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洲。
沈宫。
清晨,秋寒冻骨。
被霜雾笼蕴的重重宫殿,今时尤为忙碌。
数不清的宫仆形色匆匆的穿行于各大殿堂,正在为沈国皇帝出行羡洲做着准备。
他们都知道在沈国的众多节日里,沈天最为看重的,便是缅怀已故皇后的白梅庆会。
故无人胆敢有分毫的怠慢。但凡犯下一丁点的差错被沈天察觉,都会被诛去九族。
乾坤殿中。
沈天坐在金光灿烂的龙椅上,殿侧恭敬立着几位沈天的心腹,而立在殿中间的,是姿态不凡的沈泛舟。
他有着一双寡清的凤眸,五官生得极为隽秀好看,身着的尊贵金袍绣着吞云吐雾的腾龙,一头被玄金玉冠束拢的长发宛若泼墨般在腰间宣泄而下。
“舟儿,明日就是庆会了,你状态如何,可有准备好?”
沈天抬起下颚,稍稍眯着厉眸,俯视着殿下总是一副不惊模样的沈泛舟,声音携着一股令人畏惧的威严。
沈泛舟没有抬起头来,只是拱手作礼道,“父皇不必担心,儿臣状态很好,一切皆已就绪。”
“嗯。”勘觉到几日未见的沈泛舟,身上的修为竟然又精进了不少,沈天不禁称心的笑了起来。
“舟儿,你不愧继承了你母后的优异血统,修道的天赋居然如此的惊人。”
如若沈泛舟不是沈国的太子,一向心狠多疑的沈天,定会觉得他沈泛舟将来会撼动沈国江山,因而将他视作眼中钉。
“时至今日,白梅庆会已举办了三届,除了首届的梅主被那剑宗的百里不辞所夺得以外,舟儿你已经蝉联了两届梅主,不仅壮了我沈国皇氏,还压制了七大宗门的气焰,尤其是这些年来扶摇直上的苍洲剑宗......阿梅她若是泉下有知,定会为你骄傲万分。”
“这是儿臣应做的。”
沈泛舟浅淡回道。
“这一届的白梅庆会,你最大的对手,想必还是那剑宗的赵青禾。不过没有什么好忌惮的,她一个赵国落魄公主,天赋本就不如你。”
沈天自龙座站起身,继续道——
“十几年前,赵国的皇帝赵万仞还未驾崩,他修为高超,又谙熟君王之道。与归墟国相邻的赵国本就贫瘠祸乱,但在赵万仞的治理下,赵国还算得上是国泰民安。
当年你与赵青禾年纪相仿,两国本有联姻的打算,可后来赵万仞却英年早逝。失去赵万仞庇护的赵国顿时饱受邪祟侵扰之苦,一度濒临灭国,而这门亲事也就此作罢。如今看来,是那赵青禾配不上你。”
沈泛舟轻蹙着眉。原来自己与赵青禾还有着这样一段渊源。
沈泛舟对赵青禾的最初印象,是当年她在沈宫之时,总是跟着那个自己憎恨的人,并与之为伍。
“想来,这一届庆会必定还会是我沈氏皇族夺得梅主,哈哈哈!”
沈泛舟抬起脸来,看着负手仰笑的沈天,面色依旧并无起伏。
沈天叮嘱,“舟儿,明日的庆会你要好好努力,可不要让为父失望。”
“是。”
“还有一件事想要告诉你。”
沈天的神色变得阴鸷,喑哑接着道,“这一届的白梅庆会,那个孽畜也会现身。”
沈泛舟凛了凛,他自然清楚沈天口中所指的那个孽畜是谁。
“前些日,有三位高人前来觐见。他们告诉朕,那个孽畜成了剑宗的弟子,这一年来一直藏身在剑宗。”
“朕本将信将疑。剑宗对新弟子的筛选向来严苛,更是有三大宝剑的剑气屏障用于甄别是否是邪祟所化,那妖孽怎可能躲得过。”
“可直到朕看清其中一人的模样,才对他们的话深信不疑。于是,朕选择与他们联手对付那个孽畜。”
沈泛舟是今日才赶回的沈宫,在这之前,他对此事并不知情。前几日,他正在云洲的灵宗修炼灵气。
他早就知道沈轻羽在剑宗,也知道沈天一直在派人在搜寻沈轻羽的下落。
可过了一年,他还是没有将此事告诉沈天。
“这孽畜,可真是让朕找得好辛苦啊。”
“朕已在不羡郡布下了天罗地网。这一次,他插翅难逃。”
沈天咬牙恨恨的道,攥紧的双拳似是含着磅礴的力量,冒出丝丝白气。
“那剑宗当真是越来越有本事了,竟胆敢收留那个孽畜,与朕作对。待到庆会过后,朕定要向那谢承晚问罪不可。”
沈泛舟的眉眼之间,竟有了一缕阴沉之色。
他又想起了叶白梅临死前对自己的叮嘱,“舟儿,他是你的弟弟,才不是什么孽障......你是兄长,你要护着他......”
沈天这时拿起置在金案上的一枚龙凤呈祥的金色玉佩,狞笑着端详。
那是沈国皇子的象征,整个沈国仅有两枚。
“幸好当年将他逐出沈宫之时,朕有先见之明,令人将他的玉佩给收了回来。否则,届时他到了山穷水尽之际,若是拿出此玉佩反咬一口,向世人暴露他皇子的身份,势必会给整个皇族带来奇耻大辱。”
沈泛舟定定的凝视着沈天手里的那块玉佩。
那块玉佩是他的。
当年,那受沈天之命,前去收取沈轻羽玉佩的将领被沈泛舟拦了下来,并收买了他。
为了不让沈天起疑心,沈泛舟便将自己的玉佩给了那位将领,让他回去给沈天交差。
当年沈轻羽年幼弱小,流放到宫外定会活得艰难不易。有了那枚玉佩,若当真到了穷途末路,是可以拿着它行些方便的。
“一个孽畜,怎配拥有我沈氏皇子的象征之物。”
沈天将玉佩紧紧握住,下一刻,玉佩化作无数金屑自他的指缝洒下。
沈泛舟回到寝殿。
他将那装着信笺的匣子取了出来,垂着凤眸,有几分神伤道,“母后,我对他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你若在天有灵,不要再怨我。”
沈泛舟将匣子放入袖中,御剑率先离去了。
而沈天乘着雍容华贵的龙首车辇,拥护在两侧的是他引以为傲的汉林大军。
一行车马一眼望不到尽头,声势浩荡的离开了沈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