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无忌和文本说得有道理。”
李二摆摆手,沉声道。
“贸然出兵,恐中了敌军埋伏。”
“陛下……”
“如今之策,唯有坚守城池,等待我大军驰援。”
李二不让尉迟敬德再说,打断他的话。
尉迟敬德心有不服,但也无可奈何。
“无忌,你派几个身手较好的士兵,天黑后摸出城外,继续向附近唐军报告战况,命他们尽快驰援!”
李二转而瞅着长孙无忌,命令着。
长孙无忌随即应诺。
夜深人静,从东阳城内掠出几名黑衣人,绕开敌营,朝着安市城方向奔去。
他们进入一条长满杂草的山路,奔走了两三里,突然遇见敌军巡逻队。
他们连忙转身,准备选其他路走。
紧跟着,他们脸色大变。
只见周围多了十几个敌军。
他们意识到,行踪已经暴露,他们被包围住了。
“给老子捉活的!”
忽然有人命令道。
“诺!”
其他人应道。
很快,那几名黑衣人死了三个,伤了一个。
受伤的黑衣人被敌人捉走。
这个黑衣人被抓到敌军的军营之中,受不了敌人的大刑,把东阳城内的情况和盘托出。
敌军主将知道东阳城内的情况后,狂妄大笑:
“李二快守不住了,我们要加紧进攻,继续消灭东阳城中唐军有生力量,让李二葬送于此。”
敌军副将若有所思道:“可四面八方唐军正往此地驰援,我们若不能尽快攻下东阳城,我们将会被反包围。”
“我军已在四周布置兵力,阻挡前来驰援的唐军。”敌军主将信心满满道,“平镶方面已派出大军,到时候被反包围的将是更多的唐军。”
“可我们还是要谨慎……”
“不用过于担心,只要我们一鼓作气攻下东阳城,擒获李二,此战我高句国必大获全胜!”
敌军主将打断副将的话。
顿了顿,他昂首挺胸,高声道:
“众将士听令!”
“在!”
所有将领站起来,立正应着。
“命所有将士睡好,明日一早再攻打东阳城!”
“诺!”
“东阳城中守军已不多,明日我们誓要攻破!”
“誓攻破东阳城!”
……
东阳城内。
李二突然召集文臣武将。
“立即冲出东阳城!”
“陛下,东阳城外,有数千敌军围住,此时冲出去,恐怕不妥。”
岑文本连忙进言。
“今夜若不冲出去,明天我们便命丧于此。”
李二瞥了一眼岑文本,淡淡道。
“臣愚钝,望陛下明示。”岑文本小心翼翼道。
“朕之前命人连夜偷出城去,表面上是搬救兵,实际上是麻痹城外的敌军。”李二不紧不慢道。
听到这,岑文本更加疑惑。
在场的大臣中,也有不少人像岑文本一样,感到疑惑。
“城外的敌军已将东阳城围得水泄不通,派出去搬救兵的锐士出去后,肯定会被敌军发现。”
李二看到不少大臣疑惑不解,便解释着。
“城外敌军发现朕派人去搬救兵,必定认为我们的情况很不堪。
敌军的主将自然会准备奋力攻破东阳城。
依朕判断,敌军明日必将大举进攻东阳城,到时,东阳城恐怕难以抵挡得住。
若朕判断不错,城外敌军为了明日攻城,今夜会放松警惕,安心休息,以期明日全力攻城。”
“我们今夜突然杀出去,敌军势必想不到。
我们可以趁机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撤出东阳城,向安市靠拢。”
听了李二的解释,很多大臣明白的点点头。
“听令!事不宜迟,立即杀出东阳城!”
“诺!”
东阳城内的唐军立即召集,很快做好准备。
李二命令尉迟敬德率领五百大唐锐士在前,张士贵率领五百大唐锐士断后。
李二亲自率领剩下的数百大唐锐士紧跟尉迟敬德的队伍后面。
吩咐完毕,李二一声令下,尉迟敬德大喝一声,举起手中钢鞭,率领五百大唐锐士纵马出城。
果不其然!
城外的敌军意料不到城内的唐军会突然杀出来,很多人正在睡梦中,就被杀死。
尉迟敬德年龄虽不年轻,但依然勇猛。
他被困于东阳城,早已憋了一肚子气。
加上他知道,这次征讨辽东,或许是他最后一次出征,定要出尽全力。
大唐锐士看到老将不输他们这些年轻人,个个都受到感染,士气高涨。
趁着敌军来不及列阵,一路杀过去。
杀出一条血路,为身后的李二等人开路。
“杀!”
“杀啊!为陛下,为大唐,杀啊!”
“一鼓作气杀出去!”
“杀……”
……
敌军主营中。
正进入梦乡的敌军主将突然被惊醒。
“报!东阳城的唐军冲杀了出来!”
就在他站起来之时,听到帐外有人禀报。
敌军主将脸色大变,跑出帐外:
“快,传本将命令,立即拦截!”
“诺!”
“记住,一定要不惜代价,绝不能让李二跑了!”
“诺!”
敌军主将转身进入营帐内,披甲执刀。
他心里想不明白,城内的唐军为何会选择此时冲出来。
忽然,他双眼一瞪,恍然大悟。
之前出城搬救兵的那几个黑衣人,一定是李二故意放出来麻痹自己。
怪不得那个被抓住的黑衣人那么容易招供,或许是他故意招供。
念及至此,他立即喊道:
“来人!”
很快有个侍卫急步走进来。
敌军主将下令,要把那个被抓住的黑衣人杀掉!
……
几乎同一时间。
李二在大唐锐士的护送之下,已经跑离东阳城。
正朝着安市城的方向奔去。
跑到离东阳城约莫十里处的山岗之上,李二遇到一支敌军。
这支敌军不少于两千兵马,战斗力不弱。
敌我两军相遇,立即进入白热化。
敌军一心要堵住唐军,试图擒获李二,拼命厮杀。
唐军一心要冲过去,守护李二,不要命的冲杀。
但是,唐军在之前的冲杀过程中,已损失不少兵马,不少将士一路狂奔,已疲劳。
相反的是,这支敌军在此地以逸待劳多时,战力旺盛,很快便将唐军合围。
李二见状,眉头紧锁。
难道我堂堂大唐皇帝、天可汗,将要折戟于此?
八壹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