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梦可不知道某些人因为自己的无视,心里如何震惊,她只是自顾自地回家看看父母,究其原因是为原主尽孝,或者是为了她一直追求的家的温暖。
……
天变得很快,小半个月过去了,灾荒也已经露出了狰狞的面孔,村里的村民们唉声叹气的,尽管村委会的大院儿仓库里头还有存粮,也不能安慰他们因为日趋恶劣的天气产生的情绪。
村委会的大院儿主屋里,大队长白大山坐在主位上,两边分别坐着村里的几个重要干部。
这是一场事关村民生计的重要会议。
“咳咳,会议开始了,那我就开始说了。最近都好几个月没下雨了,我瞅着这老天爷还没有下雨的意思,我瞅着莫不是有大灾,咱大家伙聚在一块儿商量商量,想出个招儿来。”
白大山伸出手敲了敲桌子,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他的身上。
村会计率先发话了,作为村里的会计,他可太知道目前村子的具体情况了。
和别的村子相比,他们村因为办小食堂的时候制定了严格的配给规定,没有造成浪费和挥霍。
到目前为止,存粮省着一点儿吃还能多坚持几个月呢,这还是真多亏了白大队长的英明领导。
村会计将心中的所思所想通通说了出来,末尾还将白大山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地好好夸赞了一番,其他的几名村干部后来接上,直接将这场会议演变成了一个小型夸夸群。
“咳咳,低调点儿,都是我应该做的。”白大山双手抬起,向下稍稍压了压,嘴角却不由自主地勾起来。
“真是太不好意思了,虽然我知道自己是一个认真负责,为人民着想的好干部,可你们就这么大大咧咧地说出来还真让人感到不好意思呢。”
白大山罕见地扭捏了一下,随即又想到最近的天气,连忙将话题转了回来。
“虽说咱们村还有些存粮,可临近的几个村子因为前些日子的胡吃海喝都快要断炊了。”说完白大山皱了皱眉头,向周边的同事们询问道:
“最近有不少邻近村子的亲戚向你们借粮吧?”
“对对对,不过我们家的粮食不是都上交到小食堂里了吗?一点儿也拿不出来,那些亲戚来借粮,我们也没有粮食往外借啊。”
“我老丈人一家就住隔壁村,前些日子他们村办的小食堂那是轰轰烈烈,整得就跟流水席似的,到现在粮食吃完了,就可怜兮兮地抱着孙子来我家借粮。
瞧着那可怜兮兮的样子,要不是手里头真的没粮食,我还真的想往外头借一点儿,毕竟是亲戚。”一个耙耳朵的村干部满脸忧愁地说道。
听到这些发言,白大山的眉头皱得更深了,现在村子普遍要断粮,就他们红星村、向阳村还有粮食堆着,群狼环伺,这处境可不怎么妙啊。
村会计似乎是看出了白大山的忧虑,连忙缓和一下在场的气氛:
“报纸上不是说xxx地区亩产万斤,母猪养的比大象还要大吗?说不准儿过些日子上头的救济粮就下来了?”
白大山翻了一个白眼,“这哄小孩儿的话你也信?啥亩产万斤,我老白种了一辈子的地,还从来没见过亩产万斤的场面。”
白大山此话一出,瞬间打破众人心中名为“希望”的幻想。
他们随即意识到要是这天儿再不下雨,今年的秋收可就要毁了,秋收一毁,赖以生存的粮食可就没了,灾荒要再现了!
“怎么办呐,大队长,要是真发生灾荒了,周围的村子铁定只盯着咱红星村看,仓库里的粮食还能保得住吗?”一个心急的大队干部面带忧虑地说道。
“嗯。”白大山点了点头,“这是个问题啊。”
“要不咱们村提前把粮食分出去一些?”一个小队长提出了这么个馊主意,这个人是红星村的上门女婿,“娘家”就在离红星村不远的村庄里头,要真发生了大旱,他可不敢保证媳妇儿一家愿意省出口粮来接济自个儿的“娘家”。
倒不如让村子直接出手,在接济其他村子的同时还能保障红星村的安危,这不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儿吗?!
“我放你娘个屁,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着什么坏主意呢。你既然成了红星村的上门女婿就不要有向着外头的想法,要不然你就给我滚回去。”一个脾气暴点儿的本地村干部如是说道。
“行了,别吵了。现在可不是吵架的时候。”白大山双手压了压,示意他们保持冷静,对刚才的话不置可否。
“要不干脆把仓库里的粮食按照人头和公分全都分了吧,这样一来,每家人都有了私粮,想要救济还是别的什么的就由村民自己做主,自然也怨不到咱们的头上来。”村会计这话说得有些道理。
“可要是村民们把家里的所有粮食借出去以后没粮了该咋办?”
那个作为上门女婿的小队长接着问道,他是想把分到的粮食偷偷顺出去,要是没粮食了还可以向村委会要,他们总不能看着自家活活饿死吧?
然而事实就是,精于算计的村会计和直男大队长根本不care。
村会计直接发话:“粮食都送到你手里了,你还要把它借出去这不是主动求死是什么?我们还是不耽误你寻死觅活了。”
小队长:……
几名村干部及小队长又讨论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将粮仓里的粮食分出去,毕竟谁家没个要好的亲戚,若真因为大队不给粮食让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家亲戚饿死,他们是绝对做不到的。
白大山一家也分到了不少粮食,这些粮食都被潘枝花小心翼翼地藏到了后厨的一个大地窖里头,生怕会出现一点儿闪失。
她还挺特地和两个儿子说了,如果他们媳妇儿娘家真到了不借粮就会饿死的地步,他们才能自个儿借一点儿粮食出去,不然,不许外借。
不过,她两个儿媳妇的娘家家境都不错,大儿媳刘翠美的娘家爹跟着白大山的步伐对小食堂进行了食物分配,省下来的粮食虽比不得红星村,却比其他胡吃海喝的村子要好上不老少。
小儿媳的娘家爹妈都是城里的双职工,这年头,最不可能饿死的就是城里人了,顶多营养不良,没多大的事儿,因此潘枝花不怎么担心。
倒是她的娘家弟弟一家不怎么好过,娘家弟弟手脚不勤快,家里家外的活儿都交给家里的女人来干,这自然是赚不了多少粮食。
潘枝花还暗地里想着给自己的娘家弟弟多补贴一点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