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川跟着紧,黑衣人并没有察觉到他已经被人跟踪,走了大约有半个时辰的时候,赵川便发现前方有动静,还有点点营火闪动。
黑衣人与巡守的人打了一声招呼,便径直往人群中央走去。
中间坐着的那人体型异常高大,就着残留的余光,赵川只能看到那人一脸的络腮胡子,肯本就看不到面容。
他们说的话不是关内话,赵川听虽然听不懂,但他能听出来一定是鞑靼部落的语言。
之前就有所猜测,如今是坐实了胡领勾结了鞑靼人。
那个黑衣人到了营地后便摘下了面巾,赵川总觉的眼熟,直到看到他脸上的那道疤痕后赵川突然想起来在哪里见过这个人了,那是在秃儿兀剌部落首领的大帐内。
齐鲁与他说过那天只有秃儿兀剌的人和塔塔儿的人在议事,而自己跟踪的这个是塔塔儿部落的。
赵川会对他们印象深刻,是因为塔塔儿部落的人长相与关内人区别最大,他们面部轮廓深邃,大部分塔塔儿部落的人发色偏浅淡。
因为听不懂他们说话,赵川决定先回去,在这里属实是浪费时间。
他回到集合点的时候,大家都在休息,只有齐鲁在不停地拨弄着火堆,看那样子是在等他。
“可算回来了!你去做什么了?有没有受伤?”
按理齐鲁与赵应勇是一辈的,不管是按照哪一方面,他对这个小辈都是发自内心的关照。
“我去跟踪那个黑衣人。”
“他又出现了?人在哪里?”
“在离这里三十里外的一处山林里,大概有一百多人的,这些人可能是塔塔儿部落的人?那个黑衣人我在秃儿兀剌部落见过。”
齐鲁特别想骂脏话,一百多塔塔儿部落的人,光凭长相他们就别想进关内,可如今人不但进来了,还进来了那么多。
“走,我们回去。”
现在驻地这边算是查到了尾声,至于胡领的身世李家那边应该好查一些。反正目前还不能动他,不能打草惊蛇了。
赵川回来,英子是最高兴的,嗓子恢复差不多的她一直在关心赵川这几日的事情。
“好了,你少说些话,我一点事都没有。”
“我嗓子都好了,真的,我去给你下碗面吧。”
整整好几日没正经吃饭,英子觉得还是吃面条更适合一些。
“我想吃你烙的饼,还要吃炒土豆丝。”英子说是土豆,他就说土豆。
“饼没有面条软和,你的胃…”
“我的胃一点毛病也没有,我就吃饼…”
“好好好,我去给你做。”
每次赵川这样撒娇,英子都很受用。
“嘿嘿,那个侄儿媳妇,能不能帮我们也做点,我们吃的真不多…”
齐鲁的说话声在赵川的盯视下越来越小。
“瞧你那怂包样,英子,你去告诉祁婆子做法,让她多做点。”
对于齐达的话,齐鲁不以为然,心想着您看了赵家老爷子不也怂嘛?
“不用祁婆婆,我帮英子做就可以。”
“你别去了,与我说说这几天的事吧。”
“等吃…”
“川子哥,你先办正事,厨房里有祁婆婆帮我够用的。”
八人份的饼她还真擀不出来,不过有祁婆婆帮忙倒也不难。
直到英子进了厨房,赵川才依依不舍的收回目光。
“行了,一会儿让你们好好唠,这会把心收一收。”
说起正事,赵川立马变的严肃起来。
齐鲁和赵川轮流把这几日收集到的消息说了一遍,只是赵川所说的那个鞑靼人之事让齐达心都跟着沉了一下。
一百多人,他们是要做什么?是不是要像之前抢劫白城那样,杀害百姓和过往的商贩?
可他转念一想又不对劲,据赵川所说这次来的人里怕是有个大人物。就算是想抢劫,总不至于是部落首领亲自来吧?
“去把消息传到李家去。”
齐达除了把收集到的银子写下来,顺便又问了一下调查胡领的进展。
英子的确做了不少菜,除了土豆丝是她亲自炒的,剩下的祁婆婆根本就没让她上手。
祁婆婆典型的北方人,骨架大,都快六十的人了,看着比英子还要高,干活也不缺力气。
“小姐,您告诉我怎么做就行,我手脚还算利索。”
别说人是小姐,光瞧着小姑娘那白嫩嫩的小手,她都舍不得。
“没关系的,婆婆,我在家也做。”
“呦,那小姐做的饭菜指定好吃。”
“何以见得?”
“在家里常做肯定是手艺特别好啊。”
“哈哈,婆婆太会说话了。”
二人一边唠嗑一边就把饭菜做了,饼是在英子的指点下做出来的,味道并不差啥。
赵川齐鲁加上一起去的六个人吃的狼吐虎咽,看的一旁齐首领也想吃,赵应勇可没他的矜持劲儿,自己儿媳妇做的饭他随便吃,且吃的心安理得。
“报,首领大人,李老将军亲自率领一万士兵来了榆林县,现在已经到了城门外三十里处。”
所有人都听的一惊,李老将军已经很久没出过擎山关了,这一出来就带了一万将士,肯定是有大事啊。
齐达二话不说便往出走,一边走一边发出号令,“齐鲁与赵川和我走,其他人守宅不出。”
“是,大人。”
三人便服出行,出了城门便开始快马加鞭。只一会功夫儿,他们就与正往这边行进的李家军迎了个对面。
“老将军怎么亲自来了?您…这是要带兵入城?”
“怎地?不行?是谁要拦我不成?”
“瞧您说的,只是这边的情况有些特殊…”
“不特殊我还不来呢,赶紧的,去让人回去通知榆林县县令,李家军要进城。”
“是。”
齐鲁暗里是银甲卫的副首领,明面上挂着李家副将的军职,他接过李老将军手里的军令牌,转身又往回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