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裕听到要改姓的时候,愣住了,他对那阴险的秦父秦母并没有多大的感情。
从小家里有什么吃的都瞒着他,躲着他在晚上偷偷的吃,白天也只喝汤水,一碗里没两粒米,是他偷偷的在山上找吃的才能长这么高。从十几岁他就开始当兵了。也很少回家。
秦裕对秦姓没什么留恋的,只是因为他30几年都是用秦姓所以一开始会有些不习惯。
“好,明天我们就去公安局将名字给改成顾姓。”秦裕,不,现在应该叫做顾裕,答应了下来。
顾卫国和李想大喜。
顾卫国和秦裕碰杯,两人一口闷将杯子里的酒干了。
“过两天咱们全家人一起去老家祭祖将这件事给老祖宗说说。”李想有些激动的直接说出口。
顾卫国喝着酒就哽咽起来,顾不得脸面,在众人面前流泪了。明明是那么硬的汉子,坚强了那么多年,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孩子。
因为着急认祖归宗,所以顾卫国和李想根本等不及过两天,而是想着明天就收拾行李回老家。
这时冷静的杨舒真出来阻止。
“爸妈要不让我妈赶紧带团团和圆圆过来,然后咱们再带他们一起回老家。”
“对,对,要带孙子孙女一起回去。”八壹中文網
这时头脑发热的李想和顾卫国才冷静下来。
“那我先准备吧,等团团和圆圆一过来,咱就立马走。”
杨爸杨妈已经带的团团和圆圆踏上来京的路了。
自己感觉快大半年没有见团团和圆圆了。不知道他俩还能不能记得自己。
杨舒真心里有些感慨,现在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尘埃落定了,自己的空间也交给国家,帮助国家发展其他事业。
他们企业的生意也在背后有人支持的情况下飞速的运作。现在就算是杨舒真和秦裕都撒手了,每年光分红也可以让普通人潇潇洒洒的活上几辈子。
杨舒真和秦裕倒是没有那么着急收拾行李,只是他俩没想到自己只不过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看到李想她婆婆将行李全都收拾好堆在大厅,就等着团团和圆圆过来了。
在焦急的等待中,两天悄然而过,杨舒真和秦裕已经提前得到消息在北京火车站等着杨爸杨妈了。
杨舒真举着牌子站在出站口,这时看着一个个行人从自己的身边走过,她半天也没看到杨爸杨妈抱着团团和圆圆过来,难不成他俩出了什么问题?
杨舒真有些害怕,将自己的担忧告诉秦裕。
秦裕则虚虚护着杨舒真的腰,拍拍她。
“别担心爸妈,可能是因为带着两个小孩还拿了行李,所以会出来的慢些。”
“嗯,希望这样。”
话虽如此,但是杨舒真皱着眉还是担忧。
还好等到最后一批人出站,在最后面看到杨爸杨妈还有抱在怀里好奇张望的团团和圆圆。
“妈——这里。”
杨舒真挥了挥手中的招牌,让他们赶紧过来。
杨舒真等不及了,撂下手中的牌子跑了过去,抱起团团就亲了起来。
秦裕在后面守护着杨舒真,走到的时候也顺便抱起圆圆,亲亲他的小脸蛋。
杨舒真和杨妈走在前面抱着俩娃,秦裕和杨爸,两人在后面拿行李,坐着车到了京城的四合院里。
因为杨爸杨妈是第一次来北京看到北京的四合院,一路上总发出一连串的感慨。这就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呀!这院子真好!
晚上将爸妈安排在一间收拾好的厢房里,也不打算亲自动手炒菜了,而是叫上顾卫国和李想他们一家人去国营饭店吃一顿。
因为第一次见面,杨爸杨妈还特地换了一身衣裳,洗了个澡。
在饭桌上知道他们竟然很快就要回老家,把秦裕的姓给改过来,顺便认祖归宗,对他们这个女婿坎坷的身世尤为心疼,对此也是支持的。
只是有些舍不得团团和圆圆毕竟养了大半年一下子突然分开还是心里蛮难过的。
隔天一大早,李想和顾卫国载着杨舒真,秦裕和两个团子就坐上专车前往老家。
他们的老家是在辽省,村里的老一辈早就收到消息,顾家老大他们丢的孩子已经找到了。
他们那边也早就做好了,准备重新打扫祠堂,将村里年纪最年长的有100多岁的老人都请了过来。
杀猪,吃大锅菜,准备祭祖。
其实秦裕说不激动是假的,毕竟自己从小被秦家人所虐待,以为自己的亲人是故意丢弃自己的。现在看到自己被重视,心里自然涌起无限的感动,明明已经三十几岁的人了,这还是红了眼眶。
扫了墓,拜了祠堂,算是真正的恢复身份了。
秦裕紧紧的抱着杨舒真照头,埋在她颈窝处。
谢谢你一直陪着我。
我以后会一直一直陪你,白头偕老。
风扬起了杨舒真的发丝,模糊住了眼前的视线。
只听见一声。
好。
远处听到有人喊他们夫妻俩“快开始了,过来,快过来。”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