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城的城墙上,不仅西城门上的韩王在关注着王翦等人的动向,南城门上的姜炎也同样紧紧盯着西南方向。
很快,王翦就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
准确无误,直奔赵王的藏身之处而去!
山林里,赵王当然慌得一批。
王翦等人的方向,显而易见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逃之夭夭。
可是一两个人逃跑还好说,几千赵军埋伏在这儿,目标这么大,怎么可能逃得掉?
赵王并不知道王翦是来干什么的,但本能地觉得没啥好事。
——秦赵两国都敌对多少年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能有什么好事吗?
就算他刚刚给秦国提供过一个有用的情报,也绝对不可能改变秦国对他的态度。
就好像今天如果有现成的便宜可以捡,他也不会放过秦军是一样的道理。
只不过现在,别说捡便宜了,他自己都快要性命不保了。
情急之下,赵王只好把赵括推到前面,嘱咐他一定要顶住秦军。
而他自己,则带上了几个侍卫,迅速朝山林深处遁去。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所有行动,都分毫不差地落在了姜炎的千里眼中。
赵王离开不到一分钟,王翦就率兵赶到了。
赵括避无可避,只好带着他的人从山林里面走了出来。
王翦和赵括,自然是相互认识的。
所以一看到赵括,王翦便心中了然了。
赵军,真的埋伏在这里!
情报说的,应该是真的了。
其他五国联军,正在新郑城内埋伏着。
“淦!”王翦发出了一声愤怒的咆哮。
秦王给了他十万精兵捉拿姜炎一人。
现在,不仅连姜炎的影子都没见到,还差点中了六国联军的埋伏。
他怎么可能不生气、不郁闷?
回去之后,还指不定秦王要怎么责罚他呐!
“赵括,纳命来吧!”
说着,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便朝赵括冲上去。
他现在急需一个泄愤的对象,而近在咫尺的赵括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王将军,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们这次前来,是为了见证姜炎之死!”
“姜炎的消息不是我们提供给你们的嘛,所以我们也想过来见证一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哎,你们不能恩将仇报啊……”
赵括一边招架,一边匆忙的解释着。
但可想而知,王翦怎么可能会听?
傻子才会承认自己是来埋伏的呐!
更何况,这赵括的借口还找得这么没诚意,像极了在嘲讽秦军这么容易就上当受骗了。
“闭嘴!”
“今天,我必杀你!”
一向用兵如神的王翦,此刻感觉自己从头到尾都在被人耍得团团转。
愤怒已经有些冲昏了他的头脑,此刻他只想好好发泄一下自己内心的憋屈!
话说回来,其实赵括的个人实力并没有比王翦差多少,更何况王翦只带了一千人过来。
虽然这一千人都是秦军精锐当中的精锐,但赵军可是有近万人!
而且,也同样是精锐。
真打起来,谁胜谁负还真不一定。
但问题是,赵括他一看到王翦,便觉得双腿发虚、未战先怯。
前段时间被白起轻松击败、活捉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这让赵括对秦军本能地感到恐惧。
“跑,赶紧跑!”
赵括说着,也带头向山林深处奔去。
赵军也一哄而散、四散逃窜。
开玩笑,老大都跑了,他们还打个屁啊?
“你跑得掉吗?”
王翦怒火中烧,扬起马鞭奋力追击。
而山林之中的各种喊杀声、惨叫声也终于惊动了新郑城外的秦军。
西城门领头的秦军将领想起王翦临走时留下的命令,当机立断地向留守的军队施令:
“四个城门各留一支小队,其余人跟我一起去支援王将军!”
话音落下,西城门的大军便立刻调转方向,朝着南边的树林奔去。
同时,也有专门的秦兵负责将指令传达到了驻守其他三门的秦军。
“可惜这么混乱……赵王那龟孙子,肯定会趁乱逃走的。”
不知何时,韩王已经出现在了姜炎身后。
两人并排矗立在南城门上,眺望着远处稍显混乱的战斗。
“放心,他跑不了的。”
姜炎微微一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韩王好奇地看着他。
这个姜炎,好像无所不能啊。
这次,他又有什么办法?
此时,前来传令的秦军刚刚抵达南城门。
——其实韩王也是看到西城门的秦军调转方向离开,他才起身赶往南城门与姜炎汇合的。
但他毕竟走的是内圈,所以比传令的秦军更早一些抵达了南城门。
眼看着军令抵达,南城门的秦军也准备调转方向前往山林支援,姜炎突然开口呐喊:
“太好了!赵王逃走了!”
“韩王你看,赵王已经趁乱朝西边逃走了,这样秦军肯定就抓不到他了!”
“他现在已经跑到了比较安全的地方,正躲在一棵树上休息呐!”
“这次六国通力合作,没能把秦军引进埋伏实在是可惜……但没关系,只要赵王能保住性命,我们下次就一定还能东山再起!”
姜炎的声音极大,语气更是充满了兴奋。
南城门外,无数还没走远的秦军全都听得一清二楚,心中更是翻江倒海、无比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