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津港新区(1 / 1)

“大海啊,你全是水!骏马啊,你四条腿......”

第二句话就让大家哭笑不得,好吧,好吧,这么幽默的诗,你们不懂欣赏而已,张伟明言归正传,

“大家看,在这里建一个新港怎么样?”

郑芝龙看着几条船在测水深,不解的问道,

“这地方水深还可以,就是附近这两座小山,出入不大方便,为什么不用原来的港口呢?”

“旧不如新,太麻烦”

这句说的是实话,天津卫扼守海路和京杭大运河,好的码头自然名花有主,沈廷扬上次南下的时候,停留的时间太短,根本没有搞定码头这件事情,

张伟明没那个精力,和这些人勾心斗角,干脆找地方建新港口,

这片港湾离城几十公里,由于附近被山挡住,交通不便,只有两三个村落,

张伟明看来看去,这里反而是个好地方,山上有石头,山脚有树林,都是急需的原材料,最好派人到处找找,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矿,

“问题不大,把山从中间炸了,开出一条路来”

呵呵,也就是你说这话,要是其他人我根本就不相信,郑芝龙点点头,

“好了,老郑,回头麻烦你把人一批批的送过来”

张伟明和颜悦色,“对了,这个造船厂你要不要参上一股?这样你将来买船实惠不少?”

你这是吃定我了?

郑芝龙爽朗的一笑,“没问题!就这么说定了!”

呵呵,让你出二十万两赞助明超联赛不愿意,五十万投个还没影子的造船厂就毫不犹豫,郑森在旁边腹诽不语。

选定了地址,张伟明随船去看望那些接回来的流民,首先就要解决一些案子,

不像那些宁远撤回的军民,一路上有太子朱慈烺压阵,没人饿死,他们被送上岸之后,一开始本地官府还用心照顾了一下,

后来人越来越多,粮食消耗越来越大,大明官僚使出了传统做法,先饿着,实在不行了,再稍微给点吃的,

有些人实在受不了,拿着安置书就开始上访,面对太子的印章,官府就是一个字,拖!

这不,终于把所谓的太师张伟明给拖来了,你自己解决吧。

正规上访的,张伟明都是好言好语,痛心不已,“我来晚了,让你们受苦了!”发下粮食衣物,获得一片青天大老爷的赞美之声。

小偷小摸的,结结实实打上几板子,念在情有可原,拉回去严加管教,开山砍树的活绝对跑不了。

剩下的几个杀人越货,张伟明就没法忍了,乱世用重典,杀人偿命,没什么好说的,

当然了,这里张伟明也是玩出新花样,召开公审大会,请来苦主,又从流民中选出德高望重人士,组成大道理团陪审,

公审现场苦主声泪俱下,围观人民群情激昂,口号震天,凶手瑟瑟发抖,大道理团十一个成员意见一致,

“凶手故意杀人罪名成立!”

第二天,皇家日报本地版面详细报道了这一事件,

大道理团一致裁定凶手罪名成立,皇家津港新区法院判决杨守银,范建,常威等人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力终身!

万万没想到,张伟明此人竟然如此狡猾,

这个判决名堂不少,本地官场人士忧心忡忡,不少人写了奏折送上京城。

没错,他们看到了关键之处,罪名成立与否,需要经过大道理团的裁定,这怎么可以?

张伟明可是抱着一个未曾设想的道路来建立这个津港新区的,采取了一些新的手法,无意中躲开了这些恶心他的套路。

对于这些流民,还是老规矩,将他们组成兵民一体的生产队,一队队的转移到新区,

同时,张伟明在天津卫施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开始大批量的采购各种物资,一时之间,报纸上几乎全是招标广告。

这里离京城不远,信使马不停蹄,报纸基本上能够做到第二天送达,排版之后加上本地新闻,下午就能开卖。

广告费每个月都能赚不少,简直就是坐地生财,买下发行权的农老爷笑眯眯的,看着津港新区四个字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来人,备轿,去宝月楼”

张伟明现在两头跑,实在忙不过来,已经派人去告诉朱慈烺,让他想办法把卢象观调过来当区长。八壹中文網

日报的本地合伙人,富商农老爷亲自登门拜访,这点面子张伟明还是要给的,连忙请了进来。

对于这些商人,张伟明没有太大的恶感,他们只是没有把赚来的银子用到正道上去,这不就需要自己来指点他们吗?

就像马大善人说过的一句话,把别人的钱变成自己的钱,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至于怎么把别人的钱变成自己的钱,这不是有皇家票号吗?

总之要想跟新区做生意,就必须走皇家票号的账户,当然了,张伟明绝对可以保证,自己不会把他们的银子质押给别人。

农老爷对京城的事情了如指掌,出乎张伟明的意料,他来的主要目的不是谈生意,而是问起了教育方面的事情,

这下子张伟明可真的高看农老爷一眼了,真的是很有眼界!

其他的事情也许会稍微夸张一点,但是学校嘛,张伟明坦率的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打算。

新区每年的财政预算,教育支出不低于百分之十,要实行普遍的皇家义务教育......

农老爷也是心里吃惊,没想到这位魄力居然大到了这种地步,原来只想着捐点银子,搞个育才小学,给家中子弟铺个路而已,这下子可就难办了。

额,张伟明说着说着,觉得农老爷的脸色有点不对劲,亏得他心思转的快,连忙说道,

“这些都是新区政府财政的固定支出,和民间不搭界,农老爷如果愿意的话,倒是可以成立一个奖学金,奖励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

这个可以有,农竹荪连忙说道,“行,老夫出一万两!”

敞亮!张伟明觉得他人不错,眼界也开阔,主动给他介绍起来,

“不过农老爷如果有兴趣的话,我这里倒是有几个好的项目......”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策立天下孙策许采盈 我在古代直播带货李楮墨李明 问鼎十国罗幼度符清儿折赛花周娥皇 傻少爷的逆袭 我是这样的作者 我的谍战岁月程千帆白若兰 大唐第一闲王 我儿不是唐僧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廖铭禹 大王令我来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