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易去寻大师兄李雄之时,李家镇某个阴暗的房间里响起李镇长和贾先生那两只老狐狸熟悉的声音。
“老李!你说这李家班几人能否敌得过阴山村那批鬼物?毕竟古老相传,那里似乎镇封着一头绝世凶鬼,等闲之人绝非其对手。”
“嘿嘿!敌得过如何?敌不过又如何?那根本不重要。其实,我李家先祖早就与那绝世凶鬼有约,每隔二十年便向其进献一位气血浑厚的武者,以此换取李家镇往后二十年的太平。从一开始,我就没觉得李侯那老东西这次能活着回来。倘若李侯那老小子真能活着回来,那不是更好,我李家镇再也不会遭受绝世凶鬼的袭扰,一劳永逸。”
“好你个老李!我跟了你十多年,也不知如此秘闻。你这是两边下注啊!无论李侯跟绝世凶鬼谁胜谁负,你都能赚一波名声,在李家镇站得更稳。”
“那是自然,否则这李家镇又岂会被叫做李家镇!等着明天看好戏吧!”
“对了!老李!李侯那三个跑县城转投其他戏班的徒弟要不要提防一下?他们的功夫似乎不弱!”
“完全没必要!在外人看来,我们这次是堂堂正正请李侯到阴山村唱阴戏,至于那里到底会发生什么,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最多李侯死后,我们再赔李家班一笔丧葬费就行。老贾!你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哈哈哈哈哈!老李!你说得对!我若是不知你家先祖与那绝世厉鬼有约,恐怕也会这么想!其他人想破天怕是也不会想到这背后的真相。还是你高明。”
“高明什么高明,也无非是为了我李家镇这一亩三分地的安宁罢了!李侯若是真死了,我逢年过节也会当众为他烧上几炷高香,以慰他在天之灵!”
“老李!你真虚伪!”
“彼此!彼此!”
……
李家班后台储物房内。
周易看着正忙碌的大师兄李雄,连忙准备伸手帮忙:“大师兄!我还是第一次跟着师父和你外出唱阴戏,不知具体都需要准备些什么。”
此话一出,周易顿时察觉自己言语间的漏洞,略有些尴尬的站在原地,伸出去的手也显得颇为不自在,动作相当不协调。
糟糕!
说错话了!
原时空的周老六是不是第一次跟着李侯和李雄外出唱阴戏还真不好说。
这下麻烦了!
没想到在便宜师父李侯面前都没露馅,却在大师兄李雄这里露出了破绽,看来刚才获得请神大法的喜悦冲昏了自己的头脑,一时大意,说话前都忘了仔细思考一下。
周易啊周易!枉你平日里自诩聪慧,却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真是不应该!
希望大师兄没把这事情放在心上吧!
但这可能吗?
答案是
完全可能!
因为在大师兄李雄的记忆中,自家六师弟好像确实从未跟着师父外出唱过阴戏,明晚的登台表演真的就是对方首次亮相阴戏舞台,自然不清楚各种准备工作中的具体细节。
想到这些,李雄便掰着手指开始解释:“六子!其实唱阴戏跟我们平常在戏台上唱阳戏差不太多。”
“顶多就是在外唱阴戏需要搭建露天戏台,再备上必须的道具和戏服就好。”
“当然,因为每次表演的曲目不尽相同,使得道具和戏服的准备也未必一致。但我个人一般都习惯全部一起带走,以免表演时出现纰漏,不好收场。”
“就拿我们明晚的阴戏来讲,师父他老人家计划跟咱们几个师兄弟唱《霸王别姬》、《铡判官》、《定军山》、《哭坟》、《乌盆记》等几出大戏。”
“这里面要用到的道具就海了去了,首先乐器得备足,文场三大件京胡、月琴、弦子,武场三大件单皮鼓、大锣、小锣都得备上,板、铙、钹也得有吧!”
“除此之外,戏台上要用到的生活用具道具手绢、文房四宝,交通用具轿子、车旗、船桨、马鞭和十八般武器道具以及各类大小帐,旗子等也不能少。”
“毕竟,戏曲单是演员在台上清唱可不行,必须要足够多的道具和乐器营造氛围。氛围一到,戏台效果就上来了,能给咱加不少分呢!”
大师兄李侯这一番讲解,倒是令周易学到了不少东西,他以前虽然也上过一门选修课--《古代戏曲经典曲目赏析》,但那门课主要是介绍各种经典曲目的唱法,却并未涉及戏台效果的呈现等诸多细节。
果然!
专业人士出马就是不一样。
想清楚此点,周易又继续追问:“大师兄!你说一说唱阴戏都有哪些讲究吧?免得我明晚犯了禁忌而不自知,触到师父的霉头。”
李雄听此,又继续沉声解释:
“这好说!六子!唱阴戏确实有很多讲究。首先是戏前必敲三响锣,第一响敬天,第二响敬地,第三响法祖。这三响锣不能打一丁点儿折扣,否则第一场戏必定会出意外。”
“其次,上台之后,无论戏台下出现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莫要理会,该咋唱就咋唱,否则必定横生灾劫。”
“还有,唱戏之时,尽量心诚,别敷衍了事,该上的腔要能上去,该挂的味儿得挂好,否则也容易出事故。”
“然后,阴戏必须从当晚子时开场,唱满三个时辰,直到卯时为止,一刻不能早,一刻也不能迟,否则容易惹麻烦。”
“最后,原则上,女人属阴,不能唱阴戏,容易引鬼上身,但咱们师妹小蝶特殊,她是阳年阳月阳日阳时阳刻出身,身上阳气压过了阴气,所以明晚才可以和你一起上台唱《霸王别姬》。”
“总之,唱阴戏前,你把这几条规矩记好就行,别犯了忌讳,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事。”
“明白!大师兄!这些我都会牢牢记在心里。”周易表面上点头答应,心里却忍不住嘀咕,按照师兄这说法,他明晚唱阴戏肯定会犯忌讳的,毕竟唱戏曲要挂上味儿可不容易。
所谓“挂味儿”,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至少包含字唱对,人物立住,嗓音根据人物变,该高亢就必须高亢,该低沉就定要低沉,气口要准,节奏要对,其中变化诸多,难以细说。
即便是戏曲大家在挂味儿这件事情上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周易就是戏曲嫩雏,明晚多半要露馅。
好在他艺高人胆大,并不畏惧鬼物,倒也不怎么担心明晚有什么意外发生。
时间就在这俩师兄弟一问一答中消逝,很快便到了晚上,阴戏的准备工作也完成得差不多了。
晚饭期间,周易提着师妹李蝶打来的竹叶青敬了师父李侯好几杯,引得对方甚是欣喜,不停夸赞他懂事,是个好徒弟。
周易自是嬉笑以对。
一场饭倒也吃得全场开心。
一夜一日无话,很快便来到第二天晚上子时,阴戏舞台搭好,准备开唱。
“咚!”铜锣声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