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我知道了,晚上我会早些回来的。”白朗这会儿脑子里正思绪万千,他敷衍了妹妹两句后便挂断了电话。
而那头的白娇娇也感觉到了哥哥的不对劲:“哥哥这是怎么了?”
正当白娇娇暗自疑惑之时,厨房那头传来了白母温柔的呼唤:
“娇娇快过来呀,咱们两个一起做饭让你爸爸和哥哥看一看我们母女俩的真本事。”
“哦,这就来!”说完白娇娇便来不及多想,放下手机匆匆朝着厨房走去。
远在安南县小牛村的李梦可不知道自己身上还有未解的身世之谜。
她这会儿正和自己的母亲李银华一起在卫生间里头把今天刚刚捡来的小白狼用温水给它擦洗干净,顺便换上林华临时做的“狗狗”牌东北小棉袄。
这小棉袄因为是用林梦小时候的小棉袄临时改成的,因此各方面还有一些小缺陷。
红绿相间的东北大花袄只能盖住小狼的躯干,4只袖子却没有做出来,不过这花袄背后的小帽子却保留了下来。
李梦将帽子往下一翻,小白狼只觉得天一下子就黑了,吓得嗷嗷直叫。
“行了,我看这小白也饿了,你去仓库里头把我前段日子买的那一大罐羊奶粉找出来,还有你小时候用过的奶瓶。”
李银华对着闺女儿说道。
“妈,我小时候的奶瓶你都还留着呢?话说回来,那个时候有奶瓶吗?”
李梦好奇地询问道。
“奶瓶这事儿,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呢。
小时候我带你去外省走亲戚,那时候你也才三四岁。
你看到大街上有小娃娃正捧着供销社新卖的奶瓶喝奶,想要的不得了,甚至还直接赖在地上哭了。
我没有别的法子,只能花钱去供销社买一个。”
李银华年纪大了,总喜欢回忆过去的事情。想到过去那些和闺女有关的糗事儿,她忍不住噗嗤一下笑了出来。
“什么?怎么可能!我小时候这么调皮的吗?”
李梦一听母亲说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忍不住羞红了脸,这也太让人难为情了吧!
而且穿着一身大花袄的小白也在旁边起哄,它一边瞅瞅李梦一边又瞅瞅李银华,蹦到这边又蹦到那边,简直是太活泛了。
李梦直接站起来跑到仓库里头将那奶瓶和羊奶粉找出来,随后凭着感觉将奶粉和开水倒进奶瓶里头搅和搅和。
因着室内的温度不高,奶瓶的温度很快就凉了,只变得有一些温。
李梦拿着奶瓶跑到客厅里,那小白狼早就蹲在茶几上饿得嗷嗷直叫。
李梦里面托起小白狼的脑袋,将奶瓶的奶嘴塞进它的小嘴巴里。
小白狼下意识地吮吸,很快就掌握了吸奶的精髓,没一会儿就极其舒适的躺在李梦的手心里,两只前爪紧紧的抱着奶瓶,咕噜咕噜地迅速干饭。
旁边的李银华见这小白狼跟孩子似的护食,露出了姨母般的微笑。
“哦,对了,那物资箱你打开看过没有?”李银华想到上午发下来的物资箱,随意地问了闺女一句。
“还没呢,我那会儿正忙着小白的事情还没来得及打开看。妈,要不你现在就打开瞅瞅,看看里面有什么好东西?”
李梦也差点忘了这个物资箱,这会儿小白狼喝得差不多了,她直接放下小白和奶瓶。
拿起桌子上的美工刀跑到沙发旁边的物资箱旁边并将其打开。
母女二人共同发力,很快便将这箱物资打开,里头的东西也展现在她们二人的面前。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摆放的整整齐齐的面包和方便面,还有一些感冒消炎的药品和一件厚实的绿色军大衣。
“小梦,你想吃方便面不?要不咱中午先把这物资箱里的食物吃了再说?”李银华对着旁边的李梦问道。
李梦刚想要开口,屋子外又传来了敲门的声音。
“咚咚咚,咚咚咚。李女士是吗?我是来装水箱的。”李银华和闺女相视一笑:“上午买的水箱和发电机终于到了。”
店老板带着他的儿子将有一人高的水箱搬到了李家的楼顶,并且将其安装固定住。
随后,他又在李银华及李梦的面前展示了如何操作水箱并且还附赠了一些修理工具。
水箱的事儿完成之后,他们又从车里头搬来了一台小型发电机,并且在李银华的指引下将其搬到了客厅里。
同样的,他们也是在这对母女二人面前操作了一番,还仔细地告诉她们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李银华连连道歉,随后又将一袋子苹果送给店主,表示感谢。
店主接过塑料袋和李银华闲聊了几句以后便吩咐儿子将车里的柴油搬进来。
“那啥这柴油是我从亲戚那儿进的,价格可能要高上一些。”
说着店老板便报出了柴油的价格,李银华一听这价格涨这么高,心里有些退缩,想着就买一点柴油放着备用就好了。
可李梦坚决不同意,这会儿不买什么时候买?等到真的缺了,那时候后悔可就晚了。
在李梦的坚持之下,店老板货车里头的所有柴油通通被她买了下来。
老板带着他的儿子美滋滋地空身回去,银行卡上多了一大笔交易额,脸上的笑容怎么挡也挡不住。
“妈,我先把这些东西都收拾收拾。”说着李梦便将这发电机以及一桶桶柴油搬到自家后院的地窖里头。
李银华虽然心疼女儿花钱还是这么大手大脚的,可同样走上前去帮忙,没一会儿便把客厅收拾得妥妥当当的,一点儿也看不出来这里曾经放过好几十桶柴油。
劳累了一天,母女两个都瘫在客厅的沙发上。
李银华算了算今天买的那些东西,好家伙,都大几万了,这可是要把她给心疼死哟!
不过闺女喜欢,她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宠着呗。
李银华一边想着,一边拿出针线给那小白缝一顶保暖的小帽子,这帽子和那雷锋帽的款型差不多,只是等比例缩小了几倍。
李银华手脚麻利,没一会儿,小巧的帽子便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