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明朝假太监 > 第201章:屯兵萧关,千里运粮

第201章:屯兵萧关,千里运粮(1 / 1)

自古以来,萧关,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关隘!

对此,王立自然知晓。

然而,大军一到萧关,王立马上就后悔了!

看看手上的地图,再看看四周的地形,心头直骂娘!

特么谁绘的地图?

想坑死我是不?

站在“果儿山”堡寨之上,俯瞰着漏洞百出的“萧关”,王立想死的心都有了!

实在不敢相信,这也能叫“关”?

但在地图上,这里确实是萧关!

几路总兵也确认了,这里就是萧关!

欲哭无泪!

由于地势的原因,萧关与潼关、武关或者大散关截然不同!

在这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有一道十几公里宽的豁口,地势稍稍平坦!

萧关,位于正中的土塬之上;

在它周围的土塬上,耸立着果儿山、玉皇山、城东塬、城子岗、沈家台、城东沟口等等堡寨;

这些零星的防御工事合起来,统称“萧关”!

在堡寨之下的几条崎岖小道上,敌我双方的骑兵无法展开!

在这里,双方都只能小规模冲杀,双方都只能使用添油战术!

不过,这种地形,对坚守的明军更加有利——只要抢先堵住要道,流贼的大队人马很难通行!

值得庆幸的是,小道的两侧土塬上,明军抢先占据着堡寨,可以居高临下施以攻击!

总体来说,萧关虽然漏洞百出,但流贼的骑兵和大队人马很难通过!

即便如此,还是缺了点安全感!

罢了,既来之则安之!

只希望,各堡各寨的明军别打盹儿,别让流贼从眼皮底下溜掉!

为了将流贼堵在甘肃,王立与洪承畴四处视察地形,亲自部署防御措施,一忙就是一整天!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

“左总兵啊,王总督又不是傻子,咱们这样骗他,实在有些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的?”左良玉瞥了一眼艾万年,满不在乎地笑道:“他跟洪总督忙了一整天,正好说明,他没有识破咱们的计策!”

“唉!”

艾万年轻叹口气,左良玉却满不在乎:“他用人为亲,洪总督和卢总兵虽有不满,却敢怒不敢言!

而今,大军移师萧关,土塬纵横交错,地势狭窄,骑兵再无用武之地!

那曹文诏的骑兵,只能沦落成粮草运输队!

嘿嘿!

从今日起,杀敌领赏的好事,只能落到咱们步卒的身上!

这次,轮到他曹文诏干瞪眼喽!”

“可是……如此算计王总督和曹总兵,终究有些不义啊!

而且,王总督待咱们不薄……”

“放屁!”

左良玉厉声呵斥,打断艾万年的话:“算计?什么算计?你的话不要这么难听嘛!

大军移师萧关,虽是咱俩首先提出,却有着足够充分的理由啊!

况且,洪总督、卢总兵和王总督,权衡各方利弊之后,全都同意移师萧关!

这哪能说是算计?

再说了,这里的地形,确实不适合骑兵作战嘛!

由咱们步卒杀敌建功,既没有对不起朝廷,也没有对不起王总督,哪来的什么“不义”?

你啊,打仗是一把好手,就是脑袋转不过弯!

不必说了,咱俩,就等着杀敌领赏吧!”

说罢,左良玉没管艾万年的不满,哈哈笑着回了堡寨。

……

粮草,粮草!

在移师之前,曹文诏的骑兵,已经运送了一批粮草!

只不过,这批粮草,只够七万大军半月之需!

明军驻于萧关,流贼在甘肃搞不到粮食,必会途经萧关返回关中!

然而,这个时间,可能是三五日,也可能是一个月,甚至更久!

所以,萧关明军的粮草供给,就成了个大问题!

确实是个大问题!

因为……

明军主力移师萧关之后,孙传庭的新兵运粮队,从武关前突到了蓝田堡!

即便如此,从蓝田堡运粮至萧关,需要横跨整个关中平原,路程长达七百余里!

从蓝田堡到运粮的起点南阳,又是七百余里的崎岖山道!

一千四百多里的粮道,想想都不寒而栗!

孙传庭就算累死,也无法保证粮草供给!

就算加上杨嗣昌的新兵,总共也才四万余人,还是无法保证萧关明军的消耗!

而且,还有两万多匹战马!

这些大肚子的家伙,每一匹,每一日的豆饼消耗,就相当于二十个青壮步卒!

除了明军,还有百余万的饥民!

粮草的需求,是何等的恐怖!

所以,最合理的运粮方式,只能是孙传庭从南阳起行,途经武关,把粮草运至蓝田堡;

同时,北线的杨嗣昌从洛阳起行,途经潼关,把粮草运往黄河渡口;

最后,再由曹文诏的骑兵横跨整个关中平原,将粮草运往萧关!

由一线的作战主力转为运粮队,曹文诏着实有些郁闷!

用骑兵去运粮,王立更加郁闷!

“曹总兵啊,只能辛苦你再跑一趟了!”

“厂公啊,这不是“再跑一趟”的问题!

如果流贼不来,岂不是要一直运粮?

就算流贼到了萧关,还不是要一直运粮?”

“哎呀,萧关的地形你也看到了,确实不适合骑兵作战嘛……”

“谁说不适合?”曹文诏心头一急,打断了王立的话:“北出萧关二百五十里,正是流贼的活动区域!

那些地方,既是当年西夏骑兵的活动区域,也是当年匈奴骑兵的活动区域!

大军屯于萧关守株待兔,岂不让流贼有了喘息之机?

我主动深入甘肃去清剿,岂不更加合适?”

曹文诏战意昂扬,王立不想打击他的士气,好言安慰道:“深入甘肃,我也想过!

但是,如果骑兵深入甘肃,粮道又增加了三百余里!

一千七百多里的粮道啊,这是何等的危险!

如果你断了粮,谁还能支援于你?”

“厂公啊,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

他高迎祥都不怕断粮,我为何要怕?

再说了,我两次深入科尔沁,距离也有一千多里吧,何曾为粮草发愁?”

“这个嘛……话是如此,但情况大不相同嘛!

你北出长城杀入蒙古地界,战马有青草可以充饥,又能从蒙古各部抢到粮食,无需粮草的后勤补给!

在萧关西北的甘肃,以及东边的关中平原,全都是赤地千里,寸草难生!

除了后勤补给,你还能到哪里搞到粮草?”

说到这里,王立拍拍曹文诏的肩,自信一笑:“我让你再跑一趟,那是真正的再跑一趟!只需跑一趟!”

曹文诏正在疑惑,看到王立递来的纸条,赶紧接过!

细看之后,面色大喜!

连声道谢,领着兵马,兴高采烈地去了!

……

就在曹文诏离开的三天之后,流贼浩浩荡荡地杀往萧关!

一眼望不到尽头!

无法判断其数量!

在这里,一切的战术都是徒劳无功!

更玩不出什么计谋!

流贼冲过来,闭着眼睛放箭扔石头就行!

所以,倚仗着有利的地形,明军轻易打退了流贼的十几次进攻!

击毙敌方两千余人,自已却无一伤亡!

无奈之下,流贼只能退到几里外安营扎寨。

在这之后的几日,流贼偶尔小规模地杀来,还未接敌就匆匆撤走。

各路明军想要追击,皆被制止。

王立不懂兵法,只能看懂基本的地形,但不是傻子!

在这沟壑纵横、土塬交错的地方,处处皆可屯兵,处处皆可设伏!八壹中文網

流贼此举,分明是诱敌之计!

若是追上去,很容易遭到埋伏!

难道不是么?

流贼既然退来,说明他们在甘肃无法立足!

那么,坚守萧关,守株待兔,绝不会错!

当然,如果流贼不来,咱们也可以玩玩诱敌之计嘛!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几位总兵死守自己的城寨,流贼绝对攻不下来!

不出两月,再多的流贼也只能被饿死,或者被杀死!

当然,他们也可以沿着“丝绸之路”往西!

如果运气好,或许能像汉时的“北匈奴”一样,到西亚和欧洲去抖威风嘛!

只要不威胁到大明,只要不碍着我捞钱,你们想去哪就去哪,本总督绝不拦着!

如果,你们真想去祸害西亚与欧洲,我还能送你们些兵马钱粮!

至于火枪大炮嘛,只要我造出来了,可以无偿地送给你们!

你好,我好,大家好!

何必要杀得你死我活,是吧!

……

“我去!”

看到浩浩荡荡的运粮大军,几位总兵全都傻了眼!

因为,运来粮草的主力队伍,并非曹文诏的骑兵,而是衣衫褴褛的关中百姓!

一个个的喜气洋洋,干劲十足!

力气大的,肩挑背扛!

力气小的老人、女人或孩子,两人配合着,也能抬个十来斤!

运粮队源源不断,一眼望不到头!

这阵势,估计得好几十万吧!

各路总兵,全都看傻了眼!

在这个时代,原有的“军户”不复存在!

各路明军的士卒,都是从百姓中“募兵”而来!

“募兵”,各路总兵不会陌生!

但是,募集“运粮队”,他们还闻所未闻!

想来,也很正常!

只要有银子,只要舍得花钱,还有什么募不到?

几位总兵又惊又疑,王立却笑而不语!

关中的百万饥民,不能坐等朝廷的赈济吧!

朱由检给的那点银子,能赈济多少?

让我自己掏钱赈济,那不是痴人说梦?

所以,给个一日两餐,再随便给几个铜板,关中的饥民,只要还走得动路的,全都成了运粮队!

只需少许的骑兵巡逻,确保粮草不被偷偷藏起来,这就足够了!

八百里秦川又如何?

一千多里的粮道又如何?

在百余万的运粮跟前,一切都是浮云!

……

“王总督!这几日,流贼再也没来攻城,有些不太对劲啊!”

“怎么?你又想主动出击?”

“不是,这不像流贼的作风!”

左良玉放下望远镜,指着几里外的贼兵营帐:“这几日,没见帐中有炊烟腾起,实在有些奇怪!”

我去!

王立心头一震,赶紧举起望远镜!

帐外站岗的哨兵,隐约可见!

但是,他们站得也太直了吧!

明军的哨兵,都没有那般标准的站姿!

没有炊烟,王立从没注意到!

正常来说,就算流贼断了粮,至少可以杀马煮肉!

连续几日没有炊烟,确实不太正常!

“报……王总督:流贼帐中,早就人去一空!

帐门口的哨兵,全都是稻草人!”

靠!

被人给耍了!

王立气得咬牙切齿!

本想派兵去追,但稍一细想,还是放弃了!

不对劲!

稳住,暂且稳住!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在亮剑开始崛起 回到明末搞基建 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回川 盛宠天下:疯批王爷神医妃 极品小相公 大宋江山第一部 史上第一败家子 穿成冲喜王妃后她只想当咸鱼 我假太监开局征服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