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过后,春节接踵而至。
林家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大采购。
“爹,我要去银楼一趟,您去镇上吗?”
“爹陪你去,正好还要买年货。”
吃过早饭,英子拿着给银楼的图纸,坐上了老爹林大桥的马车。
银楼还是那个样子,除了换了一个东家仿佛什么都没有变。
掌柜老远看到了小姑娘走进来,赶忙迎了出去。他心中是很复杂的,他不确定银楼突然换东家是不是和这个小姑娘有关系。大概是有的吧,他曾经看到过一次小姑娘去鸿运酒楼,时机有些巧合。
任大掌柜交代了他要尊重小姑娘的一切意愿,不得为难。他则由原来的大掌柜降为了二掌柜,好在月俸没变,任大掌柜只来过银楼一次,只是交代他这些事,并没有插手银楼的日常管理。
“大叔,我来送图样。”
英子没多说,她知道任掌柜肯定会有所交代。
“我本名陈启,姑娘叫我陈叔就行。”既然决定了合作,还是要相互了解一下的。
“我叫林英,陈叔叫我英子吧,这是我爹林大桥。以后每个月我会往银楼送一套图样,我来不了的话,就让我爹送过来。”
陈掌柜点点头,把二人带到了二楼的包厢,以前英子只在一楼逛过,因为一楼多是卖银饰的。二楼的布置和一楼差不多,就是面积小了一半,边上多了几个包厢,柜台上摆的多是金饰和玉饰,金灿灿的很是亮眼。
英子这次带来的图样是心相印系列,特别适合年轻女子佩戴,两个心形环环相扣,搭配上同款的手链和耳饰,简约又精致,但她不确定古代这纯手工的时代,能不能做出这么细的链子。
陈掌柜做了十多年的掌柜,哪里见过这种样式的,全做下来估计也用不了二两金,这样的款式能有人喜欢吗?不过想到任掌柜的交代,他还是快速地收起了图样。
林大桥在英子和陈掌柜交谈的时候,往柜台上扫了一眼立马来了兴致,他还记得李氏的交代,想着给他们母女俩挑一对玉镯。
英子这边交代完,看到老爹对玉饰饶有兴致,也走了过去。
“爹,您看中了哪只?”英子以为林大桥只是想给李氏买一对呢。
“爹想给你和你娘都买一对手镯,就是不知道这价位?”林大桥看了看陈掌柜。
“您要买的话,我们这边直接给您进货价。”
说到这里,英子也来了兴趣,前世她就喜欢在某平台看这些,尤其是翡翠,在现代都被炒出了天价,又要色又要水头的,好点的英子实在买不起。
这里的玉饰也不少,大多是镯子,钗子,玉牌等等。英子拿起一只水头不错的手镯,问了一下价位。
“这种我们进货就得一百两以上了。”
“你们银楼不是进原石自己打磨的吗?”
“我们的资格不够,原石要求进货量大,成本也高。我们原来的东家就自己找的货源进成品手镯。”
“这样啊,那你年后要是见到任掌柜,就和他说一声,玉饰还是进原石吧,另外我设计的那套首饰也要明码标价,毕竟很费手工。”
“成,我一定转告任掌柜。”
“爹,咱今天先不买镯子了,以后再给娘亲买好的。”
先前陈掌柜说一对手镯要一百两银子的时候,林大桥就没什么心思了,听闺女一说,赶紧往楼下走。家里就几千两银子,他要是敢花这么多钱买手镯,回去李氏一定会埋怨他。
下到了一楼,英子选了几对小耳钉,准备送给红梅姐姐,她比自己大,也到了爱美的年纪,上次送她的小丁香耳钉,红梅姐姐都不舍得带。
这点东西不值钱,陈掌柜没收银子,英子拿着东西喜滋滋出了银楼。
父女俩把家里缺的东西补齐后,差不多就要回家了。
“爹,我们去牲口市看看吧,我想再买一只奶羊。”
英子想让李氏和林木郑舟都喝点羊奶,这是对他们身体有好处的,小孩子多喝奶才能长的高。
林大桥一听哪有不同意的,车头一转就去了牲口市。
英子头一次过来,没想到都快过年了,市场里人还这么多。一眼望去大多是卖牛和驴子的,间或掺杂着几个卖羊的。
林大桥很快就锁定了一家卖羊的,只不过这家不单卖,是三只羊一起的。
“这位兄弟,您要是全买了我给您便宜些,您看看我这几只羊可都是健壮的。”
林大桥仔细检查了一下,确实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三只羊外加一只小羊崽一共花了九两银子,卖家把羊拴在一根绳子上牵着,小羊羔林大桥抱着。
“爹,您想没想过家里做点养殖,比如养牛羊或者养猪,脏是脏了点,但是成本小,精心点就行。”
英子老早就有这个想法,她前世家里就是做这个的,对这方面也了解。以前住在村子里地方小,现在新家旁边还有很大一块荒地,建上几间养殖场,做这个正好。
林大桥从李氏生了龙凤胎后就不太想往外跑了,老爷子岁数大了,让李氏自己在家照看四个娃子他也心疼,而且上次他如果在家的话,李氏可能也不会被宋春生气的早产。
看着林大桥的脸色,英子知道这事有门。
“爹,家里养牛也有好处,您想啊,咱家和伯伯家加起来有一百亩地,如果不佃出去,自己耕种是不是得用牛?咱家还可以往出租赁黄牛,耕种一天收取一定的费用,当然驴子也可以。”相比牛羊,驴子更皮实些,更好饲养。
“成,听你的。”
林大桥说干就干,马上带着英子在市场上转开了。
陆续买了六头牛,四头驴子,临走的时候,英子看到市场的角落里有一个卖小狗的猎户,非得让林大桥给买。
“闺女啊,你要是喜欢我去村里给你要一只就行,不用买的。”
“爹,我就要这两只。您要是不给我买我就自己买,反正我也有钱。”这两只可是纯种的小狼狗,是看家护院的好帮手。
“买,爹给你买,真是拿你没办法。”
最后林大桥用两百文买下了两只小狗崽,还挺肉痛的。
英子把小狗崽放到竹篓里,二人浩浩荡荡的往家赶。
村里人看到小路上扬起的阵阵尘土,已经见怪不怪了,别说几只牛羊,光林家满月宴收到的礼金都够买百十来头的牛。
“怎么买这么多的牲口?”
“爹,我想着以后不出去了,在家里养些牛羊,家里能多些进项。”
林老爷子也是这个想法,他老了,以后这个家得儿子来支撑,之前做生意天天出去他就不太愿意,有心想跟儿子说,又怕儿子心里多想,如今算是皆大欢喜。
“先把这些牲口牵到后院吧。一会儿你去看看大勇在不在家,在家的话你把他叫过来,先在后院搭几个棚子吧。”
“知道了,爹。”
现在开工建房肯定是不成的,雪虽没下,冻已经来了。
中午林木回来看见了小狗仔高兴坏了,和郑舟一人抱着一只,前院后院不停的跑着。
“你俩一会儿把衣服换了,手洗干净了再吃饭,听了没?”
“听到了,姐姐。”
二人玩的一身狗毛,还真不敢穿这样去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