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朝,历朝历代,占据着都是最肥沃的土地。
在这一片肥沃的土地上,洋溢着华夏文明。
华夏文明,是属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与北方的草原文明最大的不同之处。
农耕文明,控制着肥沃的土地,可以种植作物,获得丰收,修建城池,搭建房屋,抵抗外敌。
有属于自己农耕文明的一套体系,这套文明,最优越的地方,便是自给自足。
即使遇到天灾人祸,在国家的运转下,也能够渡过难关,让损失降到最低。
但是草原的文明,恰好相反,草原多以游牧为生,是人人都生活在马背上的一种。
所以,草原每一个人,天生也都是为战斗而起。
这样的文明,若是受到一丁点儿天灾,便会遭到致命性的打击。
所以,他们一直把目光,看向了那中原大地,也想入主中原。
所以,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在所拥有的那一刻开始,便处于敌对状态。
要么,双方实力达到平衡,要么一方势力弱小,无论双方任何人,都会毫不犹豫的予以毁灭性的打击。
当年五胡乱华,就是草原文明对华夏文明,一次重要的掠夺。
只是后来,被中原人打了回去,再到后来,汉武帝安排大军,北击匈奴。
让那群匈奴人,不敢南下放牧,为边关,为整个中原文明,赢得百年的安宁。
所以说,无论是谁强大了,率先做的,就是消灭敌对的势力。
其实那高句丽,也与中原有很大的渊源,他们的祖上,也是属于中原文明的一支。
只是,他们的先祖,一路北上,与当地的游牧民族进行结合,不断的繁衍生息壮大。
再到后来,与中原人,相互沟通交流,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游牧农耕文明。
再到后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以中原为师,向中原学习。
只不过,他们这群人,皆是狼子野心之辈。
中原强大,便会向中原臣服,进行学习。
但凡中原微弱,便会露出他们的獠牙,向着中原发动进攻。
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隋朝后期天下纷争,那高句丽,出辽东,占据了辽东大片土地。
只是后来,大唐实力微弱,北方还有突厥人的一方强敌。
而那高句丽,经过一番内战,也实力消耗,所以只得大唐俯首称臣。
大唐没有实力,远征辽东,无法收复,也就答应了高句丽的条件。
只得一心一意的发展,抵抗北方突厥人,但是每一个大唐的君主,心里都清楚的很。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北方的任何势力,做大做强。
如若不然,就会成为一根钉子,放在自己的枕边,如何让自己,能够睡的舒服?
直到后来,突厥人被消灭掉,李二休养生息。
本来是想着,安排人前去辽东,彻底把那高句丽消灭掉。
谁知道,半路又杀出个吐蕃,来到大唐耀武扬威,与大唐相互学习,那火药味十足。
以至于,让李二只得安排了大军抵抗吐蕃。
也就导致了,自己无法伸出手,在攻打高句丽。
直到今日,突然听到辽东的八百里加急,以及高句丽国主的求救信。
让李二这颗已经沉稳的心,瞬间变得躁动起来。
打还是不打?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陛下,这个事情,我等无需考虑,只需派遣30万大军,前去辽东。
趁着他们高勾丽内乱,一举把高句丽,彻底的消灭掉。
从而让我大唐东北边境,再无战事。”
“是啊,陛下,那高句丽,就如同钉在我大唐东北的一颗钉子。
我等还得派遣重兵把守,提防那高句丽前来突袭。
与其如此,不如我等主动出击,把那高句丽,一鼓作气,直接消灭掉。
一个个文臣武将,纷纷的站了出来,再次提出,前去灭了高句丽的建议。
李二听完,又开始陷入了沉思。
关于打还是不打,其实在自己的内心,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父皇,父皇。”
就在李二等人,开始静静思考之时,只听见外面,传来长乐公主的声音。
“父皇,父皇,你们在干什么呢?”
抬头望去,只见长乐,走进了御书房,站在中间,行了个礼。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我今日与林公子回家,看看父皇和母后来着。”
“见过陛下。”
“林小子你来了。”
“嘿嘿嘿,父皇,你们这又在聊什么呢?
看你们,这聊得热火朝天的,给我讲讲呗?”
长乐这也不嫌事大,直接上前,看到他们这一众文臣武将,在御书房,商议这事。
像一个朝堂发生的大事,自己并不是想要参与。
纯粹是好奇心驱使自己,想要询问一下罢了。
“高句丽大将军叛乱,那高句丽的国主一封书信,传到了长安城。
希望我大唐出兵,镇压叛乱,我这正与大臣们,商议着此次出兵一事。”
“啊,父皇,这又要打仗啊?”
听到又要打仗,长乐的心,咯噔了一下。
当年大唐征战北方突厥的事情,还是历历在目。
而如今,那高句丽又要开战了,虽说自己贵为公主,但是奈何,终究还是一个女子。
论打仗的意识,并不像男人一样,能够把事情,看得特别长远。
“林小子,既然你已经来了,你也给朕分析分析。
此次高句丽一事,朕该如何解决,这次,我等出兵还是不出兵?”
林公子。
长乐上前,抓住林萧的胳膊。
“林公子,快快帮助父皇吧。
我相信林公子,只要你一说,所有的一切,也就自然而然,全部解决了。”
听到长乐说的这番话,一众大臣,把目光看向了林萧。
他们也想知道,这林公子针对此次高句丽,到底有什么看法。
“陛下,关于高句丽一事,我觉得打。”
打?
“没错,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们表面上是臣服,无非不就是碍于我大唐的军事实力,所以才如此。
其实内心,并不是真正的臣服。
若是我大唐的势力微弱,四面皆敌之时,他们高句丽,肯定会反叛,狠狠的咬我大唐一口。
既然我们都已经知道,这后续发生的事情。
为何不在实力强悍之时,把高句丽彻底的消灭掉,以解后顾之忧呢?”