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面向敌其实就是定向雷,为了防止士兵们放反了,特意叫这个名字,意思就是写字的这一面,对着敌人,
田文富稍微解释了一下这个东西,简单来讲,就是火药爆炸后,会向前方扇形区域喷发出几百颗钢珠,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这种钢珠很难造”
如果钢珠只是当做破片用,要求倒是不高,甚至是铁钉,铁屑都可以,
但是研究者们需要的是完美圆形的钢珠,用来制造轴承和球磨机,
俗话说的好,有转动的地方就有轴承,
一开始张伟明为了迅速出成果,介绍的是滚柱轴承,它的承重能力强,负荷大,
有了车床,加工滚珠也很简单,
但是,现在有很多地方其实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滚珠轴承而已,所以这个研究也提上了日程,
张伟明不知道在哪儿看到过,造钢珠是用搓的,把这个想法传递给了大家,
所以现在有了时间,有一组人就在绞尽脑汁,研究搓钢珠的机器,
他们现在耳濡目染,无论做什么,都想设计一套机器出来,八壹中文網
明朝这边搞创新,研究各种新东西,建虏那边就没办法,只好跟在屁股后面抄作业,
上次那几个受伤的明军被当宝贝似的救起,迅速送到了盛京,
然后就是威逼利诱,但是他们接受过爱国主义教育,宁死不屈,有个还自杀了,
吓的多尔衮连忙下令,剩下的要好好照顾,一定不能让他们再死了,
剩下的几个明军过上了好日子,糖衣吃掉,炮弹送走,
后来多尔衮没办法,请来范文臣,让他想办法解决,
范文臣过来一看,嗨,岂有此理,把你们当宝了,你们几个俘虏居然过着不错的小日子!你以为你是洪督师吗?
洪督师无故躺枪,他现在边缘化的很,
范文臣当即下令把他们分开关押到牢房,先打三天再说!
“招还是不招?”
当杨健看到面前这个汉官威胁,要用一根烧红的贴条,从他的屁股穿到肚子里去时,
实在忍受不住生死之间的大恐怖,“招了!”
招了就好,范文臣当即大手一挥,美酒佳肴奉上,还找来两个汉女,给他锤肩敲背,
杨健心里疾呼,只要有本事,到建虏这边照样混得好!
然后多尔衮就得到很多有用的情报,
那些船队是郑芝龙的,明军这次的任务是沿海骚扰,跟他们判断的一样,
明军这次其实分为两个部队,一个是皇家近卫军,一个是皇家水军陆战队,这一次近卫军其实是陪同陆战队出来历练的,
看到这个消息,多尔衮不禁皱起了眉头!
他身为国主,自然知道新设一个军种,必然有相当重要的考虑,
赶紧询问范文臣,对于这个皇家水军陆战队怎么看?
范文臣思考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看来,以后明军要水陆并举了!
多尔衮看了看地图,那么长的海岸线,顿时十分头疼!
难道真的要花大代价建立一支水师?
郑芝龙的情报也送到了他的面前,以前是个大海寇,后来被招安,但是一直在南方,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现在不知怎么的,居然归顺了崇祯,
没道理啊,崇祯怎么能任用这个大海寇?
一想到郑芝龙起码有七八百条海船,多尔衮就十分的头疼,
人家这么多船,将来骚扰的时候,肯定要兵分几路,
我大清就这么点人马,超前部署机动防御的话,将近一半出去了,那还能打什么仗?
无可奈何,只能再议!
至于武器装备方面,那个能上天的大球,杨健只说了个大型孔明灯,范文臣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个东西不难,我大清也可以做!
多尔衮终于欣慰了一点,
至于建虏将领们最关心的火枪火药,杨健作为一个低级士兵,只知道这些都是皇家兵工厂生产的,其他的地方没有,
但是他还是透露了一个秘密,就是火枪为什么能打的那么准,关键就是枪管里有线,
线?什么线?
多尔衮和范文臣大吃一惊,他们也曾看过缴获的火枪,怎么没法发现?
赶紧找来一支火枪,拆下枪管,对着阳光看,果然看到一圈一圈的,
但是如果是平放,就根本注意不到这一点,最多只能发现枪口处有两个小缺口,
这种遂发枪本来就是过渡,随时淘汰,因此只拉了两根膛线,
妈拉个巴子的,多尔衮爆了粗口,
他当时是看见了的,还以为是明国的工匠技艺不精,当时内心还有点小窃喜!
为什么有了这两根线,枪就会打的准?
扬建说不出原因,只是无意中听长官说过,跟打不死一个道理,
什么打不死?
陀螺这个东西,各地的叫法不一样,杨健的长官老家就叫打不死,
“就是那个用鞭子一直抽,然后在地上转个不停的东西”范文臣解释道,
冰嘎儿啊!
了解到这个秘密之后,多尔衮立刻就研究其中的道理,
看到高速旋转的陀螺始终钉在一个地方,多尔衮陷入了沉思,
转,一直在转.....
转了之后,它就不到处跑了,
恍然大悟,不错,就是要转,这两根线的作用是让子弹转起来,然后子弹就不会到处飞,就会很准!
“圣上英明!”
范文臣忠心的献上一句,其实他早就想通了,
这明人是怎么想到的呢?
多尔衮管不了那么多,立刻派人研究,怎么在枪管里拉出两根线来!
范文臣叹了口气,我大清一直这样下去的话,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这样亦步亦趋,我大清要付出多少惨痛的代价,才能跟上明军的步伐?
这样下去绝对不行!
一定要想办法破局,抢占先手!
想到这里,范文臣上前一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