎么和倭寇打交道的?你得到了什么肮脏的东西?”

于可远也微笑回答,“我虽然没有接触过倭寇,但常方与楚彪是怎么勾结倭寇的,我还是很清楚的。”

“好吧,等我们进了监狱,你就知道了。”常育温脸色一沉。他看着密密麻麻的军队,朗声道:“山东诸郡,都是日寇,这些叛徒不为国效力也就罢了,居然还勾结了叛徒!现在铁证如山,铁证如山,再无翻案的可能!给我按下去!”

这简直就是找死。

常育温三言两语,那些愤怒的学者顿时鸦雀无声。

此时,他们才真正认识到,官府的阴暗,远远超过了人心的险恶。一个小小的县府都这样了,那还了得?一种强烈的无能为力涌上心头。

正当他们认为,海贼的罪名会莫名其妙地落下帷幕时,于可远终于开口了:

“诸位大人,是不是已经把信送到了各省?”

常育温和楚良听得目瞪口呆。

林清修点了点头,道:“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将所有的消息都告诉所有的考生和举人。”

常育温和楚良面面相觑,面面相觑。

于可远微微一笑,接着问道:“你们几个,是不是也有东流书院的书函?”

又一个书生说:“我有一表弟在东流学院,我把书函寄给了他。”

“那我就安心了,王正宪老师和文成公的儿子都在东流学院,我虽然被关在监狱里,但总有一天会被降罪的,还请清修哥哥照顾我母亲和妹妹。”于可远一脸视死如归的模样。

其实,他一点都不紧张,反而还带着几分玩味。

于可远的阴谋诡计太多,早有预谋,哪怕常育柔楚良再厉害,也不会嫁祸给于可远。

首先,有几个书生可以证明,这是最好的办法。

不过这样也不保险,如果真的被关进去,于可远肯定受不了无尽的刑罚。

因此,正确的办法就是最重要的。刚才可远说的那番话,就是在警告他,让他不要像个懦夫一样,等他翻案的时候,他肯定会被扣上保护的罪名,这是在给自己一个正确的答案。

这似乎是一种抉择,但另外一种,却是一条生路。只要不是笨蛋,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另外,最关键的两件事。一是写信,通知各大势力。

这封书信的内容不算什么,但“去信”这个词,足以让监察官和典吏不会对他怎么样。

第二,犯罪仅限于巡检、典吏及其子孙。这才是重点。

如果将这件事情牵连到县令和县令身上,哪怕东流学院的王正宪出手,也未必能护得住于可远。因为知县、县丞、户部尚书都参与其中,那就是得罪了严党,严嵩他们还不会被吓到,但山东巡抚、布政使署肯定会插手,到时候事情就会变得不可收拾。

而这个“正号”的地位,却是至关重要的。他将代表知县、县丞和书记员,为公道而战,对着巡检和衙役进行最后的打击。

“正”二人沉吟良久,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连忙说:“以臣之见,通倭之案,必有蹊跷。"

“马保宁,这是怎么回事?”楚良脸色一沉。

“我和同学们都看到了,倭寇不是那个土匪,是别人,还有你的孩子。”他用眼睛瞪着地面,不敢直面楚良,一口气说了出来。

“放肆!”楚良一咬牙,一把抓住马保宁的领子,将他拖了出去,眼中满是要杀人的怒火。

“你,你干嘛?你给我松手!”马保宁急的团团转。

“我看是不是该让他死了!”楚良沉声吼道。

“我要去找主人!”马保宁拼命的想要挣脱。

于可远看了马保宁一眼,说道:“东阿县就是这么个地方。”

“你说啥?!”楚良瞪大了眼睛。

于可远也不退让,冷声道:“按照大明律法,虽然是“官役”,但也是平民,连九级都不是。官职就是靠着官府的俸禄,又是秀才,也不知道这位官员是在遵守什么规则?执行的是什么法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筑城 三国处处开外挂 逆写三国 战国大秦商 大明庸医 平安县城之战,我无敌了 绝品特战兵王 盛唐纨绔 吃货唐朝 重生之辰时携手天下锦绣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