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应勇已经离开了半个月,这个时候赵伯伯应该是到家了吧。英子再没收到家里的来信,又担心于伯娘的身体,她将承儿交给武爷爷,打算去一趟鸿运酒楼。
“英子,你别着急,你赵伯伯该是到家了。”
武云接过小娃子,他看着英子这几天面色有些不好。
“武爷爷,我知道。我只是去鸿运酒楼送个信儿,正好我也要给我爹娘去信。”
“让大胜亦或是二牛陪着你吧!”
“知道了!”
赵雄不在,承儿又黏他,武云一时间不好脱身,要不然该是由他去送信才对。
英子这一趟不算白去,鸿运酒楼刚到了一封给她的信。
开始她以为是家里的,没想到打开后才知是青州府贺家的信笺。
写信的是贺谦之,他说书院推出的算学教材推广的不错,这段日子订购的学堂特别多,书院也算小赚了笔,里边还写明了金额,让英子在鸿运酒楼自取就行。
这大概算是对英子的补偿吧,贺老祖孙二人唯一遗憾的是不能把英子的名字写在编撰人的那个地方,即便这本教材最开始是英子主张编撰的。
英子看到信里的内容无所谓的笑笑,“伯伯,有没有纸笔,我想给贺老回封信。”
“您稍等。”
英子并没有在鸿运酒楼拿这两千两银子,贺老能让她跟着一起参与就已不错。至于银子,就留给两个弟弟吧。
“伯伯,这一封是给我家里的,这一封是给青州府贺家的。”
“林姑娘放心,不会弄混的,我们下午就会将信送走。”
赵应勇是十二天后到的家,蒋氏在李氏和于氏的照顾下已经好了不少。
看着媳妇那张苍白憔悴的脸,赵应勇既愧疚又无奈。
“大勇啊,两口子过日子不能离了心,什么事都要往开了说才好,刘郎中都说了你媳妇儿这是郁结于心,本来月子的时候就做了点病,你怎么还不上心?”于氏拉着刚进屋的赵应勇说道。
“婶娘,这事是我错了,以后我什么事都会与我媳妇说,万事听她的。”
“哎,正该是这样。”
“你们聊,我去厨房给你做点吃的。”
自从赵应勇进屋,蒋氏就没主动说过一句话。
“媳妇儿…”
“川子…进军营了吗?”
“嗯。”赵应勇愧疚地看着蒋氏道,“这件事瞒着你是我们的不对,可是爹也有他的苦衷…”
“川子是自愿进去的吗?”
“…算是吧!”
“是不是又挨打了?”
“…嗯。”
“我就知道,我的儿子我了解,他现在最喜欢的事就是与英子呆在一起。他怎么可能会愿意呢?我再问你一句,你…还是不能与我说到底为什么要送川子去军营吗?”
“…”
“我知道了,赵应勇,墨墨以后由我来管可以吗?”
“可以,你是孩子的娘,当然要管着我们的娃子。”
“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
赵川五岁后基本就是老爷子在管,她想插手都不行。
“墨墨以后的事情都由我说了算。”
“成,我会跟爹说的。”
“出去吧,我要休息了。”
就为了赵川这件事,赵应勇第一次感觉到了“众叛亲离”的感觉。
回来了,自家媳妇是那个态度,李氏看了他也远远地躲开,不知道林大桥会不会也给他白眼看。
“呦,回来了?走吧,我们两个聊聊?”
“好。”
“…”
赵应勇这爽快的态度倒弄的林大桥一愣。
“早这样何必让嫂子生病啊!”
林大桥提议去堂屋,赵应勇却不同意,只道许多事不能让外人知道。
二人在林家的客厅坐了有一会儿了,赵应勇还未开口。
“这屋里又没人,你到底说是不说?”
赵应勇从来不是拖拖拉拉的性子,林大桥也有点急了。
“我说,但你要保证不会生气才好,毕竟是涉及到川子和英子两个人的事。”
“川子去军营怎么还与英子有关系?”
赵应勇与林大桥在屋里说了近一个时辰,说完后屋里就像是陷入了无尽的沉默里。
良久,林大桥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或许让他们分开…”
“你去与他们说吗?他们两个谁会听你的?”
林大桥的确不敢去与两个孩子说这样的话,两个孩子的感情好,对于他们来说,分开才是最残忍的吧。
“这…这可怎么办?”
“你不觉得我说的这件事很匪夷所思吗?”
赵川刚开始都以为是那个老和尚胡诌的。
“我信…我信命。”
林大桥怎么敢不信,闺女的变化他和自家媳妇儿看的最多,简直像是换了一个人,不过也是这样的闺女,给林家挣来了一笔又一笔的财富。
“我不能把这件事告诉川子娘,一是怕她承受不住打击,二是这件事越多人知道就越不好。”
“那你还要告诉我…”林大桥特别后悔怎么就跟着赵应勇来了赵家。
“…你是英子爹,这件事你必须知道。”
“我知道,我知道,可我该如何做?我的闺女怎么办?”林大桥听不得赵应勇的话,他抓着头发低下了头。“可这与送赵川进军营有何干系?”
“我爹,他老人家不信命…他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强大,人定胜天。”
“可那得需要多少年啊?”
先不说赵川的年岁,就说他一个刚进军营的小兵,这军功就够他攒几年的了。
“川子已经被李老将军封了校尉一职。”
“刚进去就封了职位?”
“嗯,而且还认了个徒弟,此人正是李老将军的嫡孙李明昭。”
“…”这速度可够快的。
“赵哥,我与你交个底,这事不仅仅是两个孩子的事,也关乎了我们两家的人。我会尽量配合你们,但前提是不要伤害两个孩子,好吗?”
“我比你还心疼他们,虽然不知道我爹的这个主意行不行,至少是条路子。”
“希望最后是个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